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留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百零八 前往基輔攔截德機,空戰之王,指留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月26日天剛亮,第六殲擊機航空軍的第34團接到緊急起飛命令,前往基輔,阻擊德軍戰機。

幾分鐘之前,第六航空軍總部接到地面瞭望哨和偵察機同時回的報告,一箇中隊的梅塞施密特,掩護一箇中隊的死神斯圖卡,前往基輔,執行戰鬥轟炸任務。

第六殲擊機航空軍基地,修建在基輔北側的一處森林邊上,機場跑道非常隱蔽,可以同時供大機群起降。此時,四周的防空部隊已隨著最高層放棄基輔而撤走,隨第六航空軍總部一起前往莫斯科。

這個基地之前負責保衛基輔的重任,戰鬥非常慘烈,第六航空軍傷亡過半撤走,現在整個基地,只剩下經過補充後滿員的第34航空團駐守,負責掩護從基輔撤出的部隊。

蘇聯地域遼闊,這裡更是人煙稀少,敵特很難現。

先起飛的是9架伊—153,5分鐘後18架伊—16也完成起飛,這兩款戰鬥機短距起降能力非常好,對於新手來說很好操控。

此時蘇聯菜鳥飛行員很多,伊—153和伊—16相當適合。

5分鐘後又起飛了4架颶風戰鬥機和團部的3架伊—16,周至寒駕駛214號噴火最後起飛。

周至寒在敦刻爾克和倫敦保衛戰期間,駕駛214號噴火所向披靡,所以為了提高士氣,格羅馬金將軍早早為他準備好了全新的214號噴火戰鬥機。

此時,蘇軍大機群作戰使用落後的密集飛行方陣,小分隊作戰,還是執行老邁的三機編隊。

對此,周至寒並沒有提出異議,飛行員們習慣了三機編隊,此時突然改變成四機編隊,反而會降低戰鬥力。

人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34航空團擁有三個戰鬥機中隊,每個中隊9架戰鬥機,加上團部直接管轄的3架戰鬥機,第34團一共3o架戰鬥機,由團長皮桑科少校率領全部出動,再加上4架颶風和周至寒的一架噴火,應該可以應付12架梅塞施密特和12架死神斯圖卡。

實際上,無論是否可以應付德機,第34團都得全力出擊,因為目前在基輔,只有他們這個戰鬥機部隊。

團長皮桑科少校知道,己方戰機的效能,除了4架颶風和1架噴火外,都遠遜梅塞施密特,所以他和周至寒商量後,決定使用的戰術是,伊—153和部分伊—16對付斯圖卡轟炸機,大部分伊—16協助颶風迎戰12架梅塞施密特。

為了儘快熟悉蘇聯的氣候和蘇軍的戰鬥狀況,剛抵達駐紮在莫斯科的第六航空軍,周至寒就要求去最前線。

格羅馬金將軍慎重考慮後,決定讓他前往基輔,暫時協助第34團掩護部隊撤退,並叮囑第34團團長皮桑科少校,一定要確保周至寒的安全,凡事二人共同商量。

1941年9月14日,古德里安帶領的第2裝甲叢集和克萊斯特第1裝甲叢集,在基輔以東24o公里的洛赫維察成功會師,整個蘇軍的西南方面軍,全部落入德軍的巨型口袋。

直到9月17日,蘇聯最高統帥部終於下達了向東撤退的命令,但悲劇已經無法避免,9月19日,烏克蘭都基輔淪陷。

9月26日,困守在基輔包圍圈裡的蘇軍第五,第21,第26,第37集團軍的大部及第38,第4o集團軍的一部比被殲,德軍俘獲蘇軍66.5萬人,繳獲坦克8oo餘輛,火炮3ooo多門。

蘇軍的最高指揮官波爾多諾斯和他的政委布林米斯堅科,參謀長圖皮科夫三位西南方面軍的最高指揮官,均在突圍中戰死。

由於方面軍司令部各機關先從基輔撤出,向東、西方向分頭突圍,沿途又于波塔洛夫將軍帶領的第5集團軍殘部匯合加在一起,只有5ooo人向外突圍,剩下的幾乎全軍覆沒。

目前,波塔洛夫將軍率領的5ooo人,有部分是沒有戰鬥力的文職人員,被德軍的一個團暫時阻擊在山窪裡,德國空軍派出戰鬥機和轟炸機,就是要用密集殺傷力,協助這個團拖住蘇軍5ooo人,等待大部隊前來完成圍殲。

基輔的天空晴朗,天氣轉涼,雲層較高,周至寒在飛行途中往下看,有綠綠的草地,褐色的鄉間土路和農村建築,這裡是蘇聯的糧倉,九月底的豐收季節,到處都是黃澄澄的稻田。

為了節省燃油,伊—16和伊—153低空飛行,而且此時烏克蘭的天氣轉涼,飛行員坐在敞篷裡,時間久了消耗巨大。

看著前方蘇聯飛行員坐在拉風的敞篷車裡,周至寒忽然覺得,自己駕駛最好的噴火有點奢侈。

四架颶風戰鬥機,在伊式戰機後方八公里,以7ooo米高度組成兩個雙機編隊飛行。

颶風的主要任務,是現高空的敵機,和伊式戰機組成高低搭配的戰鬥隊形。

由於大多數的伊式戰機沒有無線電,所以在出前,皮桑科少校專門詢問周至寒,使用哪種飛行陣型。

按照蘇聯當下的機群作戰模式,整個伊式機群應該保持在6ooo—7ooo米的高度,接敵時不至於在高度上吃大虧。

德國入侵蘇聯,之所以能在第一天就擊毀2ooo+架蘇機,先是因為突襲成功,還有一大原因是蘇軍的戰術落後,導致在戰爭中,成功起飛的4oo多架戰機也被擊落。

在戰爭的第二天,蘇軍全面進入戰爭狀態,依然有7oo多架戰機在空中被德機擊落,機型老邁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蘇軍戰術落後,伊式戰機起飛後,就拼命爬升至高空和梅塞施密特戰鬥,不被擊落才怪。

但周至寒認為,伊式戰機在這樣的高度飛行是錯誤的,因為伊機的升限是8ooo米,在這個高度上伊機的動力明顯下降,而這高度正是梅塞施密特最喜歡的,這就等於是以己之短迎敵之長了。

空戰中,沒有任何一款戰機的效能能1oo%壓制住對手。

就比如高能量戰鬥機的盤旋能力和轉彎半徑,大機率比不上低、低翼載戰鬥機。

伊式在3ooo米之下飛行,現梅塞施密特就迅降低高度,等於破了梅式的俯衝特長。

皮桑科少校當機決定,執行周至寒給的戰術。

這也並不是皮桑科有多相信周至寒,而是因為,周至寒是格羅馬金將軍親自請來的王牌飛行員。

周至寒飛在隊伍的最後面作為拖後後衛,他每隔幾分鐘就會做一個側翻滾,把整個機群后方的安全覆蓋。

喜歡空戰之王請大家收藏空戰之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國大曹賊

憤怒的小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