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巨人的隕落,肯·福萊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h5>1918年11月11日</h5>

凌晨兩點的梅費爾,菲茨家中的電話鈴響了。

茉黛還沒有上床,她正坐在客廳的燭光下,已逝先人的畫像從上面俯瞰著她,窗簾如裹屍布一般緊閉,一件件傢俱環繞著她,在昏暗中若隱若現,就像夜晚曠野中的一隻只猛獸。最近幾天來她幾乎無法入眠。一種迷信般的不祥預感告訴她沃爾特在戰爭結束前就會死去。

她一個人坐在那兒,手裡握著變冷的茶杯,眼睛盯著爐火,痴痴地想他,不知他身在何處,正在做什麼事情。是睡在潮溼的戰壕裡,還是在為第二天的戰鬥做準備,或者他已經死了?她已經成了寡婦,四年的婚姻中只跟自己的丈夫過了兩夜。唯一她感到確信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戰俘。約翰尼・雷馬克幫她檢視了每一份被俘軍官的名單。約翰尼並不知道她的秘密——他相信她擔心只是因為沃爾特在戰前一直是菲茨的親密朋友。

電話鈴聲嚇了她一跳。一開始她認為這會是有關沃爾特電話,隨後立刻覺得這不可能。朋友被俘這種訊息會等到天亮才通知的。電話一定是跟菲茨有關,想到這兒她心裡又是一陣難過:是他在西伯利亞受傷了嗎?

她匆匆朝大廳跑去,但格洛特趕在了她前面。她猛然間內疚地意識到自己早忘了告訴他可以去上床休息了。

“我去問問茉黛女勳爵是否在家,閣下。”格洛特對著電話機說,然後他用手捂住話筒對茉黛說,“是陸軍部的雷馬克勳爵,小姐。”

她從格洛特手裡接過電話:“是菲茨嗎?他受傷了嗎?”

“不,不是,”約翰尼說,“冷靜點兒。是個好訊息。德國已經接受了停戰條件。”

“啊,約翰尼,感謝上帝!”

“他們在巴黎北部的貢比涅森林裡,在鐵路專線的兩列火車上。德國人剛剛進入法國列車的餐車。他們正準備簽約。”

“但他們還沒有簽署是吧?”

“是的,還沒有。他們在討論措辭。”

“約翰尼,你能不能等他們簽署後再給我打個電話?我今晚不會睡覺的。”

“好吧。那麼再見。”

茉黛把聽筒交給管家。“戰爭可能在今晚結束,格洛特。”

“我很高興聽到這個訊息,我的小姐。”

“但你該去睡覺了。”

“如果小姐同意的話,我想等著雷馬克勳爵再來電話。”

“我當然同意。”

“你想再來點兒茶嗎,我的小姐?”

阿伯羅溫同鄉隊凌晨時分抵達鄂木斯克。

比利不會忘記從符拉迪沃斯託克出發,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這六千多公里漫長旅途中的每一個細節。他們整整用了二十三天,儘管車頭上安插了一個全副武裝中士,讓司機和司爐保持了最快的速度。比利一路上挨凍受苦——車廂中央放著的爐子無法驅散西伯利亞清晨的寒意。他們靠黑麵包和罐頭牛肉充飢。但比利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

他無法想象世界上還有比貝加爾湖更美的地方。埃文斯上尉告訴他們,這個大湖兩端的長度超過了整個威爾士。他們從賓士的列車上眺望太陽在寧靜而湛藍的湖面升起,照耀在遠處一英里高的山脈之上,讓峰頂的積雪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鐵道邊的駱駝商隊望不見盡頭,一隻只承負重物的牲口緩慢而又充滿耐力地在雪地上躑躅前行,毫不在意二十世紀鋼鐵的撞擊和蒸汽的嘯叫從旁側飛馳而過,這些將會是他一輩子都珍視的記憶。不過他當時想的是:我離阿伯羅溫實在是太遠了。

最值得銘記的一件事情是參觀赤塔的一所高中。火車在那裡停了兩天,因為菲茨赫伯特上校要籠絡利用當地的頭目,一個名叫謝苗諾夫的哥薩克首領。比利跟著一群美國遊客去學校觀光。校長用英語解釋,一年前他還只教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那時禁止猶太人上學,哪怕他們有錢付得起學費也不行。現在,按照布林什維克的命令,已經為所有人提供免費教育。此舉的效果顯而易見。他的教室擠滿了衣衫襤褸的孩子,在學習閱讀、寫字和算數,甚至還學習科學和藝術。不管列寧還做了其他什麼事——你很難把事實與保守派的宣傳區分開來,至少他十分重視俄國兒童的教育,比利這樣想著。

列夫・別斯科夫跟他們一起坐火車。他熱情地跟比利打招呼,沒顯出任何羞恥感,好像已經忘了被人當成騙子和竊賊趕出阿伯羅溫的事。列夫去了美國,娶了一個富家女子,現在他是一名中尉,編入同鄉隊,負責給他們當翻譯。

部隊從車站列隊前往兵營,沿路的鄂木斯克民眾歡迎他們。比利在街上看見不少俄國軍官,他們穿著華麗的舊式軍服,顯然不是在履行軍人的職責。這裡也有不少加拿大軍人。

等部隊解散休息,比利和湯米便去城裡四處閒逛。這兒沒什麼好看的——一座大教堂,一座清真寺,一座磚砌的堡壘,還有一條河,上面的客貨運輸十分繁忙。他們驚訝地看見許多當地人身上穿著不成套的英國軍服。擺攤賣炸魚的女人穿著一件卡其布束腰上衣,一個用手推車送貨的人穿了一條厚厚的斜紋嗶嘰軍褲,沿街走著一個高大的男學生,揹著書包,腳上是一雙簇新的英式軍靴。“他們從哪兒弄到這些的?”比利納悶地說。

“我們向這兒的俄國軍隊提供軍服,但別斯科夫告訴我,軍官們把這些東西統統拿到黑市上賣掉。”湯米說。

“他媽的活該,誰讓我們支援錯誤的一邊呢。”比利說。

加拿大基督教青年會設立了一個小賣部。幾個同鄉隊員已經在那兒了,看來這是唯一可去的地方。比利和湯米買了杯熱茶和一大塊蘋果餡餅,北美人把它叫“派”。“這個鎮是反布林什維克反動政府的總部,”比利說,“我是在《紐約時報》上讀到的。”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那兒能夠買到美國報紙,內容比英國報紙更真實可信。

列夫・別斯科夫走了進來。跟著他的是個年輕漂亮的俄國姑娘,她穿著件廉價大衣。幾個人都盯著他。他下手怎麼這麼快?

列夫十分興奮:“嘿,你們聽到什麼小道訊息沒有?”

列夫大概總能最先聽到傳言,比利想。

湯米說:“是啊,我們聽說你是個同性戀。”

大家都笑了起來。

比利說:“什麼小道訊息?”

“他們簽署了停戰協定。”列夫停頓了一下,“你們還不明白嗎?戰爭結束了!”

“我們這邊還沒有。”比利說。

杜瓦上尉的排正在攻打默茲河東部一個名叫“兩座教堂”的小村莊。格斯聽到了傳言,說上午十一點即將停火,但他的上級指揮官命令進攻,他便奉命執行。他把手下的重機槍移到一片灌木叢前,他們隔著一片寬闊的草地朝遠處的建築物射擊,讓敵人有充分的時間撤退。

不幸的是,德軍並不去利用這個機會。他們在院子的空場和果園裡架起迫擊炮和輕機槍,猛烈地朝這邊還擊。架設在一座穀倉頂上的機槍尤為有效,壓制了格斯排裡一半的火力。

格斯叫來槍法最好的克里下士。“你能不能把手榴彈扔上穀倉屋頂?”

克里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滿臉長著雀斑,他馬上回答說:“要是能稍稍接近一點兒就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雙驕3:時勢造英雄

尼羅

午夜起舞(池莉文集之四)

池莉

推理筆記Ⅲ:死神筆記重現

早安夏天

至此終年

墨寶非寶

女總裁的偏愛

瑞文博記

公寓:我成為天才了

八荒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