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禮部侍郎,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潞州城外,劉成通每天總是在城外軍營裡和党項騎兵騎兵混在一起,劉成通總是命令党項騎兵全部下馬,在凍得硬綁綁的操場上排列整齊,一會前,一會後,一會左,一會右。

党項騎兵有許多不懂中原語,這讓以中原語為指揮體系的党項營在戰場上出現了不少麻煩,在磁州大戰中,差點因語言不同而貽誤戰機。另外,侯雲策堅持要用中原話來下達命令,於是,劉成通這些日子裡,天天在操練場上訓練這些勇敢善戰党項騎兵,讓這些党項騎兵聽明白這些中原口令,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們總是在前、後、左、右方位詞面前顯得昏頭昏腦。

劉成通的親衛們看著党項騎兵的笨模樣,多次露出嘲笑之色,這就讓党項營副帥房當支金頗為不滿,他找了一個機會,把劉成通的百名親衛全部集中在一起,教了他們半天党項語,然後讓這些親衛們聽著党項語口令做出各種戰術動作,結果,黑雕軍親衛們同樣做出了千奇百怪、啼笑皆非的動作。

有了這一次換位操作,黑雕軍軍士皆不再嘲笑党項軍士,不過,侯雲策的嚴令,仍然在党項軍中執行,漸漸地,党項軍士基本能夠理解黑雕軍口令,只是,要想形成聽到命令以後不假思索的條件反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滴水穿石的細慢功夫。

一日上午,劉成通就如往常一樣來到操場之上,他的鼻子已被凍得通紅,仍在精神抖擻地大聲地令“前隊改後隊。”一群下了馬的笨拙党項騎軍,亂哄哄了好一陣,這才把黑雕軍中簡單的戰術動作完成。

歇息之時。頭上冒著熱汗的劉成通就坐在操場邊,喝著党項人常用馬奶,一名騎手從潞州城方向急馳而來,他身上插著一面傳令旗,紅色令旗被風吹得筆直。

劉成通心中一驚,這種紅色令旗用於傳達重要軍情,平時並不常用。

“難道又有節度使叛亂?”劉成通心中正在疑惑。傳令兵已在劉成通面前下馬,道“劉將軍,石帥密令。”

看完密信後,劉成通走到操練場外的一個火塘前,將密信放在火塘中燒燬,然後抬頭看了一眼潞州城,對著來到身邊的房當支金道“我要回大梁了。”

房當支金聽得懂中原話,他和劉成通已渡過了磨合期。兩人建立了基本的感情和信任,聽到劉成通要走,急道“劉將軍走了,党項營怎麼辦。”

劉成勇臉上湧起些笑意,“党項營新到將軍是黑雕軍年輕的老將,名叫鐵川源,指揮作戰可比我歷害多了。”

房當支金臉色變得有些暗淡,他是一個有心人,這一段時間。他早已將黑雕軍眾將的情況打探清楚,鐵川源,是一員鋒芒突出的驍將,只是,屈居人下的党項營更需要劉成通這樣有親和力、在党項人中有威信的將領,鐵血悍勇的戰將或許並非党項軍之福,畢竟。党項人是新近才臣服於中原漢人,雙方還有不少隔膜甚至矛盾。

劉成通明白房當支金的心思,安慰道“鐵川源是黑雕軍名將,統兵有方,你的族人最敬英雄,相信會聽從於他。”

房當支金沉悶地道“我知道了。”

房當支金此時心中湧起一陣苦澀,党項房當人既然選擇了投降黑雕軍,就只能接受黑雕軍的軍令。反抗或不合作將帶給族人以災難。

兩人有一句無一句地談著。遠處傳來了一陣不緊不慢地馬蹄聲,劉成通聚精會神地聽了一會。道“應該是鐵將軍到了。”

房當支金聽了一會馬蹄聲,點頭道“冬天天冷,戰馬狂奔最易受傷,鐵將軍愛惜馬力,果然是沙場老將。”

鐵川源一到,劉成通就立刻起程,沒有半點耽誤,他也沒有到潞州,在口袋裡放了一些乾肉餅,將皮囊裡裝滿了水,帶著十名親衛,就從潞州直奔大梁城。

在中牟縣外,吳七郎和劉掌櫃被毒殺的訊息傳到了鄭州鹽幫老窩,一時之間,鄭州鹽幫如炸了營的馬群一般,有的叫嚷著要殺到大梁去,有地吵著要派刺客報仇,更多的私鹽販子卻暗自驚懼若是當朝最有權勢的宰相要存心與鄭州幫為難,只怕鄭州幫以後的日子會很艱難。

老成的副幫主派出無數地人手到溼地周圍打探,防備官軍趁著吳七郎新喪而突擊溼地。

吳七郎死了數天之後,是鄭州軍一部來到了中牟,但是並沒有向溼地進軍,只是駐守在溼地周圍的各個要道,嚴查過往行人。

吳七郎死後第十天,侯家商鋪又派了一人送信到溼地,私鹽販子如何肯信朝廷的花言巧語,手起刀落,將侯家商鋪的使者斬於溼地邊緣。

吳七郎事件,讓侯雲策很是意外,當他得知吳七郎居然在大梁城門外死於非命,將飛鷹堂杜剛大罵一頓之後,侯雲策再次讓侯家商鋪派出使者與鄭州私鹽接觸。

第二位使者被殺之後,侯雲策在感嘆造化弄人地同時,也開始著手清剿這些私鹽販子。侯雲策深知私鹽販子並非起於當朝,而有著悠久的歷史,他們既然能夠生存數百年,自有其生存之道,侯雲策對清剿私鹽販子相當慎重,他們加緊收集情報,派兵斷絕溼地主要通道。

與時同時,大梁朝聖旨四出,任命楊徵之任三司使副使,專業管理鹽政,命令各地節鎮重設鹽鐵使,縣設鹽鐵巡查,鹽鐵使、鹽鐵巡查直屬三司使,與地方脫離關係,並命令新成立的各鹽鐵使立刻清理鹽戶,為商人重新設立鹽籍,鹽戶的人身與財產皆隸屬於鹽鐵使,地方不得隨意徵用,地方的責任在於輯查私鹽。

此策出自張美,源於大武,也是林榮欲行未行的大政,林榮數次向侯雲策提起重新啟用大武鹽政之事,只是因為北上用兵才耽誤了下來,侯雲策此策,也正是繼承當年林榮未竟之事業。

大武內亂以來,中央弱、地方強,各節鎮為了增強實力,均盯上了鹽場,鹽場成了地方的重要經濟來源,此時新政一出,定然為遇不少阻力,侯雲策命令黑雕軍各部、禁軍各部嚴陣以待,誰敢違令,就地剿滅。各節鎮在大梁有不少暗探,黑雕軍及禁軍的實力有目共睹,在軍隊有形無形地威脅之下,各節鎮均平靜地接受了設立鹽鐵使的現實。

二月初,禮部侍郎劉成通帶著二百名隨從,從大梁出前往西蜀,他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西蜀地理、道路、城防和人口,次要目的是勒令西蜀交出殺害黑雕軍將領吳七郎的兇手——唐門。在劉成通身後,大林數萬雄兵已經漸漸地向西蜀集結,只要西蜀政權交不出唐門,就有了動手的理由。

劉成通一行極為順利,到了成都郊外之時,已是初春季節,天上下著靡靡細雨,道路旁的新葉綠得新嫩,就如小孩地面板一樣。從高山深谷來到了一馬平川地平原,其中的感官刺激讓劉成通格外深刻。望著成都府地城牆,他不由得恢復書生本色,詩興大,呤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一輛輛花紋精美、顏色鮮豔的精緻馬車從成都府出來,不時從車內傳出女子的笑聲以及錦軟西蜀音,車上之外透過車窗,望著滿是風塵之色的劉成通,盡皆露出不齒之色。

劉成通知道誰是真正的強者,並不理會這些馬車中射來的不屑目光,心平氣和地帶著馬隊向成都城靠近。

對於西蜀來說,大林是強敵,也是充滿著攻擊性的敵國,數年來,大林都沒有使節到西西蜀,此次大林突然派禮部侍郎劉成通到成都,西蜀君臣皆摸不清頭腦。

在城外迎接大林使節的,是西蜀的禮部侍郎,他是一位面色蒼白、眼神有些迷離的中年人,他的屬下全部在亭子裡站著,而他則躺在馬車上,銷魂一夜,耗盡了他的精力。亭子裡坐著一位身穿便裝的漢子,沉著臉,望著官道遠方。

“李將軍,來了。”

便裝漢子劍眉微抬,仔細看了看不遠處的馬隊,然後道“去稟報孟侍郎,大林使節來了。”

馬車中的中年人正是禮部侍郎孟升,他微眯著眼睛,道“知道了。”

等到大林使節來到了面前,孟升這才懶洋洋地下了車,馬車外陽光刺眼,他就用手搭在眉頭上,沒精打采地看著大林使節。

大林馬隊停下來之後,隊伍最前面的劉成通翻身下馬,走到涼亭子前,郎聲道“我是大林正使,禮部侍郎劉成通。”西蜀孟升上下打量了一番黑不溜秋的劉成通,臉露不屑,半天才道“劉侍郎遠來辛苦,我是大西蜀禮部侍郎孟升,請跟我進城吧。”

坐在涼亭子的漢子站起身來,冷眼打量兩位禮部侍郎,心道“大林果然是虎狼之國,連禮部侍郎都有久歷沙場的凜然之氣。”

喜歡復國請大家收藏復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漠治沙證道

眼魔的秋波

獨家霸佔

冷谷幽蘭

折塵洗劍

廖嶽旭

九御仙帝

小九御

凌天大帝

凌一昊

我在百藥門煉丹許多年

一克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