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469章 亲政之廷推二(第1页)

第469章 亲政之廷推二(第1页)

大堂的正中,放着一个精美的楠木箱子,参与投票官员人,人手一张选票,上面印刷着候选人的名字,投票人员可以勾选六到八人,将选票装入信封,再排队投进楠木箱子里。

辅孙承宗在箱子里投入了第一个信封,接着是三辅袁可立,再然后,吏部尚书温体仁、礼部尚书钱士升、开部尚书郑三俊、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唐济世等大臣,以及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卫尉寺卿、太仆寺卿、大理寺卿、宗正寺卿、鸿胪寺卿、司农寺卿、太府寺卿等九卿,还有科道官们,一一上前投票。

最后,当场开箱验票,吏部尚书温体仁亲自唱票,两名吏部主事,将在黑板上记票。

出人意料的,得票最多的,竟是户部右侍郎,商业司司长王家彦!

商业司旗下的中央银行、官店系统,每年给官员们往的股息,比他们的正常薪俸高多了,商业司司长王家彦,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官员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工部尚书倪元璐、左侍郎卢象升、兵部尚书李邦华等,也获得了极高的选票,这几位是被裕安太后特旨简拔的人才,在太后秉政期间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得票高是实至名归。

令人惊讶的是,文震孟等一批翰林院、六科出来的人,也得到了不少的选票,他们的支持者,大多来自科道。

反而是钱士升、钱谦益等一批在位的权臣,得到的票数更少,钱兼益的脸色当时就黑了,温体仁主动退让的时候,他还对侄儿钱陞说:“你五叔我好歹是殿试三名探花郎,自左光斗等前辈去后,我东林一脉,蛰伏了近二十年,如今天子亲政,正是我东林同辈进取的好时机,众人推我为东林魁,我能退么?

如能有幸入阁,当是我东林之幸,也是我钱家之幸!”

说来说去,还是想当官。

他侄儿钱陞,是极尊重他这位族叔的,当即表态:“无论结果如何,侄儿总是全力支持五叔的,银钱方面的事,五叔只管开口……”

结果现在选票垫底,羞得他老脸通红,只能在心里暗叹:难道他老钱的政治生涯,就止步于礼部左侍郎的位置?如果钱士升入不了阁,他就不可能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钱士升是万历四十四年的状元,他这个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郎,在钱士升面前还不够看。

钱谦益正在那里黯然神伤,大厅里却又起了风波,只见商业司司长王家彦出列,对着御座上的皇帝拱手一揖:“陛下,臣有话说……”

平安正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厅里众人的反应,闻言道:“王爱卿请讲。”

王家彦再行一礼:“臣得太后特旨简拔,以户部主事身份,分管官店系统,太后不嫌臣愚钝,升臣为户部右侍郎,分管户部属下的商业司……

今日又蒙诸位同僚抬爱,”又转过身对着大厅里的众人拱手一礼,“开美谢过!”

又转身对着平安道:“陛下,蒙古新附,境内的官店和银行网点急需建立,商业司涉及银钱和商品,内部的许多制度和流程还需要完善,臣请求继续留在商业司,一为完善制度和流程,二为培养专业人才,三为扩大在南洋和内蒙的营业网点……”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苦笑:你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有人惋惜:送你进内阁,就是想让你让出商业司司长的位置,你不走,别人哪有机会?

天子平安少年老成的俊脸上,却浮起了笑容:这就是母后选中的人,是个干实事的,他越相信母后为他增补的那十几个人,哪怕今日选不进内阁,也要放到重要的岗位上锻炼!

继王家彦之后,工部尚书倪元璐也出列表示:“陛下,为了以工代赈,工部下面有许多重大工程,需要臣协调,臣请留任工部。”

工部左侍郎卢象升也表示:“大明需要煤铁,臣请留任工部。”

三人的表态,可把钱谦益羡慕得心口滴血,真是同官不同命啊,他算看出来了,无论是裕安太后秉国,还是少年天子亲政,能得重用的,都是能干实事的官员,换句话说,就是能为朝廷带来经济效益的人。

排在六部第二位的礼部,好像没有以前吃香了……

三人当场表态,天子平安与两位阁臣商量后宣布:“三位爱卿讲的也是实情,您三人的位置,目前还无人能替代……如此,待朕与两位师傅商量后再做决定吧。”

众人退去,两位阁臣随天子回到乾清宫,平安问:“两位师傅觉得,若是去掉王家彦三人,余下的人是不是按得票多少来定?”

孙承宗沉默了半晌,还是道:“陛下刚刚亲政,如此重大的人事决定,臣建议还是听听裕安太后的建议为好。”

袁可立也道:“臣附议。”

平安立即对怀恩道:“去慈庆宫请太后!”

两位老臣要是不建议,他晚饭时也要去请教母后的。

不一会儿,张蔷坐着软轿到来,怀恩在御座旁边放了一张椅子,请她上坐,待孙袁二人行礼后坐下,她才问平安:“韩阁老的病情如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安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奏折道:“傅院使汇报,风寒稍减,只是韩阁老患有严重的消渴症,不宜太过劳累,韩阁老已经上了乞骸骨的折子,儿臣正准备下旨挽留。”

对于韩爌这种老臣,三辞三让是最起码的体面,这才是第二封折子,所以平安要下旨挽留,连续挽留三次,到第四封乞骸骨的折子上来,才会赠太师太保之类的加衔,着行人司护送,风风光光地回乡养老。

张蔷点点头,这才问到今日的正题:“廷推的结果如何?”

孙承宗连忙送上廷推结果:“请太后过目,只是王家彦、倪元璐、卢象升三人,以高票当选,却请求留任,臣等拿不定主意,想听听太后的意见。”

张蔷接过那单子,快浏览了一遍,就道:“王家彦不可轻动,倪元璐和卢象升两人,要挑一人入阁,不然做实事的人得不到升迁,以后谁还用心王事?二位中意谁入阁?”

袁可立道:“太后,陛下,倪元璐是臣的学生,臣请回避。”

张蔷挥挥手,毫不在意:“所谓内举不避亲,阁老不必避嫌。”

又说:“哀家建议让倪元璐入阁,提拔卢象升为工部尚书,这样才是皇家优待有功之臣的道理。”

……

第二天,开平天子朱慈煌亲政后的第一届内阁名单出炉。

辅孙承宗,次辅袁可立。

三辅倪元璐,往后依次是:钱士升、刘理顺、文震孟、凌义渠、吴甘来、杨廷麟

名单一出,朝堂哗然,吴甘来、杨廷麟还在翰林院做修撰,在廷推中的名次也靠后,怎么就能一步登天,直接入阁了呢?

喜欢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