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钢炮换铜炮
“也不算很迟。”胤礽安慰戴梓,能够发明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不懂技术,也知道一根能够承受足够强度的无缝钢管并不那么容易研发出来。
有胤礽安慰,戴梓心中的失落稍稍好转一些。
仓库里那些毁损的铜制火炮被拉到镶红旗,换成了一门门崭新的钢炮,兵部的人怀疑:“能行吗?以前也不是没试过,会炸膛的。”
康熙看向戴梓,胤礽却抢先出来回答:“行不行试试就知道了。”
钢炮被拉到野外,试射几轮后,丝毫不比铜制大炮差,康熙当场就敲定下来:“损毁炮全部换成这种钢炮。”
然后,他上上下下打量戴梓:“记得你是工部启心郎吧!”
“是。”戴梓回答。
其他人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来,戴梓一个汉人当什么启心郎,难道他精通清语?如果那样,为何不直接用清语和皇上对话,偏偏用汉语?
知道情况的人则是垂头憋笑,戴梓的启心郎就是一个挂牌的,让他翻译,嗯,他能把汉语翻译成汉语来着。
“王熙,他去岁的考评几等?”康熙问。
王熙站出来,硬着头皮回答:“中中。”
考评是吏部根据各项给出来的,不是他不想给戴梓高一点的评价,而是戴梓确实做了不少事,唯独没有一件和本职有关。能得一个中中,还是人家看他确实立了不少功劳,
以及太子的面子。
中中,对于很多官员而言也是不错的考评了,国人谦虚,中中其实是最好的,过之则显得傲,官路难以长远。
几轮考评中中,也足以往上稳当升官了。
康熙沉吟片刻,对王熙说道:“戴梓有太和殿模型监督之功、炼钢之功、钢筋砼之功,如今又多一个钢炮之功,升工部员外郎。”
戴梓功劳多,却也不是没有领赏,抬旗等于提前发放了赏赐。要不是钢炮的出现,有极大可能改变大清军备,他还是要压上几年的。
上位者,最怕赏罚不公。
“谢主隆恩。”戴梓激动,五品,对于官员说是一个巨大的跨度,再往上的跨度就是三品了,那将是大员之列。不过五品,也代表着他已经步入了高官之列。
五品,出京高半级,知府也能当得。
整个大清,有几个人能当上知府的?
想到此,戴梓忍不住得意起来,他,真正意义上光宗耀祖了。
“其实这种神威将军炮和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都还有改进的余地。”戴梓一得意,话多了起来,在仿制这两种火炮时,他也确实有自己想法。
哪怕继续用铜,都能继续改进,他的无缝钢管强度韧性屈服强度都还有很大的余力。
“哦?”康熙一愣。
这时,南怀仁站了出来,神威将军炮和武成永固大将军炮都是他奉命监铸的炮,戴梓这么一说,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吗?
“启禀皇上,此两种炮确实
有改进的空间,臣听闻我家乡有人发明了一种冲天子母炮,发射时子在母腹,母送子出,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可惜臣一直在研究,一直还没能研究出来。”
南怀仁能够得到皇帝重用,话术一块也极其厉害。
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和戴梓杠上,而是表示自己有更先进的腹案,只是暂且还没研制出来,表明自己有前瞻性,即便皇上没有要求也一直在默默努力。同时,等于给戴梓摆了一道,冲天子母炮研发难度极大,即便是他,也一直卡顿在那里。
如此一来,戴梓想要靠轻微改良获得功劳就大打折扣,在造炮上永远被自己压在身下。
除非他能短时间内研发出冲天子母炮,不过那是不可能的。冲天子母炮可是他们国家汇集众多智者才研制出来的,高度保密,连他都不知道工艺,只是听说过其威力。
戴梓光靠自己两句话的描述,就是给他十年时间也研发不出来。
戴梓是个技术痴,一听说世上还有这种炮,顿时着迷了,追着南怀仁问了起来:“那炮有多大,炮管壁厚几何?多长?基座……炮弹……”
南怀仁被问得不胜其烦,偏偏康熙面前又不好不回答,只能含糊了事。
要是他知道那么具体的数据,还能卡着一直做不出来,他的目标可是在大清皇帝面前获得绝对信任和重用,最好让皇帝也能成为虔诚的教徒,让整个大清沐浴
在上帝的神光之中。
为此,他不惜拿出自己所掌握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引康熙,可惜,康熙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甚至也研读了《圣经》,为《圣经》赋诗数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世上居然还有这种人,要不是康熙是大清皇帝,南怀仁想咬人的心都有了。
典型的是把送去糖衣炮弹上的糖衣给舔了,摩挲炮弹一把,没有收下。更要命的是,因为他在大清当官的事传回欧洲,各国传教士高估了圣经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其他教派也纷纷往清朝派遣传教士,就怕他一家独大。
大清人口众多,是所有教派争取的对象。
什么意大利的、法国的,都开始往大清赶来,都把大清当成了流有奶和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