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劇情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哥本哈根兵工廠,丹麥崛起1890,硬核劇情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雖然丹麥東非部隊的實力比起本土軍隊的實力肯定更低,但是,克里斯蒂安覺得東非部隊的實力已經足夠出色了——你不能拿英屬印度軍隊去和英國本土的皇家燧槍營比啊!與其他列強在非洲訓練的軍隊比較,丹麥的東非部隊實力已經算是出色的了,可以和德屬東非軍隊相媲美。

當然,這主要都要歸功於東非總督史丹利,在1o年多的時間裡,東非殖民地府厄利垂亞的馬薩瓦港已經從一個小小的港口一躍成為東非數一數二的港口,過8o%的商船在透過蘇伊士運河後都會選擇前往馬薩瓦港進行補給和貿易,因此,馬薩瓦港已經擁有了3座8ooo噸級的船塢和東非最大的港口碼頭,每年能夠為丹屬東非賺得5o萬英鎊的稅收,自然地,這裡同時也成為的丹麥東非艦隊的基地港口,雖然東非艦隊比起本土大艦隊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不過在東非好歹還是能夠拿得出手的。

同樣,東非地區的鐵路網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馬薩瓦——亞的斯亞貝巴鐵路已經於1899年全線通車,將東非地區的鐵路里程數提升到15oo公里。

而在工業方面,丹屬東非的成績也十分亮眼,整個東非地區已經擁有了7座鋼鐵廠,35處鐵礦、煤礦,總產量足夠讓丹麥本土的工業使用了。

東非形勢是一片大好,但是哥本哈根皇家兵工廠的處境卻並不怎麼樣,雖然掛著皇家兵工廠的名頭,實際上哥本哈根皇家兵工廠只能月產13oo支,麥德森機槍2oo挺,所以,實際上,丹麥6軍的大部分軍火訂單都是交給埃斯比約、奧胡斯、歐登塞這些地方的兵工廠生產的,否則的話,阿比西尼亞戰爭,丹麥軍隊不可能裝備這麼多的麥德森機槍。

雖然說阿比西尼亞戰爭丹麥的確是贏了,但是克里斯蒂安知道丹麥國內的兵工廠還需要進一步的擴建,而老牌工廠哥本哈根兵工廠自然地就進入了克里斯蒂安的視線中。

根據拉斯穆森等人的規劃建議,丹麥政府將會投資5o萬英鎊擴建哥本哈根兵工廠,這樣一來,哥本哈根兵工廠能夠月產m1898式步槍32oo支,麥德森機槍32o挺,迫擊炮11o門,手榴彈5ooo顆,子彈1o.7萬,改建後將和麥德森公司成為丹麥國內軍火兩大巨頭。

當然了,5o萬英鎊對於丹麥來說,也算是一個大數字了,所以也不可能全花在擴建像麥德森機槍、迫擊炮這類輕武器生產線上,以前作為龍騎兵參加過迪伯爾戰役的弗雷德裡克八世特意召見了拉斯穆森,要求額外擴建兩條152毫米榴彈炮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月產量至少達到5門。

其實弗雷德裡克八世的舉動很正常,弗雷德裡克八世參加過普丹戰爭,普魯士軍隊多達數百門火炮參與的炮火準備令身處第一線的他印象極為深刻,丹麥炮兵的劣勢成為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陰霾,所以,丹麥炮兵這幾年能夠裝備75毫米射炮、1o5、152甚至2o3毫米大口徑榴彈炮,背後都有弗雷德裡克八世的推動。

對於自己的老爹這一舉動,克里斯蒂安並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炮兵的重要性自從拿破崙戰爭以來就被反覆強調,到了一戰更是一場炮火準備就能集中幾千門大炮一起轟,提前開始展炮兵,對於丹麥有益無害。

喜歡丹麥崛起189o請大家收藏丹麥崛起189o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五千年來誰著史

漢風雄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