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四、義和團之變,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國駐清公使克林德在清廷對各國宣戰的前兩天,就是光緒廿六年(1900年)五月廿三日,由東交民巷赴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途中,與清軍衝突被殺。克林德是一位男爵,於1853年11月20日誕生於德國普斯德姆,年輕時學過中文,做過德國駐粵領事的翻譯官,1888年因在粵護僑有功,曾獲德皇威廉第一頒給獎章,1896年擔任德國駐墨西哥公使,後來調來中國,他的太太是美國人。

這時東交民巷使館區內已有戒備,聽說清軍和義和團即將前來攻擊,乃把留在北京的各國僑民全部集中在英國使館內,各使館聯合武裝抗衛,同時以重金派遣專差到天津求援。此後在北京各街市上,中西軍士便展開激戰,使館區被圍攻,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葡萄牙和俄國使館均被焚,海關、教堂和各傳教士所寓的房屋,亦悉遭焚燒。各國公使、外交人員及僑民既然受困於東交民巷,求救的信函均由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負責遣派專差遞送至天津。每次送信的專差可得銀一百兩至五百兩,由此可知當時投送函件之困難。而每封信內都是說:“……情形十分危急,請火速發兵營救。”

武衛左軍統帥直隸提督聶士成在天津戰死,是拳變後首先殉國死難的大將。死難經過情形甚為曲折,他是由於兩面作戰,一方面抵禦洋兵,一方面又和義和團作戰,終於在六月十三日戰死於天津八里臺。

拳變時聶土成統武衛左軍駐蘆臺,直隸總督裕祿乃調聶軍二營至涿州,一營防守津京路。五月初八日義和團焚楊村鐵路,聶軍派一支隊往救,被拳民擊傷數十人,聶軍乃痛剿義和團,自此聶軍和義和團成仇。慈禧聞訊乃令總統武衛全軍的榮祿致書聶士成,勸勿和義和團作對,聶復書說:“團匪害民,士成守土有責,境內有匪,理宜肅清,事定之後,雖受大罰,靡所逃死。”於是聶軍專守楊村以阻義和團。

五月十四日英提督西摩爾統各國兵入京,過楊村,聶軍不讓路,洋人見寡不敵眾所以折回。清廷以為乃義和團大功,特予賞賜,卻不及聶軍。到了五月廿日聶奉命攻擊天津租界,劇戰八日,這是清軍唯一和洋人真正戰鬥的一幕,如果沒有聶軍的苦戰,則洋軍早已攻進北京了。到了五月廿八日各國大軍馳援天津,聶軍因為久戰無援,勢始不支,但仍退守天津附近。

當聶軍進攻天津租界後,義和團才出陣助戰。聶士成對義和團極為不滿,尤其認為倡議滅洋釀禍開釁的是義和團,可是在正式和洋兵開戰時,真正抗洋的則是聶軍,因此聶士成非常衝動,有一日和洋兵惡戰後歸營,忽然下令說:“今晚全力進攻團匪,明日再戰洋人。”於是聶軍四出,擊殺義和團千餘人,雙方更成死敵。第二天聶軍正和洋軍苦戰時,義和團出動了數十人馳赴聶寓,把聶士成家屬全部擄走。

這時聶士成的處境實在困難極了,因為洋兵大舉增援,聶軍正和洋軍苦戰,甫告休戰,忽聽到自己家中老少被義和團劫走,於是引兵前往追尋。聶軍移動時義和團乃狂呼說“聶軍反了!”在聶軍後防的清軍竟發槍向聶軍阻擊,聶軍因之腹背受敵,進退失據。

六月初四日武衛前軍馬玉昆來津增援,聶軍和馬軍協同作戰,又苦戰了十天。

六月十三日晨直隸總督裕祿召見聶士成,聶應召赴制臺衙門。裕祿未開中門,聶心知有異,及入督署,裕祿在書衙房內立候,臉色非常難看,手持一份電報,見聶後即將電報付聶。電報上是上諭:聶士成新法練軍,擅殺愛國分子,著即正法。聶讀畢即跪下。裕祿這時安慰聶說,上諭如此,其幕後原因不知。囑聶再出戰,如果戰勝,裕祿即可力保。聶士成辭出後,穿朝衣補褂馳赴前線督軍奮戰,在八里臺苦戰一晝夜,沒有飯吃,又沒有睡眠,士兵死傷無算。洋兵用望遠鏡遙看,見清軍中有人著補褂,知為大官,遂用炮轟,聶遂以身殉國,腹裂腸出。其部將統領周玉如、姚良才,營官徐照德、宋得勝都血戰陣亡。聶屍入殮時僅清兵廿餘人系白帶送喪,天津文武官無一人臨唁。直到袁世凱出任直隸總督時,聶的冤枉才告大白。

天津之戰劇烈進行時,清廷已調李鴻章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並派宋慶為幫辦北洋軍務大臣,可是李鴻章到了上海不肯北來,而天津已難抗守了。

六月十八日,經過了三天血戰,日兵首先攻入城門,天津遂告陷落,裕祿自殺。

洋兵佔領天津後,軍紀甚壞,燒殺搶掠無所不為,尤以俄、法兩國兵最殘暴不通情理,德國兵亦甚橫行,比較來說英、美、日三國士兵沒有什麼大滋擾。最惡作劇的是在街上專拉斯文人,令其拉人力車,洋兵則坐車上,有時還要拉車人戴了紅頂花翎帽子。

六月廿三日,聯軍集合於天津,準備向清朝首都北京進發,聯軍人數約3.4萬餘人,內有俄軍1萬人,日軍9000人,英軍6000人,法軍2600人,美軍2500人,德國4000人,奧意軍各150人。

洋兵由天津出發,第一站遭遇的清軍陣地是北倉和楊村。在這一帶清朝有重兵據守,由慈禧欽派李秉衡前來督師。當六月上旬,都城中一片沉重空氣,李秉衡奉詔趕入宮中謁見太后,太后要他統領大兵,他亦欣然應允,慷慨誓師,這時天津已失陷,他於是馳至楊村部署一切。

攻佔北倉是以日軍為主,接著乘勝向楊村進擊。聯軍分為三路,俄、法兩軍攻左面,美軍攻右面,英軍攻中部,日軍則在右後方應援。清軍在楊村不若在北倉那樣頑抗,因此聯軍只花費了半天時間就把楊村攻克。

清軍唯一阻遏洋兵由天津進向北京的一條防線崩潰,李秉衡自殺殉國。

在北中國,這是個炎夏季節,洋兵雖然得心應手,攻佔了大沽、天津、北倉、楊村,但也感到非常疲憊。不過,兵貴神速,七月二日聯軍各將領在楊村舉行了一次會議,認為清兵銳氣已墜,敗不成軍,必須疾馳前進,否則援軍趕來,則攻佔北京實非易事,而如果不能攻佔北京,則戰爭就不能夠勝利結束。於是疲憊的洋兵僅休息了一日,第二天就馬不停蹄地向北京前進。

八國聯軍向清朝首都進迫,東南各省督撫便聯合起來倡議自保自全,這一觀念見於行動始自袁世凱。袁受任山東巡撫時,山東本是義和團崛起的發源地,又歷經前面兩任巡撫李秉衡和毓賢的鼓勵,可是袁在山東不動聲色地就把拳民趕出山東,因此整個拳變期間山東全境沒有戰爭,也沒有洋人洋教士被殺的事。袁世凱在東南各省總督巡撫的眼中雖是後輩,但他的才識和遠見已經令到那些前輩刮目相看了。

東南各省督撫自拳變以來,就以電報往還,協商如何保境安民,同時亦敦促政府,希望補救。光緒廿六年(1900年)五月廿四日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李秉衡、鹿傅霖、王之春、松壽、於蔭森、俞廉三等聯名致電榮祿,這封電報分遞兩處,一呈總署,一呈榮祿。榮祿曾把這電奏呈慈禧,但太后沒有采納。後來李秉衡入京受命統軍時,慈禧曾問起他為何列名在這封電報上,他則否認,並說是劉坤一等冒加他名,他未同意雲。這封電報如下:

“各國洋電皆以拳匪妄殺開釁,我不速剿,致動眾怒,日本電謂,若肯剿匪,尚有轉機,京城危急,北望焦灼。查拳匪符咒惑人,傳教煽動,實不能避槍炮,嘉慶十三年久經諭禁,若真系直隸義民,何以陝西人李來中為首,是為邪教,應剿一也。不遵詔旨解散,京外亂殺,華洋均受其害,且挾欽使,擅殺新城、淶水兩知縣,目無法紀,是為亂民,應剿二也。旗書扶清滅洋,乃各省會匪故套,若助朝廷,何以抗旨。北自京城,東至天津,西至保定,南至河間,周圍千餘里均被滋擾,勒派供糧,其中不盡教民,亦濫焚殺,畿輔災旱,民不聊生,是為土匪,應剿三也。毀壞國家所設電線鐵路,值數百萬,阻詔奏,誤軍行,又焚燬京外洋房民房無算,是為劫盜,應剿四也。即不與各國開釁亦應痛剿,況無故戕害洋人洋房,殺日本參贊。今海口已被佔奪,都城滿布洋兵,增兵增艦,日來日多,禍在眉睫,直不忍言,從古無國內亂民橫行慘殺而可以治國者,亦未聞一國無故與六七國一同開釁而可以自全者,即英俄強國,亦斷不能受各國併力之攻,況官兵彈藥有限,鏖戰日久,我無接濟之械,彼增數倍之兵,江海各口俱封,各國分路攻擾,全域性糜爛,如何支援。拳匪無械無紀,在東在直皆不能敵官兵,近日在落垡被洋兵擊斃無數,在東交民巷又被洋兵擊敗,未見其能避槍炮,若謂烏合亂匪能與大隊洋兵抗戰,斷無此事。仰懇皇太后聖斷,念宗社之重,速持定見,勿信妄言,明降諭旨,力剿邪匪,嚴禁暴軍,不準滋事。速安慰各使館,力言決無失和之意,告以已召李鴻章,李到當與各國妥商辦法。聞美國在大沽並未開炮,先託美使調停,勸令停兵息戰,我方好專力剿匪,並請速發電旨,述皇太后皇上之意,飭駐各國使臣,令向外部道歉,日本被戕參贊優加撫卹,力任以後保護。明諭各省洋商教士,眾怒稍平,庶可徐商挽救。宗社安危所關,間不容髮,再過數日,大決裂,悔無及矣。焦急惶悚,秉衡等意見相同,謹合詞籲請聖鑑,請代奏。”

此電拍發時,各督撫尚不知德國公使克林德已在先一日被戕於北京。

上海《申報》於光緒廿六年(1900年)六月初八日曾有一則譯自《字林西報》的訊息:“目下東南督撫大員,無不以聯絡邦交、剿匪安民為宗旨,曾備文照會各國駐滬領事,略謂:本部堂、本部院今已議定,無論北省有何舉動,總當按照和約,力保各國官商,不使土匪橫行,有傷各國旅人身家性命。惟各國須遣兵北上剿匪,不得調動大軍至東南各省,致百姓騷擾,匪人伺隙滋生事端雲。”

各省督撫和美英日等國首先接觸的,是兩湖總督張之洞,接著是兩江總督劉坤一,而李鴻章則已奉調再度接任直隸總督,離開廣東,到了上海。張之洞在五月廿六日曾有急電拍發給清廷駐美公使伍廷芳、駐英公使羅豐祿、駐日公使李盛鐸,請他們分別譯轉各國政府。電文曰:“北方拳匪違旨滋事,各國人口物業致遭損害,京內京外數百里,華商華民財產焚燬億萬。至戕殺日本使館隨員乃各官辦理不善之故,實非朝廷意料所及。現在我皇太后皇上已電召李鴻章來京,必使與各國妥商辦理,免致失和。惟李中堂抵津,尚須半月,而各國日內進兵不已,設或再有戰事,將來更難轉圜,徒令各匪乘機肆惡,良民多遭慘害。今各省督撫並未奉有開戰諭旨,可見朝廷並無失和之意,務望婉勸各國政府,迅電天津各兵官,力勸各國,暫行按兵停戰,俟李中堂到京請旨開議,必當妥為了結,不啟戰禍,官兵方能專力剿匪。目下長江沿海一帶,各督力任保護之責,諸國洋人均可無庸顧慮。若天津再有戰事,則南方必將牽動,事機危迫,務祈迅飭施行,各省督撫意見相同,亦即有電達各國各部矣。”

美國國務院於1900年6月22日(即光緒廿六年五月廿六日)有一個備忘錄給美國政府,備忘錄說:“中國公使今早來訪,把適才收到的兩湖總督張之洞電文的大意,通知了國務卿,這和昨天收到的劉坤一電文大意相似。他說東南諸省現在平靜,他和劉坤一是完全能而且決定要維持和平,並且在他統轄下的五省內,制止對於外人任何的危害。他請求美國方面要電示美司令官在這些省份內,當和平尚未破裂的時候,不要派遣任何軍隊或海軍進入揚子江,並且要我們和其他各國開會,請求採取同樣的步驟。伍廷芳先生希望美國在此點上的決定,儘可能的趕快通知他”。同一天美國務卿海約翰給清公使伍廷芳一函:“您給我的張之洞、劉坤一兩總督的電報我已經呈給了總統。他對於電報內所提的保證,就是這些出色的封疆大吏們,決定而且相信他們的力量能夠維持他們省份內的秩序,以及保護在他們管轄下的外人生命與權利的幾點,很是高興。他授權給我來對您保證,在做到這種情形時,他就無意派遣任何陸海軍到不需要他們的地方。我高興地通知您,我已經把總督們的保證,連同我對您的覆文,通知了我們駐倫敦、巴黎、聖彼得堡及日本的代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國殤

周梅森

親媽被認回豪門後[穿書]

陵渡

別想騙我談戀愛[電競]

之吱吱知

直播勸退?我,天命打工人

只是橘貓

月亮有你一半圓

翹搖

聞香榭之一脂粉有靈

海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