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玲瓏四犯 第48節,玲瓏四犯,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畔登上腳踏喚了聲阿嫂,敬夫人恍惚著睜開了眼,看見她,哦了聲道:“弟妹來了。”伸手來牽她,然後熱淚便滾滾而下。

雲畔見了她的樣子,自己也禁不住哭起來,可這時候越是哭,越會令她難過,便止住了淚道:“阿嫂節哀吧,要是哥兒見你這樣,他心裡也不會好受的。”

敬夫人抽泣不止,“我的玄都……那麼好的孩子……”

陳國公有兩子,大的玄都是敬夫人所生,小的叫玄同,是妾室所出。如今嫡長子出了事,實在分外令人惋惜,這不單是一個孩子夭折的痛,背後牽扯著時事與政局,更是有許多不能言,也不可言的利害。

“阿嫂,就瞧著大哥哥吧。”雲畔拍著敬夫人後背溫聲安撫,“大哥哥心裡何嘗好受,你要是這樣,大哥哥愈發沒主張了。”

敬夫人仍是自責不已,“都是我不好,是我沒有看顧好孩子,大熱的天,怎麼叫他發起燒來。”

然而孩子的死因,一時半會兒誰又能說得清楚,雲畔那些安慰的話,對於一位剛痛失愛子的母親來說,並不能起任何緩解的作用。

這時靜存從外頭進來,掖著一雙哭紅的淚眼,看見雲畔,叫了聲三嫂,復又對敬夫人道:“外頭都已經安排妥當了,哥兒也停了床,阿嫂別難過了,沒的傷了身子,好些事還需你料理呢。”

府裡的姨娘們又陪著,沒話找話般將孩子生病到嚥氣這一截,翻來覆去地盤算,左一個“原還好好的”,右一個“今早瞧著已經大安了”,鬧得敬夫人心裡愈發難受。

還是靜存發了話,“你們先回去吧,人多嘴雜,留下兩個貼身的嬤嬤伺候就成了。”

幾個妾室只好行了禮,退出了內室。

到這時方能像樣說上兩句話,敬夫人對雲畔道:“我們在這樣人家,步步都要留心。捧在手心裡的孩子尚且要遭遇不測,倘或心再大些,那可愈發不得活了。”

這話裡頭的深意,雲畔自然是聽得出來的,如今三位皇侄中,只剩楚國公府上還養著嫡子,子嗣健旺與否,在這個時節下有許多的牽扯。只是內情不能說得太透,畢竟也沒有真憑實據去指證什麼。孩子出事後,即請了御醫院的提領來瞧過,也並不能驗出是死於非命。但做母親的心裡知道,六七歲的孩子,根基已經養得很壯了,怎麼能莫名病倒,才兩日光景,說死就死了。

總是裡頭有太多的陰謀,叫人受了無盡的委屈,可是又能怎麼樣,要讓人償命,找誰去!

從陳國公府回來,雲畔一路上都很黯然,李臣簡問:“還在為玄都的死不平麼?”

雲畔點了點頭,“我瞧大嫂子身邊圍著一圈妾室,沒有一個真正為孩子的死難過。她們嘰嘰喳喳聒噪,明知大嫂子心裡不好受,還一再地回顧孩子生平,這不是往人傷口上撒鹽麼。”

李臣簡聽後微嘆,“你只瞧見內宅的人心,我擔心的是背後牽扯出來的糾葛……但願大哥哥不會因這件事和我離心才好。”

雲畔愣了下,“公爺這話是什麼意思?咱們又沒有孩子,大哥哥的長子出了事,於咱們也沒什麼好處啊……”

李臣簡不說話,只是抬起一雙眼,頗有深意地望了她一眼。

雲畔忽然便明白過來,“你是擔心……大哥哥疑心你坐山觀虎鬥?”

“陳國公和楚國公都有嫡子,如今陳國公嫡子莫名夭折了,想得淺顯些,受益者是楚國公,但若是往深處想呢?他們起了爭端,漁翁得利的又是誰?我如今就是怕,玄都不單是病故這麼簡單,倘或背後有人推波助瀾,那就是一石三鳥,誰也落不著好處。“他說著,復緩緩仰起頭來,抵著背後的車圍子,垂下濃重的眼睫望著她,“夫人瞧,嫁給我的弊端終於逐漸顯現出來了,這才是剛開始,往後步步荊棘,也不知能堅持到哪一步。”

雲畔正襟危坐,淡聲道:“公爺不必嚇唬我,早在太后做媒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其中利害了。”

世人都說嫁了這樣高門顯貴,女人的榮耀不是一等也是二等了,但誰能知道伴隨著這份榮耀而生的,是抵達光明前無盡的黑暗。每一天都在謹小慎微,每一日都得戰戰兢兢。陳國公痛失愛子是生命裡最大的坎坷,自己呢,就算上回李臣簡去息州排程兵馬,不見他回來,她也是時刻如坐針氈,擔心他長途跋涉會遇見不測。

只是這種不祥的話,自己從來不敢說出口。還在閨閣裡的時候,總覺得嫁了人也不必交付真心,不能重蹈阿孃的覆轍,但真正在一個家安頓下來,夫婦一體並不是空話,是最實在的一種利益糾葛。

他忽然笑了笑,“你不怕麼?”

雲畔說:“怕有什麼用。”

他慢慢頷首,“確實,怕也沒有用。”

其實他也有乏累的時候,只是他從來不說,梁忠獻王過世之後,他學會了什麼都自己扛著。

雲畔探過手去,握住他冰冷的指尖,像這樣天氣他身上便不如尋常人暖和了,出門時須得披上氅衣,連面色都是蒼白的,沒有什麼血色。

“我不害怕,公爺也不要害怕。”她在那纖長的甲蓋上溫柔地撫觸,“別人走一步想兩步,咱們走一步想三步就是了。明日我去幫著大嫂子料理喪儀,她是個聰明人,不需我說什麼,自然會懂得咱們的心。”

他聽了,翻轉過掌心來,輕輕握住了她的手,“日後要你勞心的事還有許多,我已經開始覺得對不住你了。”

雲畔失笑,“既覺得對不住我,那就……”

他認真聽著她的話,可是等了半日,她卻沒有繼續說下去,便追問:“什麼?”

雲畔微頓了下,笑道:“那就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

其實她很想說,既然覺得對不住我,那就不要納妾。可見人的心思一時一時不同,以前她曾想過的,只要妾室安分,好好挑選後置辦兩房,其實沒什麼妨礙。可隨著相處日深,慢慢就會生出獨佔欲來,自己的丈夫,半點也不想分給其他人。

然而還是不能說,畢竟彼此的感情沒有那麼深刻,若他動了納妾的心思,也是無可厚非,不過在她心裡和上京所有男人再沒有兩樣,只是翻滾在紅塵中的俗人罷了。

他猶疑的目光在她臉上盤桓,聽得出她心裡有話,沒有對他說,可又不好相逼,車停穩後自己先下車,回身來接應她的時候輕聲道:“你我夫婦,不應當有任何隱瞞,你若是有任何不放心不滿意的地方,一定要告訴我,千萬不要一個人悶在心裡。”

他說得鄭重其事,雲畔笑道:“我哪裡有什麼不放心不滿意,我只求公爺在外平平安安的,我就沒有別的所求了。”一頭說,一頭和他相攜著進了府門。

第二日天氣轉晴,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烈日炎炎了,迎面吹來的風裡,甚至隱隱有了一絲涼意。

今日官家依舊坐朝,雲畔清早送了李臣簡出門,便向祖母與婆母請示下,要去陳國公府陪伴敬夫人。

王妃說去吧,“要不是長輩不與早夭的小輩弔唁,我也想過去瞧瞧她呢。可孩子才七歲,又不治喪,咱們過府不方便,回頭你帶上惠存一道去,替我和太夫人問候他們夫婦一聲吧。”

雲畔說是,退出茂園前招呼惠存,各自回去換了身素淨的衣裳,收拾停當後在門上匯合。

姑嫂兩個登上了馬車,路上雲畔告訴她:“公爺說尋個機會,親自同耿郎子談一談那件事,讓你不必擔心。”

她雖沒把話說完整,但惠存也聽出了裡頭的意思,既然哥哥要去找人商談,就說明那個得寵的通房確實存在。

想起這個就讓她噁心,她蹙眉道:“不瞞阿嫂說,我已經不想嫁了。這是什麼樣的人家,正室夫人還沒進門,倒養了個割捨不下的通房。眼下咱們知道的未必詳盡,倘或隱瞞著咱們,庶長子都老大了,那我進門就有人管我叫母親,我豈不要慪死了。”

雲畔明白她的心情,要是郎子實在不理想,這門親退了也就退了。可她是這樣想,卻不知道長輩們作何考慮,耿家門第不低,耿方直的父親是定州節度使,耿方直目下任左衛將軍,日後前途不可限量。當初定下這門親,也是太夫人和王妃挑揀了再三的,若是就此退了,重找一個門第不如耿家的,面子上只怕下不去。

“且看公爺和他聊得如何吧,若他為難,這件事就回稟了祖母與母親,她們也不會眼睜睜看著你跳進火坑的。”

惠存這才高興起來,“只要哥哥替我說話,祖母和母親還是會三思的。退一萬步,將來若是不好,還可以和離,我可不管外頭那些閒言碎語,只要我自己不高興,管不得什麼臉面不臉面。”

這倒也好,像金二娘子似的,風風火火,夫家說棄就棄了。不過要是婚前能及時止損,當然是更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旅:讓你報道,你順手抓通緝犯

南海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