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也正是因为要继承家业,在家族中就几经选拔,机变聪慧魄力游历等缺一不可。
而这回,被视为他们光耀门庭的重要一步棋,每个家族都十分重视,选拔出最优秀的子弟出来,才有这等实力,才会一个省分了好几支队伍。
铅山和景德镇走到了最后一步。
自家事自家知道,海善不好过多解释,郑克塽这么认为也好,省得自家过于没面子。
一开始,他们还担心其他队伍杀得郑家队伍冒不出头,想着暗箱操作一下,结果,要不是江西冒出两支队伍,他们要被杀得脸面无光了。
于是海善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话,转换了话题,问:“你们的图书馆要设在哪里?”
郑克塽想也不想:“当然在福建南安石井镇。”
富贵还乡,当然,他们早就富贵还乡过,可是给老家再增加一
座图书馆还是让他感到十分光荣。
家乡,永远让人牵挂。
哪怕远离家乡,哪怕早就移居他地,也希望家乡仍然歌颂感谢自家。
根的重要性在于,它能给人内心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只要想起来,就有了希望和勇气。
海善闻言,眼睛一亮。
郑家的反应说明他们是舍不下家乡的,那么就有的谈。
“你觉得太子殿下的态度重要吗?”海善直接问。
郑克塽有点傻,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未来很重要,太子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走向。”
但是他不认为年幼的太子会影响现在的走向,会影响康熙和清廷的决定。
海善听懂话里的深层意思,抿了抿嘴:“不,太子的态度会决定现在的走向。”
他说。
面对郑克塽吃惊的神色,海善十分坚定:“一切在颁奖时会揭晓,相信我,对于你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或者,对于天下许多人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
郑克塽心头一跳,觉得接下来要有大事发生了。
想要仔细问问海善,但是对方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已经转身离开。
海善其实没有说的那么坚定,他仍然在犹豫,主意是他出的,但在完完整整知道太子的誓言后,他很想退缩。
“殿下,不如再考虑考虑吧!”海善退回胤礽身边,悄声劝道。
他这段时间也没有白白荒废,已经探出郑家的意思,他们不想投诚之后就当砧板上的肉,他们需要保留海
上的力量。
“开弓没有回头箭。”胤礽看了一眼海善,“不会牵扯到你身上的,我会说你不知情的。”
胤礽心知,等下会惹出多大的事,康熙会愤怒到何种程度,必须撇开海善的关系。好歹戴梓已经查明实系冤枉,被无罪释放,不然他也不能安心做接下来的事。
“不是,殿下,我的意思是皇上不会允许还有其他海上势力的存在,郑家在海上太庞大了。”海善继续劝说,“咱们悠着点,我之前没有想到郑家还存了那份心思,太可怕了,他们居然想一面称臣,一面留在海外。”
偏激如海善,也有点恐慌。
郑克塽当然不会说明自己的想法,但是保留海上实力让海善感到恐慌。
郑家归降哪怕封个郡王都不为过,只需留在京城,那么和其他亲王郡王也没什么差。
京师驻扎几十万八旗劲旅,翻不出来花。
可是他们不愿意长久留在京城,那就很可怕了,以他们的身家实力,随时都能造反。
“有什么不可以?”胤礽反问,“只要他们归降,他们就是我大清海外强壮的枝干。”
海善讷讷:“可咱们奉行的是强干弱枝,就和杨柳树一样,枝丫太强壮会变形,吸收太多营养,甚至毁掉一整棵大树的。”
胤礽浑不在意:“那就把根扎得更深,让枝干更强壮,大清的水师力量需要加强,不是说削弱郑家,我们就海上就能无敌了。”
“大清这棵树,
每一片树叶都会撑开巴掌向上迎接抢占阳光,而不是像杨柳树叶一样垂下去。阳光就在那,我们就要去抢,不是等。”
“海善,我们是满洲人,先祖给我们族名命名满族,是要让我们永远不要满足现状,我们方方面面学习前朝,唯有满足这一点不学。我们不会满足于现有国土,不会满足于现有的人口,也不会满足于海上。我们的疆界,不会被海岸拦截住。”
海善半天说不出来话。
就在这时,比赛有了结果,郑家获胜。
胤礽对着海善点了点头:“重头戏到了。”
他整了整衣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登上了台,比试的台子是戴梓设计的,底下埋有铁管传声,台上也有许多细小的铁管尽可能的收集声音,以便让台下更多人听清。
海善知道胤礽接下来的话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不禁捏紧了拳头。
此刻,他比台上的太子还要紧张。
郑克塽迷茫地看过去,猜不出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