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太子年龄小却也是一棵大树啊!”苏努意味深长,“你看李光地,当初耿精忠叛乱时他往这边传的消息,又远赴海外传召回庆丰男,功劳多吧!还是两榜进士出身,皇上也赞他忠诚可靠,到现在还是汉臣,哪像你,一进京,什么都没干就成了旗人,等于是荫庇了子孙后代啊!”
戴梓闻言,跟着点头。
如果说当旗人有什么好的,除了社会地位高一些之外,最重要的是子孙前程有保障,虽然对绝大多数旗人
而言,只能保障一个,但也比一个保不了强。
他都已经想好了,让儿子们先读书,实在读不出来就去当兵吃粮好了,读过书的去当兵,还能在军中档个文职小官呢。
因为这样想,戴梓便主动接受了炼铁主事的活计,本来以为是硬着头皮强行上马,然后没两天,他就乐在其中了。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研究才是他焕发青春的最佳方式。苏努还真做到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随着自己各种实验,很快,他对新式炼铁炉子已经有了眉目。
“高炉!”他说,“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热气,也能同一批次炼出更多的铁来。”
一直困扰苏努的问题在戴梓来不久之后就有了解决方案。
“好啊,等开春就干。”苏努一拍巴掌,太子催他催得厉害,越早完成越好。
“不过还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不然高炉会塌,首先,砌筑高炉的砖必须耐火,普通的砖用不了多久就烧坏了。”
苏努听了,一颗心就提了起来,不会又要去研究劳什子能耐火的砖吧!这炼个铁怎么就比打仗还要难,攻破完一项还有一项。
好在戴梓只是和他说明困难,其实已经有解决方案了。
“景德镇那边的瓷窑我看温度极高,盖瓷窑的砖暂且也够用了,毕竟咱们是炼铁又说不是炼钢。”
苏努长长松了一口气,还好,能解决就好,只要是钱能解决的对他都不是问题,反正太子有钱,
也愿意在这上面花钱。
不得不说,戴梓可真能干,才来多久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
“其次,最好在高炉外头箍上几圈钢板。”戴梓说出了真正让他觉得为难的问题,高炉箍钢板,造价很高啊!他之所以说钢板,就是因为以自己心中的高炉规模计算,即便是个箍子,也得用极宽的钢板来箍,细了根本就不行。
苏努的心跟着一颤:“必须箍钢板吗?”
那得用多少钢啊!
“是的,否则我不保证不会爆炸。”戴梓肯定道。
“我先去问问太子。”苏努没底,“你把需要用的钢板先算一下量,我好禀告给太子。”
然后,让苏努更崩溃的事发生了。
胤礽亲自跑过来看了戴梓画的草图,想象了一下尺寸,然后问:“为什么不直接用钢板把高炉包住,做一个炉壳,那样不是更安全了吗?”
苏努:……
戴梓兴奋,全钢板炉壳才是他理想中的炼铁高炉啊!
“太好了,如果那样,我觉得都能直接炼出钢来。”戴梓一拍大腿。
胤礽听了,眼睛也亮了:“那还犹豫什么?就这么定了,哈哈,到时候就用你炼的钢给庆丰男的船包一层钢壳,让他好生谢谢你。”
苏努的心在滴血,虽然不是花的他的钱,但还是心疼,那得多少钱呀!
胤礽却美滋滋的,幻想着如果能够直接炼出钢,他就直接把太和殿里的柱子都换成钢柱子,那才体面呢。如此想着,点着脚尖
拍了拍戴梓的肩膀:“好好干,到时候太和殿的柱子就用你炼出来钢做成柱子立上去。”
戴梓兴奋过后,理智回归。
“恐怕不行,就是钢也极其容易生锈,且钢柱子夏天烫手,冬天冷。”其实只要钢的强度足够,空心的钢柱子也不是不行,但是这个主意一冒出来他就想起了炮烙之刑。
太和殿弄空心钢柱子过去,谁会想不到炮烙之刑,再把皇上和纣王联系到一起自己小命可就难保了。
“这样啊!你再想想其他法子,太和殿里要是用不上咱们产的钢就太可惜了。”胤礽遗憾,他还琢磨着钢柱子上让人錾出各种龙凤祥云图案呢,那不比沥粉贴金更好看?
“不过你还是很能干的,不愧是被皇阿玛赞为人杰的人。”胤礽最后说道,比起苏努,戴梓可能干太多了。
戴梓无比兴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