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234 章(第1页)

第 234 章(第1页)

234、没有争议的决赛

比赛一共持续了十天,按理,最后一天应该是决赛,双王对决之战。然而江西省却有两支队伍闯入决赛,并且积分一模一样。

“江西杀疯了,景德镇我知道,铅山又在哪里?”

有好事者说:“老头儿,你念错了,铅在这里不读签,读沿。”

“胡说,明明很多人都说是铅山,我们胡同口的吕童生就是这么读的。”老头辩驳,可以指责他不对,但是吕童生的话肯定没错。

“你当小老儿不识字,老汉年轻时还给婆娘买过铅粉的,擦到脸上,白死个人。”

好事者摇头:“老头儿,你肯定是没挤进现场看,比试现场人家就说是沿山。”

说着,摇头晃脑走了。

比赛是免费的,但是平头百姓抢占位置有点艰难,这难不住他,他专门让家里的小厮提前赶过去占了个地儿。这会子过去正好,再晚,就挤不进去了。

“奇怪,北方全部落下也就算了,不是江浙出才子,怎么这回连四强都没进去?”好事者一边走,一边嘀咕着,“不管怎么说,江西这回可出了大风头。”

他本人是好事者,路上另有好事者,听了他的话,插嘴:“有什么好奇怪的,以前江浙出才子是因为那里富裕安定,能供得起人读书。这次三藩之乱波及那边,青少年一代人不是逃窜就是陷入贫苦,如何比?”

“反而是江西,没怎么波及到,又是天然读书的好地方,冒头不奇怪。”

江西依山傍水可是读书的好地方,多少知名书院都在那里。再有,铅山和景德镇也是富裕之地,供孩子读书在那都是风尚,读书人基数大,出的人才自然也就多。

加上传统,让他们并不缺乏教育。

“呃,那也太夸张了。”好事者仍然觉得过于夸张。

谁能想到,比来比去,比到最后,也就是郑家靠着招揽一众前朝遗民有一战之力,其他队伍都被杀得片甲不留。

是从方方面面被虐得很惨,从老人到小孩儿,也就是昨儿个几个阿哥给他们京城爷们挣了一口气,不至于让他们没脸出门。

京城爷们好面儿,可是自己人不争气,原想靠着纳兰容若,他身体又不争气。

哎!

世间没有两全的,纳兰容若定然是因为命太好,又有才,身体才不好。

另一个好事者露出神秘的笑容来:“夸张?不,你太小看了江西了。”

唰地一声,大冷天,这人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一柄折扇打开:“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摘自网络)

这就是前朝江西的盛况。

好事者听得一愣一愣,慢慢明白过来:“不知兄台江西哪里人?”

能够如此骄傲,定然是个江西人无疑了。

“不才,在下江西九江人。”这人面容中带着一丝骄傲。

虽然他是九江人,但也是

江西人。

好事者有点看不惯,撇了撇嘴,而后猛地一拍这人肩膀,感慨万千:“要不都说最怕兄弟阋墙,如果你们江西不搞那么多花头,直接以江西省来参加比赛,郑家就是收揽了再多的遗民也不至于占据优势。”

闻言,这人扬起的嘴角垂了下来,好事者得意一笑,他就是看不惯对方得意的样子。

他不高兴,自己也就高兴了。

好事者哈哈一笑,又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了一声加油,仰头大笑走了。

“呔!”这人越想越生气。

同时也觉得别人说得对,要是江西人团结起来还有郑家什么事呀!

虽然江西文教很好,不缺各种书籍孤本,可是和翰林院也没法比呀!

却说郑家大势将定,郑克塽却没有十分得意,他可不是单纯来比赛的。可是目前为止,接待他的是太子以及其伴读海善、戴京以及王壮。

其他官员仿佛都默认这是一场太子组织的私人比赛,他们都没有参与其中。

当然,太子和海善的身份都不低,接待他,不至于让人觉得怠慢,可是他过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探一探清国是真心招降他们还是假的。

太子还是小孩,能做什么决定?

“郑小公爷,先恭喜你,看样子是你们赢了。”场上的比赛继续着,郑家优势十分明显,其他两支队伍很难翻盘。

郑克塽拱手客气:“承让承让,若非你们故意相让,我们哪里能赢。”

他说的是心里话

,江西拆分成两队,都一度要逼上来,要是合起来,打不过。

海善闻言,十分无奈。

对方会误会也正常,可是他们真没故意拆分队伍,谁能想到江西的铅山和景德镇如此能打?

不,人才荟萃。

其中很多参赛人员还是商人之子,没有科举名额,偏偏他们通过比赛坐实了才子的名头。让人惊叹两地的教育底蕴,仅仅是商人之家,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经商上,学儒也不过为了儒商的名头,就这,把那么多人按在了地上。

要是他们一门心思读书,其他人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