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章 最後一批來客,戰國那些事兒線上閱讀,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後屁:我們現在的歷史愛好者談起戰爭時,喜歡對雙方將領的謀略進行品頭論足。其實將領的水平只是影響戰爭勝負的一方面,另一主要但不為人們重視的方面是軍隊的素質。因為講起軍隊素質只能用近乎科學化的語言,遠不如講將領謀略來得精彩。同樣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為什麼在國共對戰的時候,共產黨一方總打勝仗呢?難道優秀畢業生都去了共產黨那裡,差等生都去了國民黨那裡?其實是國民黨的軍隊素質不如共產黨的罷了。八路軍對日的平型關之戰,八路軍在人數上,地勢上佔盡優勢,由於日軍是押送物資的非精銳部隊,在武器裝備上的差別也不大,但最後八路軍在幾乎付出1比1的傷亡代價後才將日軍全部吃掉,不能不歸因於日軍的高素質。凱撒在阿來西亞之戰中竟然依靠羅馬軍隊高人一等的素質打敗了高盧部落數倍軍隊的裡應外合。〗

尉繚可能是提出尊重士兵,擁軍優屬的第一人,當然目的仍然是為了調動軍隊的積極性。他說:“勵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喪之親,民之所營不可不顯也。必也因民所生而制之,因民所營而顯之,田祿之實,飲食之親,鄉里相勸,死喪相救,兵役相從,此民之所勵也。使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止如堵牆,動如風雨,車不結轍,士不旋踵,此本戰之道也。”尉繚非常推崇吳起的愛兵作風,據他記載,吳起領兵作戰時,住處與普通士卒一樣,當手下人勸他到好的環境中休息時,他說:“我依靠士兵才能打勝仗,怎麼能在物質條件和禮節上超過他們?”

戒殺與愛兵貌似是尉繚仁愛的一面,但尉繚為了軍隊的紀律也有殘忍的一面。他說:“凡誅者所以明武也,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殺一人而萬人喜者,殺之。”其實尉繚身上既沒有仁愛也沒有殘忍,作為一個領兵者仁愛和殘忍都是不足取的,理性才是應有的意志品質,為了勝利,可以愛也可以殺。吳起為士兵吸膿的一面,但也會殺卒立威。有一次吳起率軍與秦軍交戰,進攻的命令還沒有下達,魏軍中就有一名武藝高強計程車卒躍入敵陣,砍下兩顆人頭,完身而還,本以為會得到表彰,但吳起卻下令將其斬首,旁人求情道:“此人勇猛,是個人才。”但吳起不為所動,道:“人才是人才,但違揹我了我的命令。”最後那士卒只好拿出自己的人頭。

軍隊的素養和政治關係密切,說到這就不得不承認秦國制度的優越性了。秦國以法家思想立國,一切以法律來指導民眾的生活、協調國家的運作,一切以贏得戰爭為導向。秦國政府機構賞罰嚴明,而效率極高,說白了秦國社會就是一軍營。以秦軍這樣的國家體制來適應尉繚的治軍思想不會出現相容性問題。尉繚也認為士兵作戰的原動力來源於人類驅利避害的天性,只要用軍事紀律來規範士兵的這種天性,必將無往而不利。尉繚說:“民非樂死而惡生也,號令明,法制審,故能使之前。明賞於前,決罰於後,是以發能中利,動則有功。”

尉繚的另一個革命性思想是擺脫了戰爭對於迷信的依賴。要知道在科學不發達的那個時代。人們不認為戰爭是一門科學或是一門藝術,而是天意冥冥之中的安排。作戰之前人們總不忘祈禱上天,供奉犧牲、占卜問卦。尉繚大膽地從這種戰爭文化氛圍中跳出來,他認為靠天靠地靠烏龜殼靠蓍草不如靠士兵和將領,他說:“將者,上不制於天,下不制於地,中不制於人。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財。”又云:“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方亦勝,圓亦勝。”

尉繚更進一步認為戰爭是一件非常專業的活計,將領是戰爭中的唯一主角,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制約,不但不受天地的限制,連君王的命令都不受,除了按照戰爭的客觀規律行事之外,別無其他。正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尉繚認為軍事將領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風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驚”。想想,是不是酷斃、帥呆了?

尉繚還對軍隊的建制和管理有一些具體的敘述,但由於是細節問題,不具有普遍適用性,在此不多做敘述。

尉繚名滿天下,嬴政早有耳聞。是以尉繚一到咸陽就受到了最高規格的接待。在與嬴政的會談中,尉繚一語就擊中秦國的要害:此時的秦國雖然對六國有壓倒性優勢,六國領土大小隻相當於秦國郡縣的規模,但一旦六國聯合,秦國也無可奈何。尉繚還為秦國目前的結症開了一劑藥方:用黃金賄賂六國中的當權派,瓦解六國的鬥志,不出三十萬兩黃金,就能使六國喪失戰鬥力。

尉繚的主張與他在書中傳達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使秦國能夠多快好省地完成統一戰爭,與李斯當年的提議不謀而和。同樣的一種策略從兩個經歷毫不相同的人的口說出,更加使嬴政相信此計的價值。嬴政對尉繚的尊重程度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衣服飲食日常用品與嬴政完全相同,而且見王之時不用參拜。對於這一切尉繚泰然接受,絲毫沒有感到受寵若驚。如果說嬴政是有冕之王,那麼尉繚是無冕之王。尉繚作為一享譽天下的軍事理論家,享受著嬴政所給予的一流待遇,對嬴政的評價卻一點不客氣,他在給嬴政相面之後,當眾下了結論:“秦王高鼻樑,細長眼睛,兩肩向前突出,聲音如豺,象徵著他強烈的進取心,然而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心似虎狼,刻薄寡恩。這樣的人在沒成事的時候能夠折節下人,一旦得志也能張口吃人。以我一介布衣,秦王見我而謙恭有禮,一旦他擁有天下,沒人能逃脫他的掌心。因此還是離他原點的好。”說完,尉繚就要走人。

尉繚的評斷切中嬴政的要害。尉繚是正確的,此時的秦王正是用人之際,以尉繚的威望即便不幹任何實事,只要在秦國待著就具有一種可怕的說服力。如果軍事界的標杆立在秦國,那麼六國將領心理上無形中會形成陰影,日後他們在與秦軍接仗時心更虛,膽更怯。因此嬴政再三挽留,尉繚這才留了下來。當然尉繚也知道,說痛秦王嬴政心底的秘密想要安全離開秦國也是不可能的。秦王不是魏惠王,對於人才不能用之便殺之的道理比誰都懂。於是秦王嬴政拜尉繚繚為國尉,這是當年白起做過的位置,是秦國武官中的最高職位。隨後秦王責成李斯配合尉繚一起實施間諜活動。

【4、韓非】

一個尉繚滿足不了秦王對法家的胃口。自從秦王讀了韓非的《五蠹》、《孤憤》之後,韓非的形象總是讓秦王魂牽夢繞,秦王曾言:“如果寡人能與韓非交遊,死而無憾!”秦王的風格一向是說得出,做得出。現代的粉絲想見偶像就得花錢賣門票,還得早早地等著,奮不顧身地擠,而秦王卻可以將偶像請到自己的地盤,誰讓秦強而韓弱呢。

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發動了偶像之戰,一支精銳的秦國部隊去問候韓國的邊境。大軍壓境,韓國的君臣照例是先哆嗦,哆嗦之後馬上想到了割地,但此次秦國表示不要土地和城池,把韓非獻出來即可。韓國君臣千恩萬謝,不就是要韓非麼?咱這裡有一個,快把他找出來送給秦國。

自從告別恩師荀子以來,韓非在韓國的日子過得很抑鬱。他身上流淌著王室的血脈,決定了他只能為韓國效勞,他與韓王安之間的關係又決定了他無法得到重用。國君的位置本來是屬於韓非的,只是由於他的父親不爭氣,本來佔據正統的王位繼承權卻在一場宮廷鬥爭中將王位輸給了弟弟,也就是現在韓王安的爺爺。韓王安從他的父親那裡得知排斥韓非的必要性,總是有意地將韓非排斥到核心決策圈,究其原因,無怪乎韓非的才幹和正統地位所造成的威脅。朝廷不理韓非,但是韓非卻以興復韓國為己任,數次上書力陳得失,疾言改革,但韓王總是毫無反應,韓國的政治在“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的惡性迴圈中越陷越深。韓非深知當途之士與法術之士不可同朝共事,但他無法改變這種現實。眼見韓王身邊盡是浮誇諂媚之徒而力不能禁,韓非只能退而著述,文章憎達運,於是便有了洞見深遠的《五蠹》、《孤憤》、《說難》、《揚權》等名篇。

韓非之於韓王安有之亦可,無之亦可。韓王安準備送人免災,而咱們的韓大才子卻依然痴心不改,還想著為國出力,入秦說服秦王放棄侵韓呢。

這是韓非第一次參與實際政治,在這之前他只是一名純粹的政治學者,權力專家,在理論上精通權力運作的整個過程。可是實際政治會買韓非的帳麼?讓我們將鏡頭隨著韓非見證他在秦國的種種表現。

韓非一到秦國就發揮他的特長,給秦國寫了一封書信,也就是被後人稱為《存韓》的那篇。在信中,韓非將韓國描繪成秦國的標準僕從國,出則為遮蔽,入則為枕蓆,為了秦國的利益竟幹一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韓非竭盡全力使秦王相信秦國的最大敵人是趙國。說了這些後,韓非得出的結論是秦國留著韓國有百利而無一害,不如領著韓國一起對對付趙國,待擊敗趙國之後,天下自然就是秦國的天下。

先不說韓非的出發點是什麼。他的邏輯正是張儀當年所奉行的“外連橫而鬥諸侯”理論的翻版,並沒有什麼新意,所不同者是文采斐然,行文流暢,能讓讀者獲得審美上的享受。歷史發展到今天,秦國與六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早已經證明張儀的那套理論過時,取而代之是范雎的“遠交近攻”理論。韓非的這封書信降低了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本來秦王想讓韓非就如何加強君權,駕馭臣下等方面發表意見,沒想到韓非卻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大談他並不精通的戰爭策略。

韓非受人以柄,自然就會有人來拆臺。但整個秦國有能力拆韓非臺的人實在找不出幾個。不錯,韓非的策略隱藏著危險,但危險的用心表面卻包裝著動聽的語言與迷人的道理,在這樣的文字面前,很多人都有種感覺:總覺得有點不對頭,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反駁。足見“辨足以飾非”的牛皮不是吹的,韓非之謂也!

俗話說“好漢也怕老街坊”。是說不管好漢日後如何包裝,總是躲不過老街坊的眼睛,因為老街坊最瞭解好漢的底細。漢高祖英明絕倫的形象在老街坊的嘴裡不過是“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餵牛切草,拽壩扶鋤”、“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只通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

當秦國所有大臣沉默的時候,李斯作出了反應。韓非、李斯兩人有同窗之誼,當年俱在荀子那裡受教。雖然李斯自嘆不如韓非之才,但對老同學的行文套路卻知道的不少。況且李斯自嘆不如的是韓非在法學方面的造詣,而不在戰爭策略。李斯一眼就看出了韓非在《存韓》中玩弄的障眼法。

有人要說了,那道理明晰,文辭流暢的《存韓》怎麼會有障眼法呢?先讓我們做個腦筋急轉彎。說:李張家與小王家的樓房正好相對,相距二十米。此時小張的手中只有手電筒、紙張、放大鏡、手絹、直尺這幾件物品,請問小張用什麼辦法可以儘快聯絡上小王?注意,此時小張手邊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也上不了網。很多人在面對這個腦筋急轉彎都會從手電筒、紙張、放大鏡、手絹、直尺上做文章。其實答案是:小張開啟視窗對準小王家大喊。這個急轉彎的難處在於巧妙地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這也是韓非在《存韓》篇中使用的障眼法。君不見韓非開篇就先入為主的認定韓國一直是秦國忠貞不二的僕從國,然後用大量篇幅以此為前提推匯出儲存韓國對秦國的好處。這正是韓非的狡猾之處,淡化錯誤的前提,而加重正確的推理。一般讀者將注意力放在了文章的推理,而忽視了那個值得懷疑、一閃而過的前提假設。這也是韓非努力造成的,因為《存韓》的推理部分無懈可擊。

李斯所做的便是直接質疑韓非的前提。李斯也給秦王上了一封書信,在信中李斯透過對以往秦韓關係的考察,認為韓國並不是秦國忠貞不二的僕從國,而是秦國的心腹之患,韓國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將秦國的禍水引向其他國家,韓國偶爾追隨秦國也是為了避免災難,貪圖好處。既然前提被李斯扳倒,隨後的結論就不攻自破了。最後李斯得出了與韓非截然相反的結論:存韓誤國,擒韓必然。

李斯深知韓非在語言、邏輯、概念方面的行家,韓非馬上就能再寫一封書信進行再反擊,如果這樣沒完沒了的辯論下去,最後必然會成為文字上的繞圈,事情的真相反倒被掩埋。所以,李斯又向秦王提議用事實來證明韓非所言的虛假。實施具體行動正是李斯的長處。

於是李斯親自來到韓國,透過韓王的手下人轉達了秦王的問候,並向韓王提議秦韓兩國結成聯盟共同對付趙國。果然不出李斯所料,韓王的表現與韓非的描述文不對實,此時的韓王正在與趙國密謀聯合圖秦,對秦國派來的高官刻意迴避,為的是消除趙國的戒心。李斯數次求見都吃了閉門羹,最後只好上書一封,書中的內容正是李斯版的《存韓》。除了表達形式不同之外,所持觀點與韓非的《存韓》一般不二,這封書信照樣如泥牛入海。李斯只好滿意地回到秦國。

李斯這一招絕對夠狠,正是用韓非的手打了韓非的臉。至此,韓非在《存韓》中編織的美麗謊言徹底破滅了。韓非一廂情願地在為國出力,但失去了韓王的支援,很快就在老同學的揭發下露出了馬腳。這只是韓非犯得第一個錯誤,造成的結果是秦王對韓非的好感大打折扣。

李斯回秦的同時,以趙國為主,韓國、魏國、楚國為輔的合縱運動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秦王得到訊息後,召集六十多位賓客、大臣商量對策。秦王道:“四國為一,將以圖秦,秦國內政未穩,軍民疲於沙場,為之奈何?”群臣無言以對。外客姚賈答道:“臣願出使四國,為大王擾亂四國的攻秦計劃。”秦王見有人為自己分憂,好不器重,一出手便是上百輛車,上千斤黃金,並送給姚賈一套自己的衣服、帽子、佩劍。姚賈穿著一身極品裝備,拉著千兩黃金上路了。姚賈到了關外,馬上發揮他強項,四處挑撥離間,揮金灑銀,四國的主戰派人士在金子的腐蝕作用下都軟下了脊樑,最後合縱抗秦之事不了了之。

姚賈得勝歸來,受到秦王的熱烈歡迎。秦王當眾賜給姚賈千戶封地,並拜為上卿。秦國的人才就是韓國的敵人,在愛國心的驅使下,韓非本能地想到了中傷姚賈。韓非的學說中有很多種小人模式,韓非很快就從中找到了適合姚賈的一款。

於是韓非對秦王道:“觀當今天下形勢,一秦獨大,六國皆弱。韓、趙、楚、魏四國雖有心合縱抗秦,但皆已大傷元氣,有其心而無氣力。就算秦國不作反應,他們也不一定能打來。姚賈明乎於此,卻代表著秦國的意志,攜帶著重金厚禮外出活動,名為瓦解敵人,實則自託於諸侯,以求兩面討好。況且姚賈的出身大有問題,他是魏國大梁城看門人的後代,由於有偷雞摸狗的愛好為魏國所不容,後來在趙國謀得一官半職,但又因翫忽職守被趙國驅逐。大王與一個看門人的後代、偷雞摸狗愛好者、翫忽職守的逐臣共商國是,豈不有辱秦國的尊嚴與諸位大臣的臉面。”

嬴政聽完後,把姚賈找來,問道:“聽說你拿著我的金子出去結交諸侯,有這檔子事麼?”姚賈道:“是啊!”嬴政臉色一變,慍怒道:“那你還有什麼臉面來見寡人?”姚賈道:“一個人的信譽就是他的招牌。曾參孝敬母親,使得天下母親都願意以曾參為子;伍子胥忠於君主,使得天下君主都願意以伍子胥為臣;東瀛女子溫順可人,使得天下人都願意以東瀛女子為妻。現在我姚賈對大王一片忠心,而大王卻視而不見,我不結好四國,更待何為?假如我對大王不忠,四國君主又怎麼敢任用我?如果大王聽信某些人別有用心的讒言,失去的將是一名忠於大王的大臣。”

嬴政繼續問道:“聽說你是看門人的後代,又曾在魏國為盜,還被趙國驅逐過?”姚賈道:“是的。但歷史上不少名臣有不光彩的出身。周朝的開國頭號功臣太公望曾經是齊國有名的怕老婆,在朝歌是個不入流的屠夫,到了子良又是個失敗的小公務員,這樣的一個生活中的loser,文王用之卻推翻了商的統治;管仲曾經是一個不起眼的買賣人,在南陽忍辱偷生,到了魯國又淪為階下囚,桓公用之,卻稱霸天下,九合諸侯;百里悉曾經是虞國的流浪者,在奴隸市場上的價格是五張羊皮,秦穆公用之而獨霸西戎。晉文公任用中山國的強盜,才有了城濮之戰中的勝利。英名的君主任用人才向來是英雄不聞出處,不會因不顯赫的身世,不光彩的早期經歷而無視一個人的價值,所要考察的是能否為我所用。如果於國有用,大可不必去聽那些自外界的毀謗;名聲再好,如果無功於秦,也不應該得到賞賜。”

姚賈不是一個人在作戰,在他的身後有秦國的兩大政策在保駕護航。其一,姚賈用金子去轟炸四國諸侯,正是嬴政的授意,也是尉繚與李斯制定的對外政策中的一種。政策制定之初,不可能沒有嚴密的論證,豈是韓非隻言片語,莫須有的攻訐就能推翻了的?其二,秦國自從秦孝公以來便形成了英雄不問出路,不唯德、不唯名、有才必用,有功必賞的用人政策,行之數代,深入人心而成傳統。韓非攻擊的不是姚賈一個人,而是連帶了一群人。想想看,商鞅、張儀、范雎、哪個系出名門,哪個不是有過不如意的早期生活,可是就是這些人才促成秦國今天的強盛。韓非以一個名門的後代,譽滿乾坤的公子,無功於秦的外客對姚賈所做的中傷,不但沒有破壞姚賈的地位,反倒增加了嬴政對自己的反感。就這樣,韓非又邁出了走向死亡的第二步。

這時李斯見韓非因中傷自己的戰友而遭來嬴政的反感,也趁機落井下石。李斯與韓非本是同學,但李斯卻非常不歡迎韓非成為他的同事。同學之於同事,好比知識之於權力,知識因分享而增值,權力因分享而貶值,所以世間多有真摯的同學關係,而絕少真摯的同事關係。同樣一個李斯,他可以容忍甚至說欣賞在荀子門下的時候韓非學識比他豐富,見解比他深刻,但卻無法容忍同在嬴政駕前韓非比他地位高、權力大。不是人心不古,而是形勢比人強。

李斯私下對秦王道:“韓非是韓國王室貴族。現在秦國吞併諸侯已成定局,韓非的血統決定了他終究不會為秦國出力,這是人之常情。以韓非的學識和才幹,如果不能為大王所用,久留於秦國而又平安返回,不知道有多少秦國情報會隨之而去,必將成為秦國的遺患。韓非來秦有日,無功於秦卻數次以文亂法,大王不如依法誅之。”

李斯的話雖然透著陰狠毒辣,但不無道理。秦王表示贊同,不能用之便殺之的命題再一次套在了韓非的頭上。於是韓非被關進了秦國的死囚牢裡。韓非想不到是他的同學把他送到這裡來的。

韓非在死囚牢裡,但畢竟還沒有死。秦王決定殺韓非,但畢竟還沒有殺。這些不確定因素讓李斯擔心。此時一些成功者的厚黑信條縈繞在李斯的大腦,比如說“夜長夢多,遲則生變”、“斬草除根”、“無毒不丈夫”等等。最後李斯想出了一計殺招。

秦國法律中名文規定的死刑有很多種,比如車裂、腰斬、棄市等。這些死刑要麼過於殘忍和痛苦,要麼要損傷屍體,對仙骨飄飄的韓非的是種失敬。像韓非這樣幾百年不出的大才子,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他求學的一生,死也應該帶點文化上的色彩,比如當時最流行的投江,即便條件不允許,最起碼也得落得個全屍。如果知道必死,每個人都像死得不那麼痛苦,不那麼難堪一點,這是人之常情,韓非也不例外。李斯正是要從這點上做文章。

有一天,身陷囹圄的韓非從一名下人那裡收到一瓶毒藥,下人說,是主人李斯讓他送來的,秦國死刑殘酷,喝完毒藥就能在無知無覺中死去。下人還說,區區一瓶毒藥,聊表故人寸心,請公子笑納。韓非聽著下人說著動聽的話語,看著眼前色香味俱全的毒藥,頗有幾分感動。好同學啊,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我送來了毒藥。韓非闡釋權力、解構權力,但並不是權力中人。權力對他一直以來都是靜觀的客體,從來都沒有達到物我為一的境界,所以才會知之而不能行之。而李斯則不同,他是與權力捆綁著一起出生的,生來就是從政的料子,連看老鼠吃屎都能看出權力意志。韓非深知人類趨利避害的天性,明白同利相嫉的道理,也深諳資訊傳遞的過程中有許多地方是可以做手腳的。可是面對老同學送來的一瓶毒藥就什麼都忘了。

在韓非準備吃下毒藥,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世界時,也失去了最後一次活命的機會,此時嬴政已經改變了想法,正派人去監牢釋放韓非呢。嬴政一時偏信的李斯的話,但靜下心來細想的時候卻發現李斯也在玩弄用錯誤的前提進行正確的推理最後得出錯誤的結論的把戲。韓非是人才不假,但僅限於學術方面,對秦國並不構成威脅,況且韓非知道秦國再多的機密又能如何,他的朝廷並不信任他,因此嬴政沒有必要殺一個無害於秦的偶像。

可是嬴政的使者去監牢釋放韓非的時候,韓非已經倒在地上,睡了,永久地睡了,旁邊放著老同學關照的毒藥。嬴政好不沮喪,但也不怪得李斯,命令是自己下的,李斯為老同學減少痛苦也不能算錯,只能心裡默默地想著:別了,我的偶像,你的生命雖不在,但精神將永遠地照耀著秦國。

其實,韓非本不應該就此放棄生命,他還有一次嘗試的機會。只是他在關鍵時候過於天真。後世的政治鬥爭中矯詔殺政敵成了常用手段,人們也因而有了防範意識,那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來自第三方的死刑宣判,李斯的送毒藥也算一種。韓非本可以對李斯說,我倒要看看秦王如何殺死偶像,如何對待人才。更或者他還可以裝死騙過李斯。可是韓非卻對李斯沒有懷疑,就差說謝謝了。

這樣,韓非邁出了死亡的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至此,韓非的死亡三部曲已經演完。韓非丟掉卿卿性命,嬴政誤失所愛,李斯卻不動聲色地做了超級大贏家。可是李斯不光彩的手段卻遭來了現世報,趙高在殺死李斯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中間人能夠篡改資訊的優勢,李斯像狗一樣被趙高訓練成條件反射,死的很慘很窩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怕吃苦的蔣小姐

山有嘉卉

紅塵滾滾滾(戀戀紅塵原著小說)/他為星辰

北傾

大學開學,我開限量法拉利報道

喜歡希薟草的藍研所

糖心初戀

竺庫

都市逍遙天醫

星空野狼

改嫁後龍傲天回來了

清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