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112 章(第1页)

第 112 章(第1页)

112、布局

因为下午立神杆耽误了一些时间,胤礽讲完下话后没过一会儿就回到了宫里,他讲话却迅速在镶红旗旗地内传开。普通旗人也只是嘀咕了一句:“看,都知道旗人好,谁还不想入旗啊!”

入旗纵然有种种制约,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旗人才是大清立国的既得利益者。

“希望别太多人入旗,不然到时候咱们儿子被挑中的机会就小多了。”有人不无担心,对于普通旗人而言,家里孩子最好的前程就是比丁是被挑中当马甲。但是这个是有录取比例的,如果同批人都很优异,则代表着会很卷。当母亲的心疼孩子,想的深远,立刻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起来。

“妇人家的瞎操心,就是他们入旗也是入汉军旗,和咱们不相干。”家里的男人立刻说道,“要我说,咱们孩子可是赶上了好时候,上学管吃住四季衣裳,就他那个榆木不开窍的脑袋再到哪里找这等美事?”

旗人子弟是有机会被选中去上官学的,同样不要学费,教书先生教书的都是官员,正儿八经经历过科举。师资力量可不是胤礽的草台班子能够比拟的。但是这样一来,相当于是精英教育,能够吸收的人数极其有限,太多数人家的孩子智力水平普通,无法考上,仍然以习武当兵为主要前程。

即便如此,作为父母谁不

希望自己孩子文武全才?且学堂就在家门口,文先生如何他们不知道,武先生都是大家熟悉的,知道他们的本事。又有同龄人跟着一块比着学,比只跟佐里的有数几个孩子一块习武更容易有进益,日后挑上甲的几率更高,且学了文,在军中发展也更好。

“说的也是,汉军旗那边……当家的说的对,横竖和咱们不相干。”妇人没有继续说下去,汉军旗孩子数量本就比他们多了三倍,录取比例又比他们低,太子再收那么些汉人入旗,还不知道这一批孩子日后如何卷呢。没见同样比丁上来的马甲等,人家汉军旗的孩子绝大多数比他们的要优秀许多,关键就是卷出来的。

想到这,妇人不由庆幸起来,太子殿下就是想是外面招满人入旗,也找不到。

普通旗人为了孩子将胤礽招汉人入旗的事影响想得深远一些,里面的高位则是想的就要宽一些:“太子才多大,就知道往里面混砂子,不知道是皇上教的还是无师自通的。要是后者,也太可怕了。”

显然,他们中许多人对胤礽的行为进行了过度解读,但也不会做什么来反对,同样是镶红旗人,他们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绑到了一起,自然希望太子能力越强越好。至于胤礽要往旗内加人之举,很难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能当上官,头脑自然都不差,十分清楚即便是太子,想要笑到最后坐到那个

位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太子很明显,不但要牢牢握住镶红旗,还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拥趸,等一批批孩子受太子恩惠长大成才,势力已成,和其他阿哥的差距将不仅仅是太子之位。那时,恐怕皇上想要废太子都要考虑会不会引发一场大战。

想到此,他们安下心来,不管是太子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皇上教导的,只需十来年,太子大势已成。

“看来得找机会去太子跟前露露脸。”他们不约而同暗想,最好的法子还是先将自己的儿子送过去读书,可是想到那些文先生的水平,还是不忍。他们的孩子不是在官学里读书,就是专门请了先生教导,至少也是秀才出身,哪里肯送去让小小童生教导。罢了,儿子不去,女儿们都送去好了。

一项新事物,有人支持有人观望,自然也有反对的,也不是所有官吏都支持胤礽办大学堂事情。特别是家中给女儿裹了小脚的,更是如此。

“我当初就说了,咱们是旗人,不兴裹脚,你偏偏说什么不裹脚的女孩丑。看看,哎,就不该听你的,妇人见识!”一户人家爆发了激烈的单边争吵。

男人在吵,女人跪坐在床沿上静静流泪,一双三寸长的红睡鞋在烛光下格外显眼。

良久,男人发泄完毕,她擦干自己的眼泪,期期艾艾叫了一声:“表哥!”

她不理解为什么表哥大发雷霆,当初她能以民女身份嫁进来当主

母当官太太就是因为一双三寸金莲。所以,很是自然地,也给女儿裹了小脚,期待女儿日后也能和自己一样不但嫁入高门,还能得到丈夫喜爱。一开始,表哥也是同意的,哪里晓得突然一天他就变了。

每日回家就开始因此裹脚的事发火,今日更厉害了几分。

一声娇娇怯怯的表哥终于拉回男人的神智,他也是因为过于恐惧才失态,以前表妹提议给女儿裹脚时,他也是赞同的。固然,旗人女子都要经过选秀,可又有几人能麻雀跃枝头,往往□□千秀女仅有十来个人能留牌子。就这,里面还包括很多大官家的女儿,普通官员家的女儿想通过选秀出头,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容貌必须特别出众。

他的女儿相貌随表妹,小家碧玉,耐看,但想要在选秀中拔几乎不可能。短短十来秒的阅选时间,只有那种格外明艳娇俏的才能让皇上在麻木的阅览中留下印象,留牌子。

选秀没希望出头,就只能他帮女儿谋划一个高门出嫁,可他只是微末小官,想让女儿嫁入高门谈何容易。于是,就有了给女儿裹脚的昏招,总有男人和自己一样喜欢小脚。

哪里想到小脚的红利还没吃到嘴里,太子突然成了镶红旗的旗主,更是弄出来一个大学堂让旗内所有适龄失学男女去上学。

“叫秀儿过来吧。”男人叹了一声气,令妻子喊来女儿,“秀儿,明儿个你就

要去上学了,不过记住,千万不要和人说你裹了小脚知道吗?”

女人闻言,吃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是民人嫁进来,娇娇怯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多年下来也没有在旗地经营出一份人脉圈来。这才知道女儿要被送去上学,忙问:“去哪里上学?都有谁?可是女先生?”

待听到那大学堂不仅是十来岁的男先生教导,更是男女同校,立时崩溃了。

“表哥,你可不能把秀儿送过去啊!去了那里,秀儿的名声就毁了。”

可她表哥这会子哪里有空安抚她,只顾交代女儿:“明儿个,你多套几双鞋子,不能让人看出来知道吗?等过上一段时间,找准机会爹去给你请假,咱在悄悄把脚放了。”

和女人不同,叫秀儿的小姑娘听到自己要去上学,能结交许多同龄小伙伴就兴奋起来,再听说自己能被放脚,更是欢喜得不行。

“爹,真的吗?真的吗?”5岁的秀儿才裹脚大半年,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娘亲说裹脚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让自己更漂亮,她只觉得疼。疼得她都睡不着觉,也不能再跑着玩,每天只能枯坐在家里,跟着娘学针线、学规矩。

“嗯。”男人点了点头,看着女儿娇俏欣喜的模样,突然心中一动。或许,上学就是一个嫁入高门的机会。大学堂学生众多,不乏高官家的孩子,女儿如果在里面闯出好名声不怕没人来求娶。有的高门看

中儿媳妇的家世,有的高门则看中儿媳妇的品行和头脑。

毕竟一个好媳妇旺三代深入人心,家族想要长长久久繁荣下去,肯定需要一个好媳妇,有时间,一个女孩自身品行操守智慧高于其他人,即便家世差也会被高门相中。概因为一些高门已经不需要儿媳妇的家世来锦上添花,娶个小官之女,反而在朝堂中更不容易被岳家派系牵扯到。

当即又说:“当然是真的,秀儿好好上学,争取当个女秀才。你要是考第一,明年爹带你去踏青逛街。”

秀儿闻言,眼睛亮了起来,踏青逛街,正是她日夜期盼的事。只要考第一就都能被满足,立刻下定决心,一定要考第一。她不想天天关在家里,只看四四方方一片天,她想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房檐下的燕子每年秋天会飞到哪里去安家。

“不过也在外也不要得罪人,别人欺负你,也不要太过隐忍,知道吗?”男人继续嘱咐女儿,头疼,女儿才五岁,能领会多少他的意思。

不让女儿得罪人,是担心她不小心得罪高官之女,不让她隐忍则是他作为职场人士知道过于隐忍的人最后都会沦落成众人欺负对象,而且还没个好名声。

秀儿眨了眨眼,表示自己懂了。

男人这才让奶娘送女儿回去,转头看向哭得已经没有眼泪的妻子:“表妹,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大学堂是太子创

办的,咱们只能听宣。”

女人继续抽噎:“可秀儿和那么多男孩在一个屋檐下日日相见,日后婆家嫌弃怎么办?”

男人听了不由笑了起来:“秀儿以后也是嫁给旗人,很多人不在意女人抛头露面,而且……”

他将自己为秀儿的打算说了出来,女人慢慢止住了抽噎,一双眼睛明亮起来,不由握住男人的手:“真的吗?要是那样就好了。”

她给女儿裹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得丈夫喜欢,如果在学堂表现好有一样的效用,作为一个务实的人,即便和她的观念不符,也不会继续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