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陳與義的臨江仙,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憶昔午橋橋上飲,座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在陳與義《臨江仙》詞牌名下,此詞還有個小序“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早先的詞哪有序?序的出現,是詞趨向案頭化徵兆。這個情況很複雜,但我也沒想把它弄清。

午橋是洛陽城南一座橋,洛陽我沒有去過。不對,不對,我去過的,我去過龍門石窟兩次,白馬寺一次,我只是沒有在牡丹花開的時候去過洛陽。八九百年前,陳與義他們午橋橋上飲酒,河水流月,去無聲,也就是來無聲。喝到月亮西沉,他們像隨著月亮似的,下了橋,跑進杏花林。杏花開的時候沒有葉子,葉子是有的(又不是梅花,梅花開的時候真沒有葉子),但是葉子小,看上去也就不像葉子,於是說疏影。疏影一般形容梅花和冬天的樹林。也可以形容心境。姜白石的代表作《疏影》,梅花心境一舉兩得。“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俞平伯認為兩句從唐五代皇甫松《望江南》“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裡化出。這有意思,“桃花”換“杏花”,“吹笙”換“吹笛”,俞平伯認為“而優美壯美不同”。是物件不同,皇甫松《望江南》寫的是情色,陳與義《臨江仙》寫的是情意,“意”總比“色”要少痕跡。所以“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比“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蘊藉,但又放誕。一是水墨,一是重彩。我更喜歡水墨。水墨畫的高境界就是蘊藉但又放誕。是有難度的。說得確切點,就是陳與義“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是把皇甫松“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由重彩改為水墨,而工筆寫意不同。我有個發現,宋朝人喜歡杏花。難怪我平日裡會覺得自己大概是個宋朝人,因為我也喜歡杏花。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我是四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要驚兩驚了!

“閒登小閣看新晴”,上片全是他在小閣上的回憶,用“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作為回憶與現實之間的頓挫。我談宋詞,講頓挫,這是心得。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胡云翼註解:

古往今來多少大事,也不過讓打漁的人編作歌兒,在三更半夜裡唱唱罷了。

見胡云翼選注《唐宋詞一百首》。我手邊《唐宋詞一百首》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第2次印刷,印數七十萬。而俞平伯《唐宋詞選釋》2005年8月第1次印刷,印數只有一萬本。俞平伯《唐宋詞選釋》選釋並美,更勝一籌,不說也罷。還是說說“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胡云翼註解泥實。這兩句,從王維“君問窮通裡,漁歌入浦深”裡化出,我是這樣看的,遺貌傳神,大有風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贅婿

牛肉灌湯包

絢麗藍之光

愛的艱辛

文娛:剛分手就和女明星進了酒店

香果無語

兩分熟

六盲星

重生09做男神

週一口鳥

鏡明花作

Twen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