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中國式秘書3,丁邦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4

趙瑞星就任常務副部長之後,很快便展示出他這個“老組織”的聰明才智,藉著於樹奎要求提拔宣傳部長林松一事,給予其意想不到的一擊。

那天,部長賈大雄轉來海北縣委一份報告,提出原縣委專職副書記剛剛擔任了政協主席,照例應當免去縣委這邊的職務,建議提拔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林松兼任或頂替此職。

關於這個林松的情況,趙瑞星原本就知道一些,加上近來黃一平又介紹了不少,尤其此人如何緊跟縣委書記於樹奎,大肆利用新聞輿論樹立後者個人權威,並故意同陽城市委唱對臺戲,導致廖志國書記強烈不滿乃至厭惡,等等,更是悉數告之。

趙瑞星是何等聰明之人。他知道,自己以臨近退二線的年齡,剩餘幾年眼看就要在老幹部局度過,若非廖志國書記慧眼相識,哪裡還會有他的鹹魚翻身。回想前些年,因為與苗長林、賈大雄交惡,加上原任市委書記洪大光軟弱無力,他這個組織部的副部長遭遇聯手暗算,被擺到老幹部局長位置上,一呆就是好幾年。熟悉這個部門情況的人都知道,老幹部局整天和那些離退休老同志打交道,手裡要錢沒錢,要物沒物,甚至連兩輛像樣的車子都沒有,完全是個門庭冷清、麻煩事多且毫無實權的弱勢部門。趙瑞星身為副部長兼局長,部裡的大小事務一概被擋在門外,除了例行會議坐在那兒裝個門面,別的不得與聞。倒是那些七老八十的離退休老幹部們,哪怕遇到芝麻綠豆大點事兒,總忘不了給自己這個局長打電話,而且不分晝夜、事無鉅細,還動不動就要發脾氣罵人。本來,趙瑞星已經有所打算,準備提前兩年申請退休,早點回家享受晚年生活。當然啦,如果真是那樣,他對苗長林、賈大雄們的這一肚子惡氣,今生今世就沒有機會出了。沒想到,市委副秘書長黃一平突然找他談心,瞬間改變了他的命運。

身在官場這麼多年,又一直做的是組織工作,趙瑞星心裡非常明白,廖志國突然起用他這個老朽之人,絕非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毫無緣故之愛。一切皆因為“三劍客”的存在,更因為那個賈大雄在組織部把持太過嚴密。回頭想想倒也有趣,當初自己被閒置、暗算,就是緣於上述因素,而今重新執掌組織部大權卻也基於同樣的原因,同一原因導致出完全不同的結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平心而論,趙瑞星雖然工於心計、偏重計謀,卻也是個知恩圖報之人。他想,廖志國讓自己坐上這個常務副部長位置,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動機,其結果只有一個:他要對得起廖書記的信任,不能辜負了廖書記的希望,一切唯廖書記的意志為轉移,做廖書記的忠實信徒、忠誠鬥士,哪怕被別人說成是走狗也在所不惜。更何況,在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他本就已經養成了這種緊跟、跟定最高首長的習性。

因此,當得知廖志國十分厭惡海北縣委宣傳部長林松,並急欲除去這隻於氏臂膀之後,趙瑞星甚至比黃一平更急切地在等待、尋找時機,以期儘早貫徹落實領導的意圖。

看到海北縣委要求提拔林松擔任副書記的報告,趙瑞星就像一條警醒的獵犬一樣,馬上眼睛一亮: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機會說不定這就來了!

看得出來,海北縣委的報告放在賈大雄那兒有些日子了。趙瑞星估計,賈大雄之所以遲遲不肯拿出來,肯定也是考慮到了廖志國對海北那邊有看法,甚至也清楚林松跟在於樹奎後邊定會受到牽連。再加上,前一陣的人代會選舉事件過去時間不長,此時將這個報告送到廖志國面前豈非自討無趣。現在,看到趙瑞星坐了常務副部長位置,主管下邊縣(市)、區領導幹部,賈大雄就把報告遞到他手上,希望假手於他辦成這件事。

“這個事情你抽空向廖書記報告一下,如果領導同意了,馬上進入程式組織考察,儘快報到部務會上過一下,然後提交常委會討論。”賈大雄儘可能說得輕描淡寫。

趙瑞星拿了那份報告,沒有急吼吼向廖書記彙報,而是準備先找黃一平商量對策。

按說,縣委副書記與宣傳部長同為副處職,單純從職級上看也算不上是什麼提拔。可是,熟悉我國基層黨委體制、機構設定者都知道,雖然同為副處職,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與縣委副書記相比,卻差了很大一段距離,甚至謂之天壤之別也不為過。

在我國,過去很長一個時期,下自鄉、鎮、街道、國有企業,上至省、市、自治區,黨委中除了書記和任行政一把手的兼職副書記,還配備有若干專職副書記,另外就是由組織、紀檢、宣傳、政法、人民武裝部門領導組成的兼職常委。副書記一職,其地位低於書記、高於兼職常委,是黨委領導層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為副書記配備人數偏多,在很多地區和部門,便造成了黨委分工中爭權奪利或職責不明的狀況,有些副書記手伸得太長,實際上搶佔了政府部門首長或黨委部門兼職常委的工作。在相當一些黨委中,為了平衡權力,不得不在常委會之上設立了所謂書記辦公會制度,將一些討論幹部人事之類的重大事項,先在書記、副書記們中間商議,謂之書記辦公會制度,然後再拿到常委會議決。如此一來,負有集體領導、民主決策職能的常委會,無形當中便遭遇架空、成為擺設,嚴重影響到黨委決策的民主與科學性。

前兩年,中央對省級以下基層黨委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便是減少副書記職數,加重分管、兼職常委的權力與責任。巨前,像陽城、海北這類市、縣一級的黨委常委中,除了市、縣長兼任同級黨委副書記外,專職副書記只有一人。而且,這個專職副書記的主要職能,通常只是協助書記處理日常黨務,並不過問其他常委主管的工作,更少涉足政府那邊的行政事務。當然,從表面看,如此一來副書記權力是小了,甚至有點被邊緣化、架空了的感覺。可是,副書記這個臺階仍然非常重要。從排名序列上,專職副書記僅次於書記、市長兩位黨政正職,是黨委體系中的三號大員,從理論上講,對各個部門的兼職常委以及其他黨政部門負責人,皆有指揮排程大權。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從這個位置可以直接升任市長、書記,年齡大些即使安排到人大、政協,也能夠安排一個政協主席,或者是人大黨組副書記、主持工作的常務副主任之類。事實上,這種安排也已經形成約定的慣例。而組、紀、宣、法部門的兼職常委們,則往往不可能有此待遇,哪怕就是政府二號人物常務副市長,最多也只能升任市長,無法直接晉到書記那個臺階。

由此可見,於樹奎提名宣傳部長林松擔任副書記,顯然是對後者的特別看重,其意義絕對非同小可。

眼下,海北縣的情況非常特殊——於樹奎在縣委書記任上已經七八年,即使廖志國主掌的陽城市委不主動惹他,按常規他也不能再呆多長時間。上邊說過,現在一個縣只有一位專職副書記,一旦書記或縣長位置空出來了,已然不像過去那樣頗多選擇與競爭。說白了,假如林松這次能夠順利任職副書記,那就很有可能於未來幾年內晉到正職。即便海北這邊沒有位置了,其他地區、部門黨政主官出現了空缺,他這個副書記也很容易頂上去。因此,上到這個位置,基本等同進入了縣(市)、區長與書記的預備隊。相反,如果他老是在宣傳部長這個位置上,前後左右那麼多常委,猴年馬月才能輪得上他?何況,在諸多兼職常委中,紀檢委地位高,組織部關係廣,政法委權力大,只有宣傳部是個整天求爹拜娘且吃力不討好的清水衙門,傻瓜才願意在此位置上長久待著哩。

當然啦,於樹奎可能還不太清楚,他讓林松充當吹鼓手,賣力宣傳自己的形象與政績,已經牽累了這個得力干將,使其在市委書記廖志國那裡掛了號。本來,按照他的如意算盤,不管自己還能在海北縣委書記位置上幹多久,絕不能虧待了林松這樣的親信知己。現在,既然空出了一個副書記的位置,那就趕緊讓他補上,最好是兼任宣傳部長,繼續為自己搖旗吶喊,實在不能兼任,也算是自己在海北播下了一粒希望的種子。因此,他對這次提拔林松,願望十分迫切,也充滿了必成的信心。

關於林松惹惱廖志國的原因,前邊已經作過簡要交代——主要是因為於樹奎的關係,似有無辜受害、殃及池魚的意思。事實上,經過黃一平了解並證實,林松經辦的幾件具體事,無論有意無意,確乎直接並嚴重刺激了廖志國。比如,去年七月,全省組織縣級以上領導幹部理論學習班,要求黨政主要領導撰寫體會文章,擇優在省委黨報、黨刊上發表,最後還要進行評獎表彰。廖志國作為坐二望一瞄準書記位置的市長,自然不能落後。題巨、觀點交代清楚,黃一平熬了兩個半夜,寫出一篇分量不輕的文章。可是,文章拿到省報發表時,正好與於樹奎的文章撞了車。同一張報紙的同一個版面,同時刊登陽城市長及其下屬縣委書記的稿子,位置先後、體量大小該如何擺佈,自然不言而喻。可是,等到第二天報紙出來,雖然廖志國稿子在前,於樹奎的文章塊頭、標題字號卻明顯大了許多,報紙編輯運用春秋筆法讓前者吃了個啞巴虧。事後,黃一平找到熟人一番打聽,方知報社原來也不是這樣安排,而是林松連夜帶了重金赴省報打點,才中途變化了。再比如,今年初常務副省長卜國傑來海北視察,廖志國獲悉後前往陪同。像這類帶有某種私誼的公務活動,省裡一般不派記者隨行採訪,而於樹奎照例會讓林松安排在省報上進行宣傳。兩天後,省報一版發表了一幅體量不小的圖片,以卜副省長光彩照人的形象為主體,於樹奎笑容滿面佔據主陪位置,廖志國則只有一個表情冷峻的側面。再看作者,林松的大名放在三個作者的第一位。上邊兩件事,廖志國都當著黃一平的面動了氣,一次是摔了報紙,一次是撕了報紙。

當然,生氣歸生氣,厭惡歸厭惡,廖志國貴為市委書記,要拿下邊縣裡一位宣傳部長開刀,還真是不太好直接下手。何況,市、縣委書記之間本就對立得厲害,更是不太好辦。

廖志國不好辦的事情,照例還得交給黃一平。所幸的是,現在黃一平操辦這種事,無須絞太多腦汁了,因為背後不是還有個趙瑞星麼?

25

趙瑞星拿著那份關於提拔林松的報告,約了黃一平到家裡喝茶。

所謂喝茶,不過是個藉口,實際上就是商量如何利用這個機會、採取什麼辦法,才能達到修理林松、拆掉於樹奎這隻臂膀的巨的。

最近一段時間,黃一平與趙瑞星走得很近,經常坐到一起閒聊。閒聊的時間,大多是夜裡廖志國回宿舍休息,或者是悄悄約了於麗麗、楊豔在陽城大酒店會面。聊天地點哩,剛開始是打游擊,有時在兩個人的辦公室,有時在某個茶館、賓館,也有時會在哪個單位的會議室。不過,這些地方都不是很理想。夜裡關在辦公室,雖然也還清靜,可萬一讓同事看到了,總歸難免讓人家生疑;市區的茶館、賓館,到處都能見到熟臉,再說兩個大男人行蹤、神態鬼鬼祟祟,弄得像搞“斷背”的“同志”一樣;至於單位的會議室之類,倒也是個不錯的地方,可預先同人家打招呼,先得解釋大半天,而且也給對方添了麻煩。後來,就選了現在的地點——位於城郊結合部的一幢單體別墅,趙瑞星說是他親戚的物業,但黃一平感覺就是他自己的私產。因為他們進來聊了幾次,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生人,趙瑞星對裡面環境的熟悉程度,似乎也遠遠超出借用的程度。

看得出來,趙瑞星是個謹慎的人,平常不太喜歡與人閒聊。這當然主要是出於職業特性。黃一平其實也是如此,身在官場核心圈,謹遵言多必失的古訓。可是,出於某種政治上的需要,兩個原本出言、交友皆謹慎的人,卻很快就成為了一對絕配聊友,默契程度就像一對磨合了多年的齒輪。當然啦,於趙瑞星這一方而言,多一些接觸黃一平這個大秘,主要是為了更好把握廖書記意圖,便於做好工作。於黃一平這一方來說哩,除了熟悉趙瑞星這個人,巧妙傳達廖志國的意圖外,他還覺得趙瑞星確是組工隊伍裡的一個奇才,透過頻繁接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不久的將來,他到某個地區、部門做了主要領導,尤其是像縣(市)、區長、書記那樣的官員,處理人事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弄不好,你就可能讓人家給矇騙或修理了。

“這個林松,跟在於樹奎後邊跑得太遠了,恐怕得想個辦法拉他一把,也算是挽救年輕幹部吧。”黃一平說得很輕鬆,乍一聽有點像在開玩笑。

“是的,於樹奎他們有本錢執迷不悟,林松一個小小的宣傳部長,哪裡來的這種本錢?關鍵時刻,組織上不幫他,就是對他最大的不負責任!可是,良機難覓哪。”趙瑞星也打了個哈哈。

“你是組織部長,再複雜難辦的事情,到了老哥你這兒,也一定會有辦法。”黃一平道。

“老弟過獎了。這事還真不太容易咧。你看啊,這林松不過是個副處職宣傳部長,又是於樹奎的心腹,我們若是想在海北動手阻力太大。當然啦,要不是考慮到廖書記與他們的關係,硬動手也不是不行。可是,萬一弄不好,於樹奎就會強力反彈,也給我們這邊造成被動。要麼不動,動則必有十成把握才行!”趙瑞星說。

“能不能利用這個報告,乾脆順應於樹奎的要求,當真組織人馬前去考察,然後在考察結果上做點文章?一個幹部考察結果不理想,不也可以動一下?”黃一平問。

“這個我已經考慮過了。一般情況下,憑我多年搞組織工作的經驗,想在這方面動點腦筋、做點手腳並不太難。你可能也知道,所謂民主推薦、測評之類,表面看程式規範、結果客觀公正,其實完全由我們的人掌控局面。至於那種個別考察談話,更是背靠背單獨進行,最終結果也基本上盡在掌握。再說,就憑他一個宣傳部長,不論於樹奎多麼寵他,也不管他多麼善於做人,總歸還會有幾個對立面嘛。別的不敢吹,我只要在海北呆半天,找一兩個人聊聊,馬上就能知道哪些人是他的朋友,他的敵人又在哪裡。若是想幫他講話,咱就專門找他的朋友談,相反,咱就專找他的敵人瞭解。可是,現在的難處在於,一方面,於樹奎知道我是廖書記的人,肯定會加倍警惕,儘量不讓我們掌握到真實情況,甚至根本接觸不到那些反對派;另一方面,即使我們能夠將結果控制成對林松不利,可於樹奎仍然不會善罷甘休,一定還會藉機攻擊廖書記,說我們這邊打擊報復。還有,假如林松考察結果不佳,對他而言,最多隻是提拔不成,或者在輿論上臭他一下,卻無法將其從於樹奎身邊剝離,說不定反而會促進他們貼得更緊。因此,從考察上搞垮林松的做法,不是很有把握,也不太可行。”趙瑞星的思維相當嚴謹、縝密。

黃一平聽了,感覺非常有道理,不禁感嘆道:“畢竟是陽城政界有名的老組工,考慮確實周到。”

趙瑞星喜歡抽菸,對茶道也頗講究。黃一平受其感染,聊天時偶爾也點上一支菸吞雲吐霧,並泡上一杯綠茶、普洱之類。

兩人對面而坐,不知不覺已喝掉兩壺水,還是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唉,算啦,這個先不說它,咱們扯點閒篇,如何?”趙瑞星提議。

“好的,贊同。我喜歡聽你說點段子。”黃一平笑道。

黃一平與趙瑞星親密接觸近兩個月,已經熟悉對方一個習性——遇事思路受阻,不論事體多大多急,並不著急上火,而是隨時岔開主題閒聊,有時甚至還找人喝點小酒打圈牌。事實上,閒扯也好,娛樂也罷,其思維一直未有片刻停歇,而且往往很快就能從某個無關小節上受到啟發,獲得答案。說到底,此人思維跳躍性大,時有奇思妙想,確非等閒人物。

趙瑞星平時愛閱讀,記憶力也好,裝了滿肚子的故事,也大都與人事有關。

“最近在讀一本書,關於歷代權術大家的故事,很有意思。一平,正好我想請教一下,你在大學讀的是歷史,知道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權力玩家嗎?”趙瑞星拉開架勢,看來準備大扯一番了。

“趙部長,你這哪裡是討教,分明是要和我過招歷史,那你可就找對物件了。是按朝代羅列,還是以姓氏筆畫為序?隨便!”黃一平笑道。

“這我相信。但是,我讓你把數巨限定在十個以內,你會選擇哪些人?”趙瑞星問。

黃一平略一思索,伸開手指便開始列數:“秦始皇算一個吧,魏王曹操算一個吧,司馬懿算一個吧,唐太宗李世民算一個吧,宋太祖算一個吧,還有……”

“停停停!”趙瑞星沒等黃一平將另一隻手舉起,馬上打斷道:“我就知道你數來數去都是那些帝王,這個落俗套了。我承認,那些帝王如果沒有相當的權術,怎麼可能打下、坐穩一片江山呢?可是,我從剛剛看的一部書上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歷史上真正堪稱大權術家者,其實多數是帝王背後的那些智囊,其中包括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仙界建了一座萬妖城

大表哥奶糖

官宣

糖不停

召喚師弱?我召喚的全是上古兇獸

海棠壓雪

魔眼

藍晶

苟廚

雙洲lk

鹿門歌

凝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