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秦王掃六合,戰國那些事兒線上閱讀,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軻到了秦國,先是給秦王駕前的寵臣中庶子蒙嘉送以重禮。蒙嘉便在秦王面前為荊軻進言道:“燕王害怕大王的威風,不敢以兵相抗,願舉國為秦國的臣屬,就像秦國的郡縣一樣納稅進貢。燕王唯一的乞求是能夠繼續奉守祖先的宗廟,除此之外,別無他願。燕王因恐懼不敢空手而來,便遣荊軻帶了了樊於期的之頭,還將要進獻督亢之地。臨行之前,燕王拜送於庭,叮囑荊軻一定要親自向大王表明燕國的心意,並表示願聽從大王的安排。”秦王聽後非常高興,準備以最隆重的排場接見荊軻。

那一天,在秦國最高階的議事大廳裡,秦王擺出了象徵著秦國力量的所有排場。荊軻和秦舞陽被搜身查過之後,在引導官的帶領下穿過一道道大門,爬過一層層臺階,最後來到了宮廷建築群的最高位,也是秦國權力成的最高位。表情嚴肅凝重的秦王端坐在大殿的中央,文武官員立於兩旁,雅雀無聲,大殿四周的執戟衛士虎視眈眈、怒目而視。草莽出身的秦舞陽哪裡見過這等陣勢,他對暴力的理解最多不過於街頭的鬥毆、黑社會團伙之間的火併、仇人之間的對決,或者是殺死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國家暴力的樣子超出於他的想象,因此在侍衛的怒目注視下,不由得大驚失色,兩股站站,幾欲先走。還是荊軻見過大世面,回頭笑著看了看秦舞陽,道:“來自北方的粗人沒有見識過大王的威儀,未免有些惶恐。希望大王不要與他為難,給他個完成任務的機會。”秦王的眼神從秦舞陽身上一掃而過,停留在了荊軻身上,對於小人物秦王從不願浪費半點時間。秦王道:“把秦舞陽手中的地圖給我拿來!”荊軻雙手從秦舞陽手中接過地圖,置於秦王面前的案几上。由於蒙嘉事先已經告訴秦王,荊軻送來的是燕國最肥沃的土地,因此秦王也非常想見識一下這塊土地,便把身子靠近案几。這時,荊軻和秦王共同面對地圖,距離非常近。荊軻將卷著的地圖慢慢展開,為了轉移秦王的注意力,邊展地圖嘴裡還唸唸有詞,這裡是什麼山、那裡是什麼水,這塊土地有多大,糧食年產量是多少,就在地圖將要完全展開的時候,荊軻的解說嘎然而止,手裡卻突然多了一把匕首——原來地圖的中間卷著一把匕首,正是那把餵了毒藥的“趙夫人”旗艦版。

荊軻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向秦王的胸口刺去。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荊軻的預料,不知是荊軻的動作太慢還是秦王的反應太快,只見秦王身子一轉,刺啦一聲,袖子被扯下來,而人卻離開荊軻兩步開外。秦王想拔出佩劍與荊軻搏鬥,不想佩劍太長,加之著急,連拔數次也沒有拔出來。荊軻一擊不中,當時大腦就有點空白,在他的刺殺預案中並沒有一擊不中後該如何應對。過了片刻,見秦王幹拔拔出去劍,荊軻才想起繼續追殺。秦王只得四處逃竄。殿中有不少屏風和銅柱,兩人開始了一場緊張激烈的障礙賽。事出突然,群臣被眼前的景象嚇得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況且秦國法律又規定:諸大臣不許攜帶任何管制武器上殿面君,而那些全副武裝的侍衛又在殿外,遠水不解近渴。是以殿中雖然人多,但大都只能做觀眾。秦國群臣一時不知所措做了觀眾還有可原諒,無法理解的是荊軻帶來的刺殺助理秦舞陽卻在成了觀眾中的一員,他本應該上前幫助荊軻對秦王進行圍追堵截。原來咱們這位十三歲能殺人,人不敢忤視的秦舞陽大俠此時被嚇破了膽,正在那裡呆若木雞地傻看著呢。

荊軻的助手幫不上忙,而秦王卻從啦啦隊那裡獲得了幫助。突然,一個藥匣子飛向荊軻面部,荊軻急忙閃身躲開。這一下為秦王贏得了寶貴的幾秒種時間,可是那劍也實在太長了,秦王還是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它順利拔出,又有拉拉隊員喊道:“王負劍”,意思就是說,從背後將劍拔出來。秦王如夢方醒,左手將劍柄轉向後面,然後右手一把抓住劍柄,將寶劍拉出。大殿上劃出一道閃光,標誌著荊軻的優勢將蕩然無存。秦王轉身會鬥荊軻,仗著手中長劍,一劍便砍廢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無法繼續追擊,但他還沒有忘記手中的匕首是餵過毒的,見血封喉,於是便使出全身力氣向秦王身上擲去。這最後一擊會像小李飛刀那樣例無虛發麼?答案是否定的。匕首隻是擊中了一根銅柱,砰的一聲,火星四射,但荊軻手中已經空空如也。秦王再次逼來,瞬間在荊軻身上紮了八個窟窿。荊軻不能支援,身子順著銅柱慢慢滑落,最後靠著無力地銅柱坐在了地上,身上的殺氣蕩然無存。荊軻的臉上寫滿了視死如歸,竟而笑了起來。然而這笑中蘊涵的失意要多於豪氣。突然笑容迅速消失,怒容爬上了臉,荊軻道:“事情沒有成功,是由於我想要挾持於你以報太子。”這時,帶刃侍衛趕來,眾人齊動手,荊軻頓時成為肉醬,緊接著就是秦舞陽。這個可憐的配角在整場戲只做了一個害怕的動作,沒有一句臺詞就成了肉醬。

秦王沉思良久才恢復常態,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諸位拉拉隊員因表現不同受到了不同檔次的獎賞。秦王的私人醫生夏無且受到了最高獎賞,關鍵時刻砸向荊軻的那個藥匣子就是出自他手。

驚心動魄的秦王刺秦王大戲以荊軻的完敗而告終。作為一名職業刺客,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一比一的情況下卻輸給了業餘擊劍愛好者秦王,這是荊軻的悲哀,也是燕國的悲哀,名揚天下的荊大俠到死也沒有取得過一次實質性的勝利。最後的一絲懸念證明幸運與秦王同在,剩下的五國可以壽終正寢了。

【3、四海歸一】

荊軻刺殺秦王不成,卻為燕國引來了瘋狂的報復。公元前227年,王翦、辛勝領軍攻打燕國。燕、代兩個日薄西山的小國結成聯軍以自保,儘管憑藉易水天險,可還是沒有擋住秦軍的攻擊,在易水河邊落得個大敗。第二年秦軍乘勝追擊,一口氣攻陷了燕國的首都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率領殘餘勢力遷都到了遼東郡。秦國以勇猛和速度著稱的李信率軍窮追不捨,燕國的斷後部隊被李信接連擊破,燕王喜正在著急之時,代王嘉給支了個招,內容是透過信過來的,其文曰:“組織策劃刺殺秦王的罪魁禍首是太子丹,秦國之所以追殺燕國是為了得到太子丹。大王如果將太子丹的人頭送給秦王,兵難必解。”太子丹,當然是燕王喜的兒子,也是燕國未來的接班人,但為了儲存燕國,燕王喜還是聽信了代王嘉的餿主意,決定殺死太子丹,可問題是太子丹手握重兵,也並不好下手,正在這時候秦軍幫了燕王喜的忙。太子丹軍被李信軍擊敗,太子丹手下的軍隊大多散亡,太子丹本人也只得在遼東的水澤中四處逃竄。燕王喜聽說之後,派了一彪人馬找到了太子丹,然後一刀砍下他的人頭。太子丹的腦袋獻到了李信手中,李信稟報秦王,秦王下令同意燕王的請和。太子丹的腦袋雖然能有效地緩解秦王的怒氣,但秦王允許燕國苟延殘喘,並不是發善心,而是處於戰略的統盤考慮,此時的燕國遠遁遼東,已經對秦國的整體戰略構不成任何影響,不如將軍隊調回,進攻周邊的諸侯。

果然,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賁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王賁是王翦的兒子。此時的大梁已經幾乎成了孤城,但這座城市卻有著悠久而光榮的抗敵史。齊軍、秦軍無數次攻到城下卻再也進展不得。魏國得感謝當年魏惠王當年營建大梁時的苦心。大梁城不但城大牆高深,周圍還有縱橫交錯的水網,既是補給大動脈,也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的攻勢,是以數百年來這動靜平衡,剛柔相濟的防禦體系很讓每一支攻打過大梁的軍隊頭疼。但是,時至今日,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秦國後來汲取屢攻不下的教訓,將目標轉向奪取大梁周邊地區,常抓不懈才使得大梁成了孤城,那些護衛大梁的水網已經全部掌握在了秦國的手中。

“水火無情”是說水火這類物資既會是你的恩人,也會是你的仇人,而且轉變起來常常在一剎那間完成。秦軍對大梁周圍的水網進行了改造工作,一時間黃河、大溝裡的水徑直向大梁撲來,滔天大水將大梁團團圍住。饒是如此,大梁城在水中浸泡三月有餘才告倒塌,魏王假只好駕著小船向秦軍投降,魏國就此滅亡。秦軍繼續向東,佔領了魏國的全部土地。

同在這一年,秦國又準備向江南的楚國發動了攻擊。在準備階段,秦王就領軍人物的問題與相關人員展開探討,攻燕之戰,少壯軍官李信的出彩表現讓秦王眼前一亮,他的速度和勇猛在與太子丹軍交鋒過程中盡顯無餘,秦王深以為賢能。秦王問李通道:“寡人準備攻打楚國,以將軍的估計,需要多少軍隊?”李信不假思索地道:“超不過二十萬。”隨後,秦王又問了王翦同樣的問題,王翦的回答是:“必須六十萬才行。”秦王道:“王將軍老了,太膽怯了!還是李將軍勇猛啊!他說得才對。”於是秦王命李信、蒙武為主副將,率領二十萬秦軍出兵楚國。按照不成文的做法,意見得不到採納的將軍一般會稱病歸養,王翦因而告病會老家頻陽休養。

秦軍兵分兩路,李信攻平與,蒙武攻寢,都取得了勝利,隨後李信指向楚國的都城鄢郢。楚國人很懷舊,遷都到江南的壽春之後,將壽春改名為鄢郢。可是秦國偏偏也很懷舊,他們在攻破一個鄢郢之後,非常不介意再攻破另一個鄢郢。李信攻破鄢郢之後,卻有點發蒙,楚國的有生力量並沒有被徹底消滅,而擺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廣闊的水鄉,河流如如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由於沒有寬闊的陸路可走,秦軍勢必會被彎彎曲曲的水路和逼逼仄仄的小道分割,李信身後的十多萬秦軍誠然不少,但要有效控制偌大的水網仍不夠用,會像水一樣被棉花吸收乾淨。這時李信才發覺王翦提出的六十萬軍隊似乎有些道理。為了不至於孤軍深入,李信準備回師與蒙恬相會於城父。沒想到楚國人前番失敗其實是在誘敵深入,他們在楚國的縱深地帶正在醞釀一次凌厲的攻勢。既見李信回師,楚將項燕率領一支楚軍以急行軍的速度在後面緊追不捨,憑藉對地勢的瞭解和良好的隱蔽工作,楚軍瞞過了秦軍的耳目。連續追擊三天三夜後,楚軍追上了秦軍,秦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殺得七零八落,死屍遍地,兩道屏障被突破,7名軍官陣亡,其餘秦軍逃出楚國。

李信的失敗,惹惱了秦王,不但秦軍丟了臉,而且秦王本人在王翦那裡也丟了臉。李信,蒙恬並非無能之輩,如此看來王翦要求60萬軍隊必有他的道理。秦王顧不得臉面問題,獨自騎馬徑自造訪王翦。看來真是急了。王翦因自己的軍事主張不被採用只好在家“養病”,但他知道總有一天秦王還會還找上門來。對王翦來說,率領60萬秦軍踏平楚國並非難事,難的是一旦和土地遼闊的楚國對仗必定曠日持久,秦王能不能一如既往地給予信任。有多少優秀的將領因君王的猜疑而功敗垂成,甚至無辜被殺?樂毅,廉頗,李牧,信陵君……等等,太多了。

王翦在病床上想了很久,突然他想起一個人來——戰神白起。秦國皆稱後白起時代最像白起的是王翦,白起無辜被殺,王翦可不想步他後塵。同樣是因為正確的軍事主張不被採用,同樣是躺在床上裝病,同樣是被君王再次徵召,白起的命運提供了許多啟示。

見到王翦,秦王開門見山道:“寡人不聽將軍之言,結果讓李信辱沒軍威,現在楚國日益逼近,將軍雖然有病,也不要拋下寡人不管啊!”按照將軍復出的遊戲規則,王翦道:“老臣病情嚴重,不能為國效力,請大王另擇良將。”按照遊戲規則,此時秦王應該抬高價碼,比方說許願、封官之類,但秦王並不喜歡按常理出牌,直捷了當地道:“就這麼定了,將軍不要再說了。”王翦只好自己開出條件:“如果大王一定要用老臣,必須讓我帶夠六十萬人。”秦王道:“就按將軍說的辦。”

一切準備就緒,臨行那天,秦王親自送行到灞上。望著60萬人歡馬叫、盔明甲亮、殺氣騰騰的軍隊,秦王眼中似有無限深意,王翦心領神會。這60萬大軍幾乎是秦國的傾國之兵、承擔著秦國的國運,秦王的歷史使命正是建立在這些“可愛的人”身上,如今他們全部將被一人帶走,秦王如何能不有所深,有所想。

君主最擔心的是為將軍在外,不受君命的限制便有所圖謀。王翦知道此時他必須向秦王表明他是一個可以駕馭的人,是一個沒有政治野心的將軍。不如此滅楚的戰爭便無法勝利,甚至自己的地位都有危險。於是王翦張口向秦王索要大量的田宅和土地,秦王不禁點疑惑地問道:“將軍為秦國打仗,怎麼擔憂起沒有財產來了?”王翦裝作可憐樣道:“給大王當將軍,立下戰功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封候,所以我還是趁著大王用得著我得時候多討要點物質財產來得實惠。”

王翦的表演博得秦王大笑,秦王心中的疑雲一掃而光。當面向國君討要物質待遇雖然不怎麼高風亮節,但秦王卻看到了一個精通業務,沒有政治野心的優秀將領。田宅土地對秦王算不了了什麼,其實對王翦也算不了什麼,但王翦必須大口的要,秦王自然也會大把的給,在這場把戲中,王翦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秦王讀懂了王翦的心意。

楚國聽說王翦帥軍來戰,受勝利的鼓舞,並沒有像上次一樣依託地形打防禦戰,而是發動傾國之軍主動來與王翦會戰,顯然是要“拒敵於國門之外”。

楚軍來了,秦軍掛起免戰牌堅守不出。在王翦的率領下,眾將士將主要精力用在了改善生活上,整天好吃好喝不斷,沐浴更衣成了家常便飯,王翦更是深入一線與普通士卒同吃同喝。在無數次大小宴中,王翦與士兵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這樣的日子過了足有半年,直到有一天王翦突然問手下人:“士卒都在幹什麼?”手下人答道:“都自玩投石頭比誰遠的遊戲。”王翦道:“可以出擊了。”

不久前,楚軍由於長期懸兵於外,糧草供給困難,而秦軍又不出戰,已經撤軍,秦軍尾隨而至,就像上次楚軍追擊秦軍一樣。楚軍已經習慣了秦軍做縮頭烏龜,根本沒有想到秦軍能追來,所以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秦軍經過長期的養精蓄銳,全軍上下已經調整到戰鬥的最佳狀態,不動則以,一動則雷霆萬鈞,很快就追上了楚軍,隨後就窮兇極惡地展開了屠殺,一路殺至蘄南(徐州),連楚軍的統帥項燕也做了刀下之鬼。消滅楚國的有生力量後,王翦又花了一年多時間俘虜了楚國的某代君主負芻,平定了楚國的其餘土地。隨後,王翦又繼續向南,征服了南越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

秦國的行政機器緊跟在軍事機器之後。公元前225年,秦國在新取得的燕地上設立了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第二年在燕國舊地上設立了上谷郡、廣陽郡,在魏國舊地上設立了泗水郡;同年攻佔了齊國薛地,也就是孟嘗君的老家,設立薛地。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楚後,又設立了九江郡,長沙郡。公元前222年,英雄王翦的好漢兒子王翦又率郡攻打燕國的遠在遼東的殘餘勢力,經過一系列戰役俘虜了燕王喜,燕國至此徹底滅亡。旋即又進攻代國,代王嘉同樣做了俘虜。秦國隨之設立了遼東郡和代郡。

到這時,東方六國就只剩下齊國了?齊國這時在幹什麼呢?

在做夢!齊國自從齊襄王死後就開始做一個大夢。在夢中齊國君臣幻想著齊國和秦國攜起手來共同統治著偌大的中國。秦國的勝利就是齊國的勝利,齊國的安寧就是秦國的安寧,兩國人民的友誼將源遠流長,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秦國為了能讓齊國做夢,也是不惜血本。感謝李斯,感謝尉僚,齊國上上下下都受到來自秦國的黃金。以至於朝堂的大臣和往來的賓客都口口相傳齊秦的友誼。

後來韓國滅亡、魏國滅亡、趙國滅亡、楚國滅亡,燕代也滅亡,周邊國家的相繼滅亡並滅有敲醒夢中的齊國。最後秦國鉗形攻勢已經形成,齊國的迷夢也正該破滅了。

君王太后恐怕是齊國朝廷唯一的男性,她對齊國的外交政策有強大的影響力。這位高強女性的履歷充滿了傳奇色彩,想當初就是她在民間發現了落難的齊襄王,在沒有爭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就以身相許,後來在她的協助了齊襄王登上了王位。她的父親以女兒私定終身感到羞恥不願見她,但君王后照例以女兒之禮恭事父親。

有一次,秦始皇想要羞辱齊國,派人給齊國送來一套九連環,說:“齊國人都很聰明,但能解開這個九連環麼?”九連環在周圍大臣手中傳閱了一圈,沒有人能解開。君王后拿起大椎將九連環砸碎,並告訴秦國使者:“回去告訴你家秦王,九連環已經被齊國解開。”這可以算作中國古代的“戈爾迪烏姆之結”。

在這位精明強悍的君王后的影響下,齊國奉行立足於自我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一方面與秦國保持著謹慎的和平關係,一方面也與其餘五國保持著誠信的交往,加之秦國推行遠交近攻政策,齊國也不忘戰備工作,所以四十餘年齊國未嘗遭受秦國的刀兵。

然而君王后畢竟是女性,免不了見識短淺,她只能夠保證齊國短期的安全,而看不出齊國的命運終究與另外五國連在一起,所以當在五國遭受秦國攻擊的時候,齊國一直在座山觀虎鬥。在《六國論》中,蘇洵曾高度讚揚齊國沒有以地事秦因而最後滅亡,其實並不是齊國有骨氣,只是託了地緣政治的福,誰讓齊國離秦國最遠呢?

君王后一死,齊國便徹底沉淪了,上臺主政的是親秦派的相國後勝,這個人受到秦國的黃金最多,便一門心思的想著為老東家辦事,整日向齊王建灌輸消除戰備,入朝秦國的思想。可憐的齊國竟聽不到一個不同音!後來齊王建還真計劃入朝秦國,只是在臨行之時被雍門司馬前阻攔,才決定採取抵抗政策。

齊國四十餘年沒有經歷過戰爭,那些老兵宿將幾乎都已經死去,新招募的兵士更本沒有經歷過戰陣,怎麼能是秦國曆經百戰的虎狼之師的對手。更可笑的還有齊國的戰略,秦國主力部隊滅燕之後仍駐紮在齊國北部,而齊王卻想當然的把大軍全部佈置在齊國西部與秦國的邊界線,很顯然齊國的右肋完全暴露在秦國的兵鋒之下。

即便在此危機存亡關頭,齊國的即墨大夫還在吹牛,說什麼“齊地方四千裡,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人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豈特保其國家而已哉”,簡直是天方夜譚!齊國哪裡還有這麼多的部隊,即便有這麼多的成年男子,動員訓練耗時費力,秦國不會給齊國時間,這一切都是40餘年不抵抗政策惹得禍。

公元前221年。王賁帥軍從齊國右側的空檔長驅直入臨淄,齊王建毫無還手之力,唯一能做的是再次入朝秦國,他幻想著秦王答應他的五百里自留地。秦國君主具有忽悠人的光榮傳統,曾經把答應楚國的六百里變成六里,這次為什麼不能把答應齊王的五百里變成五里,果然秦王只給了齊王建共,處之間很小的一塊地,這裡連人都沒有,只有遍野的松,柏,習慣於養尊處優生活的齊王連最基本的求生技能都沒有,最後竟被活活餓死在那裡。齊國人民為表對亡國君主的思念之情,創作了一首民歌。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意思是:松樹啊,柏樹啊,在建共、處之間住得是哪裡的客人?

松濤陣陣,青山不語,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

至此,秦國的統一戰爭全部完成。李白有詩云: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中國的第一次轉型從破壞階段進入到了建設階段。作為直接推動這一歷史程序的頭號人物秦王嬴政將以其強烈的個人風格改造華夏文明。未來十幾年,秦王嬴政,確切說應該叫秦始皇,將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超級偶像。

後記

按照慣例,後記中應該會有許多感謝的話。這個節目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依這個程式,我也應該說感謝天涯,感謝煮酒,感謝各位斑竹,感謝戰鬥在頂貼,灌水、拍磚一線的各位網友。但鐵手的風格向來是言之有物,空話、套話、程式性的話語向來是我所厭惡的。同樣的感謝我準備將它的意義昇華。我要說,如果不是正好在這個環境下,世界上將沒有《鏗鏘戰國》這個帖子,更不會有這樣一本書。我這樣說毫不為過。以寫作任務的繁重,寫作時間的沒有保障,還有我自由散漫的毛病,我是絕對無法在孤立的情況下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工作。但是自從來到這裡,一切就不一樣了。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始,沒想到就得到了網友的關注,我繼續寫,更多的網友加進來,討論多了,意見也多了,壓力也大了,我的信心和責任感也在不斷增長,最後寫作成了習慣,成了一天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真的,每次寫完一段文字,我都會從內心感到欣慰。

這個帖子從開始到結束歷史一年多,戰線拉得長的最大缺點是前後風格的不統一,此帖也未能免,甚至不是做一些表面功夫就能彌平,否則就會傷筋動骨。最後我還是決定就讓它這樣吧。我用一年多時間寫完了戰國兩百年,在這兩百年裡華夏大地風雲變幻,民族命運在艱難中行進;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我的處境和心境也經歷著劇烈的震盪。真的,朋友們,我不是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以一顆穩定的心境寫作,我還沒有這種福氣。就讓作品的缺陷作為記錄我心境的標記吧。

研究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說過:“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we must work,and above all,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ves,we must believe that each one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and that,when we discover what this something is,we must work hard at it until we succeed.”翻譯過來就是:生活對每人而言並非易事,我們必須勞作。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相信自己才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好一些事情,而一旦發現這些事情是什麼,就必須全力以赴直至取得成功。借這段話與天涯煮酒諸君共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庭的萬界開荒

孑然與歲月

我的超級美女老婆

禹三十三

溫柔之都

隨風雅

這有好多主角

東方阿空

我在老友記中做警探

九五七

大清皇孫日常

七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