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149 章(第1页)

第 149 章(第1页)

149、殿上议运银

胤礽的建议得到康熙的肯定后,也没耽搁,立刻叫来了户部、兵部两部的尚书来。兵部来了满汉两个尚书,户部因为前任满尚书被革职,还没有提拔新人上来,只有梁清标一人。

听到是要运送400万两银子的事,梁清标眼睛一亮,不待继续往下听便欣喜道:“有此400万两入库,干涸的户部库房就能缓过劲来了。”

国库没钱,康熙天天愁得不行,他一个户部尚书更是愁上加愁。

皇上还能忙忙其他事,可他身为户部尚书却要时时刻刻面对钱不够用的问题,他倒是想要寅吃卯粮,也得有卯粮可吃。小家小户没有钱,尚且能借,可国库里没有钱,除了想法子扒拉皇上的内孥又有什么其他办法?

不说皇上仁善,不愿横征暴敛增加赋税,就是他,也不愿意再给老百姓头上增加负担。作为前朝遗臣,他可是太清楚大明怎么亡的。崇祯帝勤政不假,糊涂也是真的,在北方连年不是旱灾就是蝗灾的情况下还取消了江南15%的关税,转头,就把这笔税加到了百姓头上。

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反,整个北方乱成了一锅粥,镇了这边,那边又乱,最后南方也遭了兵灾,好好的一个大明国就这么硬是被折腾完了。

想到这里,梁清标就气不打一出来,不过他也不是大明忠臣就

是了,崇祯帝死后追随弘光帝福王,福王死后归附李自成,而后降清,头顶上的皇上换了五个。然而,他的信念始终没有变,甭管头顶上的皇上是谁,当官就要为民做主。今年的大地震皇上下旨说给震塌房子的人家补银,算是安家费。

旗人一间4两,民人一间2两,对于很多人家而言这可是救命钱,奈何户部没钱,他只能干着急。

“梁尚书说错了,那不是户部的银子,是孤的银子。”听到自己的银子要被划拉到户部,胤礽顾不上保持沉默,赶紧解释道。

梁清标尴尬而笑,用试探地眼神看向康熙。

太子的话倒是把他弄糊涂了,难道太子的银子不是皇上的银子?太子小小年纪又从哪里弄来那么多银子,那可是400万两啊!

对方虽然是汉臣,但因能力颇受康熙看重,便指着一旁站着的陈经纶之子笑道:“太子问庆丰男世子借来的。”

顿时,六道灯泡似的目光定在陈经纶之子身上,把他看得毛毛的,感觉自己是一只可怜的被几只大猫盯上的老鼠。

“嗯,嗯。”不知道说些什么,又被看得不自在的他小声嗯了两声,算是回答。

“不知这笔银子在哪里?”满兵部尚书郭四海首先问道,皇上虽然没直接说,话里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无非是押送。

那么一大笔银子,得有25万斤重,好大一直肥羊除了派军押送,其他人也没这

份能耐。

“一部分在福建长乐,一部分在杭州,一部分在广州,还有一部分在海外的一个无名岛上。”陈经纶之子说道,那么大笔银子自然不可能放在一起。

老家存一部分,他们做生意的地方有,海外一个没淡水的荒岛上也藏了一些。

郭四海听了,呲呲牙,都说狡兔三窝,庆丰男还真弄了三个窝来。不过这样一来,就麻烦了。

“不好办呀,本来想着在一处,直接派一支人马悄悄运回来也就罢了,你这是三个地方不可能让一支人马一个个地方接应。”地点多,就不是简单地派三支人马,需要协调的地方也就多了,哪怕有一支队伍走漏风声,另外两支都会陷入危险中。

最主要的是,押送银子重要的不是运载力,而是护送人员的规模不能小。并不是说只有三分之一就能减少护送人员,哪怕只有一百万也能引来不少人的觊觎。抽调一支将士还好说,一下子抽调三支必然影响前线,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是有人不肯抽调就麻烦了。

郭四海扭头问旁边的汉兵部尚书宋德宜:“右之,各地调动部署具体都是你在部署,你说说可行?”

宋德宜却没有顺着郭四海的话说,突然跪地:“臣今日僭越,行御史之责,但有些话不得不说。”

康熙诧异,随即想明白过来,大臣所上的题本并不是只有他看,而是要通过不少人,是公开的。此时只有

他们几人,传不到其他人耳朵里去,想必他要说一些不好公开的话。

“说吧!”

胤礽好奇地看向宋德宜,在他的印象中,这人就是个典型的南方小老头儿,清瘦精干且寡言,今天瞧着倒是颇为激动。

“臣弹劾各路统兵玩寇殃民,掠夺民间财物,越省购买妇女,稍不如意就指为叛逆……”宋德宜找到机会,一吐心中憋闷。

能担任各路统兵将领的都是八旗劲旅,不是他一介汉臣能够得罪的,纵然不满也只能憋着。他可怜百姓,却也得保留自身。

康熙越听越怒,这些,他熟悉。

想他们满人的势力如何壮大的,还不就是当初明朝总兵担心狡兔死良狗烹而故意放纵的吗?这才有了满人发展起来的机会,否则他们就是再发愤图强,和明廷对比悬殊也没机会。

想不到今天身份调换,统兵将领居然也开始用这一套糊弄起自己来了。

越是生气,越是压制自己的怒火,康熙面色平淡如常,只有在他身边的胤礽敏感地发现皇阿玛不太对劲。担心不已,便往康熙身边靠了靠,悄悄抓住后者的手。学着自己被安抚的样子,轻轻拍了拍康熙的手背。

怒火中烧的康熙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被握住,并且还被拍了手背,怒气顿时散了大半,再看保成很认真安慰自己的模样,一颗心都软了。

终于,宋德宜说完,康熙看向郭四海。

“你也是兵部尚书,此事竟然不

知道吗?”郭四海隶属正红旗,是满兵部尚书,同为尚书,其实他才是真正掌权执印的人。

“奴才,奴才,有所耳闻。”最终,郭四海垂下脑袋,做最后的挣扎,“只是各路统兵不宜轻动,否则动摇军心,就想着先调查调查,确定了再回禀皇上。”

梁清标在旁暗暗叫苦,自己怎么偏偏就撞上这么一出事,真晦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