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靈巖山賦①,一生只讀納蘭詩:一朵芙蓉著秋雨,納蘭性德,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仙堂奧②,閶闔屏藩③。萬峰環拱,百瀆橫奔④。問吳宮之故址⑤,傷越國之兵屯。樓臺非昔,川穀猶存。惟南斗之星分⑥,實咸池之稟氣⑦。山勢天平,湖光日沸。路羊腸以南趨,水龍池而東溉。倚孤塔之凌霄,俯姑蘇之叢卉⑧。北枕支硎⑨,西瞻鄧尉⑩。接穹窿以為宗⑪,鎮岞崿以為緯⑫。東帶橫山,五塢前瞰⑬。胥溪一市⑭,萬頃蒼茫。四時靉靆,既採掇乎芳菲,亦顧盼以雄毅。思夫三讓之高風⑮,使荊蠻之俗同⑯。及兩國之仇始⑰,乃吳都之更雄。憑高論守,隔水謀攻。石室羈人⑱,囚棟樑之策士;苧蘿嬌女⑲,備灑掃於後宮。既開四域,漸薄侯封。

【箋註】

①靈巖山: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山多奇石,早稱石鼓山,又名硯石山,至晉代因產靈芝石而得名。靈巖山多有吳宮遺蹟,歷代明賢前來尋蹤訪古,留下不少佳作名篇。此賦作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時納蘭隨康熙南巡到蘇州。

②堂奧:深處,喻指腹地。

③閶闔:傳說中的天門。《楚辭·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王逸注:“閶闔,天門也。”後借指皇宮的正門,這裡特指春秋時吳王宮殿所在之地蘇州。屏藩:屏風和藩籬。這裡用來比喻防禦捍衛設施。

④瀆:這裡指溝渠,河山。

⑤吳宮:春秋時期吳王的宮殿。

⑥南斗: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顆,在北斗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常用來借指南方。星分:用天上的星宿劃分地上的區域。

⑦咸池:古代神話中的地名,是日浴之處。《楚辭·離騷》:“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王逸注:“日浴處也。”稟氣:天賦氣性特質。

⑧姑蘇:山名。在江蘇省吳縣西南。《史記·河渠書》:“上姑蘇,望五湖。”

⑨支硎(xíng):山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又名報恩山、南峰山。硎,平整的石頭。山有平石,故名。晉高僧支遁隱居於此,因以支硎為號,山亦因支遁得名。

⑩鄧尉:山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南。漢有鄧尉曾隱居於此,故名。以產梅著稱。

⑪穹窿:即穹窿山。地處蘇州市西,太湖東岸,素有“吳中第一峰”之稱。

⑫岞崿:山名,位於浙江省臨安縣。傳說大禹治水將此山從太湖移來,亦稱“飛來山”。

⑬五塢:山名,在蘇州城西南。山有五個大塢,故名。宋皇祜五年,節度推官馬雲和高士仇道,給七子山的五個山塢,分別命名為芳桂塢、飛泉塢、修竹塢、丹霞塢、白雲塢。又叫七子山,隋書《十道志》說它四面皆橫,故名橫山。

⑭胥溪:春秋吳國伍子胥率眾開挖,故名。

⑮三讓:指周朝泰伯讓位於季歷事,後世稱為盛德。《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邢昺疏引鄭弦注云:“泰伯”,周太王之長子,次子仲雍,次子季歷。太王見季歷賢,又生文王,有聖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太王疾,太(泰)伯因適吳採藥,太王歿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免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這個故事與蘇州所在的吳地有關係。

⑯荊蠻:古時中原人對楚越或南人的稱呼。

⑰兩國之仇:春秋時期,吳越兩國時相攻伐,積怨頗深。

⑱石室:巖洞。石室羈人,典出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吳王知范蠡不可得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范蠡曰:‘臣請如命。’”范蠡,即後一句所言“棟樑之策士”。

⑲苧(zhù)蘿(luó):山名。在浙江省諸暨市南,相傳西施為此山鬻薪者之女。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凡修仙

月西樓

從今天開始做掌門

寧世久

我青梅和未婚妻又雙雙吵起來了

九霄中的羽毛本尊

英雄無淚

古龍

學渣她成了五個大佬的團寵

呂涵芷

都市鑑寶:我的眼睛看穿一切

國產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