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我力能扛鼎,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是她的夫君。七年前自戕於謝府門前,被救了下來,幾日後剃度出家,大概也要在青燈古佛中了此餘生。

當年跪在父皇靈前,哭不出來還要往手上抹辣油的廢物,穩坐高臺,享著千千萬萬百姓供奉,做他的聖明君主。

那是她的弟弟。

還有明知一切事情、一件一件全都默許,這麼多年來一直瞞著她的母后。

世間事,真是狗屁道理!

這皇宮裡頭處處掛匾,宮門掛匾,小門掛匾,廊亭要掛匾,連寢殿門上也要掛匾,彷彿多掛幾塊就能名德流馨似的。

夜風有些涼,她雙手攏在袖中,端詳著頭頂這塊“玉絜澄明”匾,燈籠照得亮堂堂的。

長公主輕飄飄道:“來人,劈了它。”

慈寧宮的婢女們惶恐,跪在地上發著抖,也沒人敢攔。

善若擅鞭,寢宮匾額用的木料本來也厚不到哪兒去,一鞭子上去,玉絜澄明絞成了兩截。

長公主道:“備車出宮,回咱府吧,一刻也不想呆在這鬼地方。”

馬車才出了宮,信鴿便到了,腳上綁著個輕飄飄的信筒,裡頭詳細記錄了太子和二殿下這幾日查案的事。

長公主表情寡淡地聽著,聽到善若唸到唐荼荼的神威壯舉時,她笑了聲。

聽到善若唸到太子的迴文時,長公主略一思索,哼了聲:“歹竹出好筍。”

小二不行,那孩子是典型的武夫思路,遇事先打,打完了才想後招補救,是個“痛痛快快把天捅出窟窿來,捅完了卻補不好”的傻狗。

然上位者,不能遇點什麼事兒都咋咋呼呼的,得懷柔,得體恤百姓,得給刁民留下迷途知返的機會。

信仰妖教的,要麼是貧民,要麼是閒出鳥兒的富人,從外視轉向了自省。這兩類人都麻煩,越是鎮壓,越容易催生反骨,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留下“朝廷苛政無德”的把柄,越顯出妖教的好來。

善若唸完密信,覺出主子眼裡帶出了兩分笑,忍不住問:“主子既然要給太子提醒兒,為何不明著說?這樣大費周章鬧了一通,也落不著您什麼好。”

“我嫌髒,不想沾手。”

善若一時分不清這話真假,便不問了。

公主愛香,也擅調香。而天下名香成名之後,無一例外會被各教派大量採買,尤其佛家,有蒐羅癖似的,幾乎把天下所有名香集了個齊。

半年前得了這溯洄,主子自個兒用了幾回,覺出有異。直到上個月,溯洄香剛被一賜樂業教帶進了京,主子這邊就籌謀著重陽宴了。

傳信兒的灰鴿子啄食著盤裡的點心,長公主瞧它可愛,忽然來了興致,盤膝坐到了桌前。

檀郎,我查到害你和翁公的人了。

檀郎,你歡不歡喜?

她像是得了什麼好信兒,迫不及待要與人分享似的,等也不等,在馬車上就寫了一封信。

寫好裝進信封,善若女官吹了個悠長又富有變化的口哨調子,鴿子聽話地呼扇起翅膀,朝著西頭的木莂寺去了。

多事之秋,數千錦衣衛將整個內城攏入了監控圈中。

信鴿飛得不高,西城牆值守的衛隊正厲眼一眯,凌空幾個提縱,劈手抓住鴿子,展開那信掃了一眼。

用的是燻過香的花箋紙,火漆旁有公主府的徽記。不是藏頭詩,不是離合詩,沒有暗語,也沒寫什麼密事。

坊間對長公主和謝駙馬這對禮佛夫妻多有揣測,有說他二人一心向佛的,一個剃了頭,一個在家修;有說駙馬怨恨公主,避而不見的……

各種傳聞,都叫坊間說書先生編得有鼻子有眼,唯獨沒人編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尊貴的長公主,哪怕守活寡也守得驕傲,每年春夏秋冬各一封信,發往木莂寺,信裡不怨不艾,她寫過的最掉價的話,就是一句“歸否”。

——立春了,樂遊原上花開得盛,歸否?

——三伏天,你們寺處深山,合該清涼。府里布置了個自雨亭,你大概喜歡。

——秋裝臃腫,我不喜歡,左右懶得出門,今年便不做新衣了。

——入冬後,寺裡寒涼,歸否?

言簡意豐,幾年下來也換不了幾個詞。

這回照舊沒離春秋冬夏,信紙上寥寥三行:“歲寒霜重,天色如晦,想是要到秋雨時節了,想撥雲見日,又恐人事相違。秋意深濃,寺裡涼了罷?盼君歸。”

衛隊正是個識字人,讀過好幾年書,學問還算過得去,一個字一個字咂摸了一遍,只品出“最近天兒不好,寺裡冷,親愛的回家住倆月吧”這層意思。

哎,刨掉公主的名頭,到底還是個女人家。

衛隊正心裡冒出點暖意來,把紙卷塞回木筒,揚手往高處一送,鴿子呼扇著翅膀飛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白月光替身後

黍寧

雪夜燃情

荔枝果醬

精神迷局

艾智

桃源妙手仙醫

青瓜姥爺

繫結沙雕渣男系統,女神們總想包養我

愛吃草的羊

直播鑑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

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