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安德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7章 古今辯論!桓睿硬剛,針鋒相對!(為500月票,加更!),大軍師聯盟,恆安德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辨長出口氣,心下稍安。

他終於明白!

為何專家要挑選鎮得住場面的評委團了。

某些事情,即便你知道答桉,也不該從你的口中說出來,盧植、鄭玄等人,自然會在儒生內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解決。

而自己充其量只需要應對盧植、鄭玄等四人,難度係數自然要比面對數百儒生,而且還是各執己見的儒生,要小得多。

接下來。

劉辨安心聽著辯論。

良久後,終於到了古文經的二辯桓睿。

這是個年紀不輸盧植的老者,目測至少有花甲之齡,須皆白,卻精神矍鑠,氣宇不凡,怪不得孔融會把他,當作自己的對手。

劉辨靜下心來,洗耳恭聽。

不過......

這一次,桓睿沒有引經據典,而是直接開始引戰。

他的目光掠過孔融,落在其身旁的邊讓身上,冷聲言道“既然足下以讖緯、災異言事,那麼桓某自當以此還之。”

“《春秋》一書記載災異142次,何休竟引申闡了138條,甚至連《春秋》中非是災異之處,亦以災異慣之,簡直豈有此理。”

嘶—!

整個玉堂殿儒生盡皆倒抽一口涼氣。

他們似乎全都沒有想到,桓睿不開口則以,一開口便把辯論的氣氛,退向了高潮。

甚至,連上的劉辨,都不由地為之一愣。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桓睿居然敢說出“豈有此理”,這等鋒利的言辭。

剎那間,滿殿儒生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在桓睿身上,對方二辯孔融,甚至騰得一下,便站起身來,作勢便要開口回懟。

但可惜......

“孔文舉!”

卻被太尉楊彪當庭喝斷“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桓子明的時間,在此期間,你不得插話,若有違反,剝奪辯論資格。”

孔融強忍著怒火,緩緩坐回原位,但那雙眸子裡迸射出的兇芒,已然如同利劍一般,將桓睿這老傢伙,來回戳了百八十遍。

但似乎,即便這樣,依舊難消孔融之心頭大恨,畢竟他最精通的,便是《春秋公羊傳》,而何大家的《春秋公羊傳解詁》,更是深得孔融推崇。

桓睿直呼何休大名,本就已經不恭敬,而又罵出“豈有此理”,這樣的汙言穢語,這等於是在辱罵孔融的偶像。

孔融焉能不怒!

但怒歸怒,按照規則,孔融不得言,這可把他著實給逼壞了。

若是敢讓他開口,孔融能把桓睿祖宗十八代,全都招呼一遍。

然而......

桓睿鎮定自若,不卑不亢,彷佛全然不懼似的。

待孔融懷恨於心,不甘落座時,他才擺出論點,當庭反駁“譬如昭公五年,《春秋》記載曰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於濆泉。”

“此事何其簡單,不過是說莒國的叛徒牟夷,帶著三座城投奔魯國,而魯昭公不在國內,由魯國人接受了牟夷,莒國則興兵攻打魯國,後被魯國在濆(pēn)泉擊敗,如是而已。”

“濆泉,地名也。”

“可是......”

話鋒斗轉,桓睿義正言辭,聲音洪亮“何休如何解釋?他說此時魯昭公不在國內,大臣擅自接受別國叛徒,甚至因此興兵打仗,致使天怒人怨。”

“魯國的老百姓盡皆在抱怨,致使這怨氣鬱結,結果竟在戰場上,憑空出現了一個噴泉,‘欲以明天與人相報應之義’,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而在《春秋左氏傳》中,則是記載作蚡泉,蚡泉者,地名也,非是什麼微言大義,更非上天對我等的警告,僅此而已。”

“此外......”

桓睿繼續道“《春秋》中記載魯隱公十六年正月,宋國接連生兩件怪事,一是天上落下了五塊隕石,二是有六隻鷁(yi)鳥,倒著飛過宋國國都。”

“可何休如何解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珠我被殺就能變強

徐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