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最後的帝王,青色兔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瑜與張昭對視一眼,便知道孫權這是從了。

只要他們三人意見統一,那麼再去通知底下的大族豪強,就只是繁瑣些,倒並不艱難了。

周瑜起身,離開之前,手按在孫權肩上,想到當初伯符(孫策字)的託付,緩和了語氣,道:“仲謀勿憂。我們雖然答應了與朝廷合作,但主動權還是要握在咱們自己手裡的。”

孫權現下心緒煩亂,也無心細問,待到周瑜與張昭離開後,獨坐室內發了半響呆,直到步騭近來探看。

步騭是受步練師所託前來探看情況的,見孫權自己坐在屋子裡悶著發呆,小心問道:“吳侯,您這是怎麼了?裡面姐姐見您久不回去,命我來瞧一瞧您。”

孫權無精打采抬起頭來,看了步騭一眼,喃喃道:“怕是不能接你姐姐入府了……”

步騭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孫權對上步騭迷惑的目光,自嘲一笑,道:“過兩日你便都知道了。”自從長兄亡故,他被推上了江東的政局之中,一時間周瑜在左,張昭在右,還有一位江東長公主為妻子,遠在長安更有一位賞識他的皇帝,孫權一時間風頭無兩,領兵西出,夾擊荊州的時候,政令一下,江東官員齊聲響應,當是時,孫權真覺得自己成了江東王。

可是不過短短几個月之後,周瑜與張昭抽身而去,與妻子之間夾了步氏這個秘密,而因為要求吳地自治也失去了皇帝的親近——孫權獨坐一室,閉目沉思,忽然驚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

吳地要自治,不要自治,都是周瑜一個人拿定主意。周瑜有氣魄有手腕,想做的事情,排除萬難都會做到。

而他在其中又算什麼呢?連皇帝都知道,吳地的事情要與周瑜商談,而不是與他這個名義上的吳侯。

孫權緩緩睜開眼睛,不知道他如今覺醒,是否還不算太遲。

“步騭。”孫權低聲喚道。

步騭就等候在房外,聞聲一步進來,垂眸拱手,恭敬道:“騭在此,吳侯有什麼吩咐?”

孫權上下打量著步騭,見他十七八歲,年少英武,又出身大族,只是這一支弱了些。按照周瑜的說法,皇帝是要在吳地剿匪的,正是用本地青年勇武者之時。他這一年多來,將步騭帶在身邊,倒是也算半個自己人了,此時想了一想,便問道:“步騭,眼下有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你可願去?”

步騭跟隨在孫權身邊,做著長隨一樣的差事,就是在等一個被任用的機會,聞言心中大喜,面上不露,懇切道:“騭但憑吳侯吩咐!”

而周瑜離開步氏別苑之後,就再次入行宮去見皇帝。

雖然周瑜已經與張昭、孫權傳遞了訊息,改變了此前的計劃,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立時就要把這計劃下達給豪強大族。這就好比兩人下棋,一人走了一步,那就要等對方走一步之後,才會繼續走下去。否則若是一人把籌碼都擺了出來,另一人卻掀翻了案几,那要如何善了?

所以現在周瑜接了皇帝的邀請,改變了張昭與孫權原本的計劃,就是周瑜走的一步棋。

而皇帝得到這個訊息後,就該按照湖心亭中的藍圖,再展現更多的誠意。

如此一人一次,一步一步,雙方才能實現最後的大合作。

“陛下,周公瑾來了。”淳于陽上殿通報。

劉協微微一笑,止住了與曹昂的談論,道:“請他進來。”

待到周瑜入殿,劉協一見他的神色,便知道昨日那一曲《鳳求凰》,終究還是打動了他的心。

當下劉協不必他再說什麼,親切招手道:“公瑾上前來,朕方才正與子脩在談論吳地剿匪之事。北邊與中原計程車兵來此是要水土不服的,他們既不習慣水戰,也不習慣往這東南的密林之中行軍,瘴氣讓他們生病。到時候朝廷要白白折損許多士卒,還達不到效果。所以朕與子脩正在商議,想著不如就從荊州調兵。荊州兵馬,既熟悉水上作戰,也熟悉林中作戰,只是於此地的山勢地形,還需要公瑾你的人帶一帶。從荊州調兵之事,公瑾以為如何?”

周公瑾聞言,若真得荊州兵馬助力,那吳地剿匪一定會更快。只是同時他戒心未完全去除,想著皇帝此舉怕是也有以荊州兵馬節制自己的用意。

周公瑾便道:“陛下為此地剿匪之事勞神費心,臣以為此舉可行。只是荊州兵馬來此之後,不知是受哪一位將軍統領呢?”周瑜這話,表面上是在問荊州調來的是哪位將軍,實際上卻是在問到時候是以荊州兵為主、還是以吳地兵為尊。

劉協含笑道:“朕正要說此事。荊州如今是一位刺史,一位持節都督,這數月來看著相得益彰。吳地刺史,倒是不急有定論。只是朕與子脩方才議起來,都覺這吳地的持節都督,非公瑾你來做不可。你可願意嗎?”

這是要給周瑜持節都督的官職,也就是吳地武官中最高階的存在了。

周瑜微微一愣,那就是說此次剿匪,也由他來主導了。他雖然知道皇帝是有誠意的,但是萬萬沒想到皇帝的誠意這樣深切,每每超出他的預估,而讓他為自己的計較感到慚愧。

周瑜嘆道:“臣,謝陛下賞識器重。”

“公瑾不要拘束。”劉協含笑道:“你是與朕相識時日還短,等咱們君臣處得日子長久了,你就知道朕是怎樣的皇帝了,也就安心了。”

周瑜默了一默,道:“臣知陛下胸襟寬大。”

劉協“嗤”的一笑,對曹昂道:“聽到了嗎?公瑾誇朕心胸寬大。這一條你可要記下來,回頭寫到史書裡面去。”他說笑起來,才有了幾分與年齡相襯的鬆快。

周瑜也微微笑了。

劉協笑過之後,轉過臉來望著周瑜,認真道:“這一樁事情裡,真正胸襟廣闊,能容吳地百姓乃至天下的人,不是朕,而是公瑾你。”

“臣?”

“正是。”劉協沉聲道:“朕很清楚你今日踏入這殿內,對朕稱臣,是放棄了多少。你既然破釜沉舟,賭上一局,信朕一回。朕便絕不負你。”

周瑜靜靜望著皇帝,心潮起伏。也許他與皇帝這兩股勢力之間的幾次交鋒,天下百姓根本不會知道,吳地百姓不會明白他們在怎樣的兩種境地之間走了個來回,但他與皇帝都明白,彼此都容忍了什麼、又放棄了什麼。

一時之間,周瑜心中竟然久違得升起一股英雄相惜的情愫。

劉協卻已轉臉吩咐曹昂,道:“子脩,你修書一封給玉奴,叫他派甘寧領兵,來支援吳地剿匪一事。”

曹昂揮筆擬信,微笑道:“玉奴得知陛下的計劃後,怕是忍耐不得,要求著親自來的。”

劉協想到在荊州分別時,馮玉不捨的模樣,笑道:“他若得空前來,也就讓他來吧。”

周瑜在旁聽他們君臣二人說到要荊州持節都督來吳地的事情,口吻如此輕鬆,不禁心中疑惑,難道朝廷已然盡掌荊州實權了嗎?

劉協望向周瑜,笑道:“若果真是玉奴來了,那就讓朕的馮都督,見一見你這位周都督。兩位都督,如美玉明星,常伴朕旁。古往今來為帝王者,更有幾人能如朕這般幸運?”

周瑜笑道:“早聽聞馮都督風采過人,單騎而定荊州,乃不世出的英雄。臣盼著與他一見。”

曹昂在旁聽著皇帝與新收服的良臣一唱一和,只凝神寫完給馮玉的信,呈給皇帝看過,又開口談起細務來,“吳地要剿匪,若糧草有不足之處,不如發信給兗州牧荀彧,看他那裡能排程多少糧草過來。”

“甚好。”劉協說著,便召曹子脩與周公瑾上前,同看吳郡的詳細輿圖,商討用兵剿匪之事。

宮燈明亮,窗上映著君臣三人的影子,長長一夜就這麼過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北斗司

月關

畢業前我覺醒了木系異能

修七

女捕本色+番外

翔翔于飛

桃源極品神醫

落雨軒

重生後,拒絕談戀愛

麻醉兔

四合院:從當奶爸開始的紅火日子

貪吃大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