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三七、吳拒馮系投靠,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執政府要員大多數逃入東交民巷,但還有外交總長鬍維德(原任顏惠慶於3月25日辭職)、財政總長賀德霖、司法總長盧信、教育總長鬍仁源未入東交民巷,政變當晚四位閣員開會,推胡維德往謁王士珍,請暫任維持,王予拒絕。又推賀德霖往訪座鐘麟徵求意見。11日又在胡維德寓開會,一派主張維持現狀,一派主張辭職,可是現狀既不存在,請辭的辭呈又無處投遞,談不出一個要領。12日下午再開會,內務、陸軍、海軍、交通、農商五部次長亦均列席,經議決正式政府未成立之前,暫維現狀。

段祺瑞在東交民巷亦部署一切,密令駐通州的國民軍第九師唐之道放棄通州撤返北京。唐之道這一師原是段的內弟吳光新的部隊,段早已和這支部隊暗通聲氣。唐之道接受了段的命令,率軍回師北京,對鹿鍾麟來說,這是一個突變。

讓鹿鍾麟決定退出北京的,還是吳佩孚的繳械覆電,吳既然不接受國民軍謀和的要求,留在北京等於是困獸在籠子中。

天下事的微妙即在於此,鹿鍾麟欲驅逐段祺瑞,想不到卻被段的伏兵所驅逐。

4月15日晚鹿鍾麟率領國民軍退出北京,撤退前要求退兵費200萬元,北京銀行公會勉強湊齊。

唐之道軍隊奉段令入城,即駐守警衛總司令部,段祺瑞也於當天從東交民巷返吉兆衚衕,並發表通電雲:

“民國成立十有五年,紛亂相仍,迄無寧日。本執政蒞事以來,振導和平,不圖德不足以感人,才未足以弭變。……本月九日之亂,關係國家紀綱,軍人職責者至鉅。曩臨時政府開始,曾規定應辦事項,此後是否按程繼進,本執政聽諸公論,當此亂極思治,不無貞下起元,共速擬妥善後,俾國政不致中斷,僉謀朝同,初服夕具。本執政從容修省,得為海煙逸民,休養餘年,所欣慕焉。”

段的通電主旨,在表示雖復職而依然願意下野。

才恢復自由幾天的曹錕,在15日傍晚即赴東交民巷格蘭頓旅館。

賈德耀於同日通電,恢復辦公。當天閣議決定齊燮元、張志潭、張英華、吳景濂,劉永謙等免予通緝。免除鹿鍾麟本兼各職。免除司法總長盧信職,以王文豹次長代理部務。

段這次復職,是打算聯絡奉張以抗吳,所以派遣親信策士曾毓雋到天津,會同吳光新遊說奉系諸巨頭。可是奉方對曾毓雋和吳光新都很冷淡。

國民軍退出北京後,奉軍、直魯聯軍和吳軍都向北京疾進,奉軍進駐北京城東北郊,吳軍進駐北京西南郊,直魯聯軍進駐北京東南郊,奉系派參謀長李藻麟晉京,與吳軍會商防區劃分問題。

4月16日北京城內組成了京師臨時治安會,由王士珍、趙爾巽、熊希齡、顏惠慶、江瀚、孫寶琦、惲寶惠、王家襄、王寵惠、汪大燮、江朝宗、馮恕、周作民、張嘉祐、高金釗、師景雲、吳炳湘領銜,於15日起在市公所辦事,辦事範圍包括(一)和平之呼籲,(二)民食之維持,(三)閭閻之治安,(四)外僑之保護。

17日國務總理賈德耀向段祺瑞投了辭呈,文雲:

“呈為弭變無方,引咎自劾,請予罷斥事。竊德耀猥以庸才,謬承知遇。投艱遺大,本屬難勝。月餘以來,備深兢惕。不圖事變紛乘,贊襄無策,上驚鈞駕,使中樞政務同時停頓。揆諸持危扶顛之義,既虧職責,彌疚神明。此時若再辱高位,不特難資表率,尤恐貽誤國家。惟有具呈仰乞鈞座俯予即日罷斥,另簡賢能,以重樞寄。不勝悚惶待命之至。謹呈。”

附呈段手摺:

“竊以四月九日變起非常,前警衛總司令鹿鍾麟,稱兵犯上,罪不容辭。現雖免其本兼各職,率師退去,紀綱具在,自應按法以繩。惟一年以來,京師治安,鹿鍾麟始終維持,不無功勞足錄。我執政豁達大度,靡所不容,擬懇寬其既往,免予深咎。是否有當?出自逾格鴻慈,無任惶恐待命之至。謹呈臨時執政!”

4月17日賈德耀致馮玉祥電雲:

“十萬火急,庫倫探投馮上將軍煥章弟賜鑑:自審輇材,難勝鉅任,受命危難,實秉尊旨。月餘以來,險阻備嘗,勉力支援,萬不獲已。所以然者,執政知遇之雅,吾弟督責之殷。苟利國家,寧惜頂踵。不意四月九日變起非常,事前既無所聞,臨時又無法補救。虎兕出柙,龜玉毀櫝,焉用彼相,良用咎心。我公平日主張,所以擁護執政者甚至。德耀之敢於任事,亦即在此。喋血都門,倒戈內向。此等舉動,明知決非尊旨,是以不敢隨聲附和,更背初衷,此中委曲,當荷鑑諒。今西北各軍全師以去,奉直軍隊亦未入京,以後政治應如何改善之處,自應聽之全國賢豪。惟德耀個人經此變故,外慚清議,內疚神明,已呈懇執政准予辭職。特將經過情形奉達左右。貴軍雖退南口,實力甚充,此次樹敵太多,各方應戰,以平日訓練之精,故能支援如是之久,紀律功績,有口皆譽。此後分駐西北,正可廣闢利源,精煉勁旅,撫此大地,永備於城。一時政治之得失,本不足計較也。素承推置,敢布腹心,佇候明教,無任企禱。兄賈德耀叩。”

段祺瑞復出後,能不能存在端在討馮諸軍對段的態度,因此,段於4月17日分電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孫傳芳等,電雲:

“祺瑞自前歲出膺艱鉅,原冀內維國本,外應潮流。民國前途,期於鞏固。乃一年以來,事與願違,心力具瘁。能忍辱而不能負重,欲撒手而無以卸肩。進既招尤,退亦懼禍。迴心九轉,如墜深淵。自九日事變發生,綱紀凌夷,肝腸尤裂。德薄至此,更復何言。弟等均系患難至交,論公為國家干城,論私為祺瑞手足。紀綱應如何整飭?大局應如何奠定?公忠體國,不乏嘉猷。詢謀僉同,必能善後。祺瑞以遲暮之年,既無希冀,復無成見,區區此心,諒獲鑑察。祺瑞筱。”

這通電報段希望能得各方覆電,俾有商量餘地,19日張作霖有覆電雲:

“段芝老鈞鑒:筱電敬悉。法律政治問題,自有海內名流公同討論,霖本軍人,早經宣言不問政局。敬復。”

張作霖這通覆電既不稱執政,又顧左右而言它,對段是一個很重的打擊,然而更重的則是吳佩孚方面。吳根本對段的筱電不作答覆,但卻有巧電給唐之道和他的所屬的三個旅長,要拿辦安福黨人,監視段祺瑞,同時以王懷慶為京師警備總司令,吳電全文如下:

“北京唐之道師長、王、李、武三旅長鑑:……頃據路透社電,段氏又因馮賊遠去,恢復執政。又據探報,借尊銜通電擁段者,系曾毓雋所為各等語。該安福黨禍國至此,尚敢橫行都下,望從速將安福黨人拘捕,並監視段氏,以便依法控其賣國諸罪。至於京師治安,已電王懋帥從速入京維持。所有保護京城軍隊,除調毅軍張愷臣旅就近聽調外,所有貴部統歸懋帥指揮調遣。應即以王懋帥為京師警備總司令,請即速電迎懋帥入京為要。除電雨帥、懋帥、撫帥及張、李、靳、王、田各司令外,特達。吳佩孚。巧。”

19日下午5時,段祺瑞在私邸召開會議,根據各方情況,已無法戀棧,遂決心下野。6時段攜眷偕安福系要員赴東交民巷暫駐。曾毓雋、吳光新、梁鴻志於19晚自天津赴北京迎段,段乃於20日下午1時半偕眷及吳光新、姚震、姚國楨、曾毓雋、梁鴻志、龔心湛、許世英、段宏綱、張樹元、章士釗、曲同豐等乘專車赴津,段在行前釋出三道命令:

(一)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賈德耀呈請辭職照準。

(二)特任胡維德署國務總理。

(三)本執政茲已決定引退,自即日起著由國務院攝行臨時執政權,此令。

同時發出下野通電雲:

“祺瑞忝居執政,一載有餘,時局愈紛,心力交瘁。自經本月九日之變,內疚尤深。茲決定引退,已於本日下令將政權交付內閣暫維現狀。謹布悃忱,諸維公鑑。”

張作霖在國民軍宣佈投靠吳佩孚的時候,捏了一把汗,他自郭松齡之變後,元氣已傷,擔心吳佩孚真的和馮軍聯合討奉。可是吳態度光明磊落,對馮軍不假辭色,因此使奉張印象更深。他有急電給吳雲:“鹿等施其挑撥伎倆,我輩一切舉動無不光明磊落。”

吳佩孚既然拒絕國民軍投降,國民軍唯有自謀出路了。當時的情況,北京是守不住的,只有撤出北京城,重新作一番部署,其部署是:張之江在張家口統籌全域性,鹿鍾麟在懷來指揮南口的保衛戰,宋哲元、孫連仲在多倫以抵擋奉軍吳俊升、湯玉麟的騎兵,徐永昌、韓復渠,石友三則在平地泉、豐鎮一帶防山西閻錫山襲擾國民軍後路。國民軍後方的安全地帶是甘肅,由劉鬱芬率孫良誠、張維金入甘。派李鳴鐘和劉驥繞道赴廣東連繫國民黨。

南口是京北重鎮,有居庸關和八達嶺等天險,萬里長城也經過這兒。早在15年3月間,國民軍劉汝明的一師約15000多人就開到南口加強工事。守南口的決定,是劉汝明所部三十旅旅長王書箴建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超級仙尊

極葉

怪笑小說

東野圭吾

魔都大佬們,放馬過來吧

愛自由的男人

穿成全A軍校唯一的普通女生

風茶茶

詭案罪3

嶽勇

我在八零香江擺爛當大嫂

一寸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