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四、南北之間,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寵惠奉派南下,是和楊天驥同行的,他攜帶一封內閣全體閣員聯名函給孫中山。

王、楊聯袂抵滬,先訪浙督盧永祥,託盧疏通,盧認為應先取消閩、粵兩省督理的命令。王在上海又和孫中山所派代表胡漢民、孫洪伊、徐謙等進行統一問題的談判,胡等亦提出撤消閩、粵督理為南北統一的先決條件。孫洪伊還提出黎元洪下野的條件。王寵惠的隨員楊天驥電告北京,如果孫文下臺,吳佩孚必須同時解除兵權。報紙把這個電報登了出來,徐謙、孫洪伊質問王寵惠說:“這話從何而起?”

4月15日,張紹曾到保定商談對孫、對奉等問題,並同意齊燮元所提的,召開南京會議解決南北統一問題的建議。曹、吳本來不重視黎、張二人所進行的和平統一,不過要利用他們分化南方,所以曹錕對張紹曾的和平建議採取了“姑妄聽之”的態度。

4月10日張作霖給孫中山一電,解釋外間的謠言,電雲:

“近日報紙登載,奉省有圖謀復辟之說,此種無意識之謠諑,在稍有常識者見之,不值一哂。惟市虎杯蛇,深引起一般誤會。作霖素性光明磊落,但知愛護共和,顧念大局,我公夙所深悉,敬祈代為宣佈,轉飭各報更正,無任禱企。精衛兄已來奉,厚意至感,並謝。”

這時正是孫、段、張三角聯盟時,孫中山曾派汪兆銘到北京從事聯絡,4月上旬汪到了奉天,所以張作霖給孫中山電報中提及。

孫中山於收到奉張來電,即覆電雲:

“蒸電覆闢謠諑,並囑宣佈,轉飭各報更正,具見矢忠民國,曷勝欽佩。國建共和,十餘稔矣。中經復辟之變,不旋踵而滅。國體既定,誠有非頑民所能顛覆者,執事之明,豈或屑此。不圖乃有以為中傷者,人心之險,良可浩嘆。執事通電明志,國人皆將喜聞此祥和之言。文亦將視力之所及,勉為執事剖白之。更冀本愛護共和之初衷,進而為解決大局之盛舉。文雖不敏,至願與時賢共之也。”

12年4月中旬,沈鴻英終於叛變。

原來沈之參加逐陳,主要目的是為自己,當沈進入廣州時,即欲恢復省議會,選舉政學系林正煊為省長,藉以取得廣東的政權;又擬借江防會議,殺盡國民黨要員。怎知這二事都失敗,因此只好偽稱服從孫中山,移防肇慶。北京任命沈為督理廣東軍務後,沈即於4月15日在新街就任督理,通電請孫中山離粵。

4月16日拂曉4時,沈軍開始進攻,李易標六七營分三路撲攻廣州市:一路由白雲山向農林試驗場猛攻滇軍楊希閔總司令部,滇軍已獲沈軍叛變的訊息,所以立即出隊抵禦,孫中山親偕楊希閔督戰,沈軍當場被擊退。一路撲攻造幣廠,為盧師諦部擊退。一路進攻流花橋,為劉震寰部所阻,李福林聞警,即調所部福軍八營,渡河助戰。孫中山親登觀音山督戰,廣州市轉危為安。

沈鴻英自任中路,沿奧漢鐵路南下,沈榮光出英德、四會,直攻三水;西江一帶之沈軍亦響應沈鴻英。

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褫奪沈鴻英桂軍總司令,電雲:“沈逆鴻英,反覆無常,奸詐成性,陰謀內亂,逆跡久彰。本大元帥念其微勞,怒其既往,展示優容,冀與感化。不意狼子野心,始終不悛,一面呈報移防,一面陰行鬼蜮。竟於昨夜擅自稱兵,進襲省城,幸我軍將士用命,戒備有素,當經擊退。似此恣行叛逆,甘為戎首,擾亂軍紀,貽害地方,實屬罪不容逭,法所必誅。沈鴻英應即褫奪桂軍總司令本職,著滇軍總司令兼衛戍總司令楊希閔、東路討賊軍總司令許崇智、西路討賊軍總司令劉震寰、大本營駐江辦事處全權主任古應芬、東路討賊軍第三軍軍長李福林、中央直轄第七軍軍長劉玉山、中央直轄第三軍軍長盧師諦、海軍艦隊司令溫樹德、駐汕海軍各將領、廣東江防司令楊廷培、廣東海防司令陳策等,各督飭所部,分途兜剿,迅速撲滅,以正法紀,而遏亂源。”

孫同時電駐滬代表向王寵惠提出嚴厲質問:

“北方陽為言和,陰實迷信武力,且藉以懈我之備,言之殊堪痛恨。”

17日孫中山函汕頭許崇智,告以陳天太部已出四會,現戰情已變,江門軍當全數出三水、蘆包,向高塘、新街方面進攻,以速掃滅襲擊省城之敵為先,然後再為第二步進取。

18日滇軍收復瘦狗嶺,福軍追擊至龍眼洞,劉震寰收復小坪。19日滇、粵、桂、福聯軍予沈鴻英以決定性之一擊,白雲山一帶完全克復,沈部狼狽向北路江村、新街敗退。蔣光亮之第四師及第二混成旅胡思舜部擔任三水、蘆包、炭步等地右翼作戰,以抵禦西江一帶沈軍。

沈鴻英投靠北京,在廣州叛變,當然是吳佩孚的策動。當時孫中山在廣東的局勢並不穩定,孫回廣州後,沈鴻英雖在廣州,卻並未見面。至於滇軍也有問題,孫早就發表楊希閔為廣州衛戍司令,可是楊到了3月12日才宣佈就職。當朱培德部滇軍由廣西開抵三水、河口的時候,孫即將該部改編為拱衛軍,令其駐守廣州。朱培德和楊希閔雖同為雲南人,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同時並不和睦,孫為了避免這兩支滇軍發生誤會,所以指定以河南為朱部滇軍的防區,自己也將大元帥府移往河南水泥廠。

沈失敗後,北京政府於4月21日任命洪兆麟為汕頭防務督辦,葉舉為惠威將軍,尹驥、李雲復、賴世璜、蘇世安、楊坤如、翁武亮為廣東陸軍第五至第十師師長。這些人事命令全是企圖把陳炯明的舊部爭取過來,使其和沈鴻英聯合夾攻廣州。

孫中山認為北方已沒有商談的誠意,最大阻礙是吳佩孚,因此令駐滬代表通知北方,如果北方誠意言和,就應先罷免吳佩孚,否則和談可以終止。

王寵惠本想做孫中山和吳佩孚之間的橋樑,孫、吳關係破裂,他放棄了北方代表身份,到廣州謁見孫中山,隨後出國到海牙任國際法庭的審判官。

孫雖然發表蔣中正為大本營參謀長,可是他還在上海,孫屢電催促來粵,楊庶堪、古應芬、廖仲愷亦紛電促駕,蔣中正乃由滬赴粵,途行五日,4月20日抵廣州,就任大本營參謀長。26日孫偕蔣中正赴江村勞軍,全體將士聞大元帥蒞臨,大為興奮。

沈鴻英叛軍於21日自新街退據源潭,和滇軍楊希閔相持。25日滇軍攻佔清遠,沈榮光先潰逃,29日滇、粵、桂聯軍以全力進攻粵漢路沿線之沈軍,30日攻克源潭。5月2日滇、粵軍克琶江。3日孫中山至源潭勞軍,6日至三水慰問傷兵。

7日,孫中山調廖仲愷為廣東省長,以葉恭綽繼任財政部長,鄭洪年為次長。葉和鄭都是舊交通系,交通系的領袖梁士詒受奉張支援組閣,在閣揆任內被吳佩孚用一連串的電報轟了下臺,梁下臺後和他的主要助手葉恭綽都避居香港。迨孫、段、張三角聯盟後共約抗曹、吳,梁士詒遂舉舊交通系支援孫中山,孫這時在廣東最困難的,就是財政問題,梁士詒、葉恭綽等均以長袖善舞著稱,所以孫中山遂邀葉恭綽任財政部長。大本營的財政由舊交通系支撐,對內對外都產生了信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贈我怦然心動

方碧瑤

1985香江梟雄

大魏招雷術

四合院:回到婁曉娥下嫁的前一天

秀雲的天空

神豪:我的戀愛日常善惡有報

火炎焱剡

利刃

金清石

我又抱錯了大腿

鹿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