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藥與書,茶墨相:一本書帶你走進最地道的中國文人的生活世界,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病吃藥,無聊讀書。”聽說過這八字,只是忘記是誰說的。有時候我想,藥就是書,書就是藥。

中藥是一部深奧的線裝書,聖人云多識草蟲鳥獸之名,草蟲鳥獸全是我們中醫體系中的藥。以中醫醫生的眼光人世,即天涯何處無靈藥,於是就會常有一份隨遇而安的心境。這隨遇而安並非消極,實為豁達大度,修來的——是透過一張又一張藥方修來。

而西藥就有點像銅版紙印刷的抒情短詩集,給人精練之感。從這個比喻看中藥,則十分接近史詩。吃中藥也確有歷史感。我本人愛好中藥,覺得它是整體藝術。再打個比方來說,中藥彷彿一場戰役,而西藥更像區域性戰爭。它是先鋒排、尖刀班,所以精練。中藥卻不得不冗長,挾帶千軍萬馬,背後躺著滄海桑田。有歷史感的人吃服中藥,效果會好,這是玩笑話也不是玩笑話。

以文化觀藥,或曰“藥文化”,總與一個民族的心理關係深刻。中國人吃中藥,不用翻譯,這樣在感覺上自然直接:如讀原作。而中國人吃西藥就好像遭遇翻譯作品。這就又說到書,那麼,說說“書也就是藥”。

對寫書人而言,是藥;對讀書人而言,也是藥。歌德殺青《少年維特的煩惱》,醫好自己嚴重的精神危機;納博科夫完成《洛莉塔》,也就擺脫鄉土焦慮,哦,鄉愁。“是鄉愁嗎?”他們都能對症下藥,使自己成為自己的傑出醫生。而魯迅,更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不朽名醫,他為胎裡毛病、家族遺傳性疾病、不完善之處,開出一張又一張偏方。《狂人日記》,是藥;《阿Q正傳》,是藥;《藥》,是藥;《野草》簡直一家國藥店。良藥苦口,所以魯迅文章的難讀合乎情理。既然為藥當然不會朗朗上口,又不是甜點蜜餞。即使可以用來騙小孩的梨膏糖,風土人情也不是梨與糖固有的滋味。

而書,說到最不濟,對於讀書人而言,起碼也是這一帖藥吧:能養心,能醫俗。但就像目前各界嚴禁假藥一樣,我們讀書之際也要提防偽書劣書扮成美女來到枕邊。不和壞書上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舊愛

關就

殺人株式會社

森村誠一

同居第二天我提出分手

飛禽走獸

穿成女主的嫡姐

漫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