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權利是哪兒來的?,埋葬大清,天煌貴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朝廷和官府的定義,這是一個幾乎歷朝歷代都會栽跟頭的大問題。

都說皇帝是天子,可是誰也沒有見過老天爺,都說百官是代皇帝牧民,但是很多官老爺們只想著怎麼往口袋裡面撈銀子,對於百姓的死活卻根本不上心。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對朝廷和官府的定義出了問題——他們都把朝廷和官府凌駕於百姓之上,認為人分三六九等,皇帝是最高的九至至尊,親王、郡王之類的就是僅次於皇帝的諸侯,百官是負責替皇帝和諸侯們打理天下的,至於百姓,那是屬於要被“牧”的羊群。

這個問題同樣也存在於歐羅巴那邊,雖說歐羅巴那邊沒有什麼百官替國王牧民的說法,但是那些神甫們可都是自稱為牧羊人的。

朱勁松曲起手指,敲著桌子說道“把朝廷和官府凌駕於百姓之上,管理百姓,這個不能說錯,畢竟百姓容易被人裹挾,稍有不慎就會搞出一些亂子。”

“像之前的八卦教、白蓮教之類的且不去說他,就是朕之前碰到的興平村和興安村那兩個小村子的械鬥,若是沒有軍隊過去壓制,只怕他們也會搞出大亂子。”

聽到興平村和興安村這兩個名字,曾誠等一眾大老們臉上的神色也不禁有些古怪——任憑誰能想到,兩個在大明的全國地圖上都找不到影子,甚至連江西布政使司的地圖上都找不到,只能透過贛州市的地圖才能找到的兩個小村子,居然能搞出來那麼大的動靜?

幾百上千號的青壯,十幾門火炮,幾百枝燧槍,幾千的彈藥,上百枚手榴彈,什麼特麼的戰略戰術全搞出來再加上臨時戰場指揮部和獸醫充當的戰時醫院,還有全部由老孃們兒和小孩兒組成的後勤隊伍……

曾誠覺得,就這麼兩支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中的雜牌,讓他們去跟衛所的將士們打對攻那純屬找死,但是讓他們去跟拿破崙那小傢伙拼一下,誰勝誰負可能還真不太好說。

可是曾誠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如果按照陛下他老人家現在說的這些,那麼朝廷和官府的定義問題還需要考慮嗎?那肯定就是要管理百姓,要不然百姓出了亂子,最後還不得是官府和朝廷出來收拾爛攤子?

然而就在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都一臉懵逼的時候,朱勁松又對張德全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又慢慢的敲起了桌子。

張德全也很快就去而復返,只是回來的時候,手裡卻多了幾份報紙。

朱勁松從張德全的手裡接過報紙,略微看了幾眼之後就甩到了桌子上,示意曾誠等一眾大老們也拿過去看看。

曾誠等一眾大老們就有些懵。

身為大明朝廷的大老,每天都要看《大明報紙》幾乎已經成了他們的本能——哪怕上面有很多的政策就是出自於內閣或者六部之手,這部分政策相關的內容對於曾誠等一眾大老們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其他版面所謂的最新訊息也比錦衣衛和御史臺送過來的訊息要滯後一些。

但是!

萬一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又在報紙上布了什麼新的文章呢?

要是整個大明其他人都知道了新的文章內容,可是這些朝堂上的大老們還兩眼一抹的啥也不知道,那不就成了笑話?

所以,曾誠等一眾大老們才會感覺懵逼——明明是每天都看的玩意,現在又拿過來讓人看?

然而這種想法,在曾誠拿起桌子上的報紙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桌子上的報紙根本就不是《大明報紙》,也不是禮部批准每個布政使司下屬的禮科機構布的《某布政使司報》,而是根本不知道哪兒來的小報。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報紙是怎麼出來的?

誰批准的?

又賣出去多少?

更關鍵的是,既然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都能讓人專門把這些報紙給整理出來了,那麼這裡面的內容……

等到曾誠看了幾眼之後,就不禁陰沉著臉,悄然跟劉懷文等一眾大老們對視了一眼。

這些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報紙,上面居然在質疑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的後人,依據就是大清的朱三太子桉——朱三太子都已經涼了,你朱某人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你要是造反就直接正大光明的造反唄,你頂著崇禎皇帝的名頭幹什麼?

更可氣的是,這些小報之間還互相開片,有的小報在質疑朱勁松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之後,有的小報就拿出了朱勁松築了多少京觀,牽扯了多少大桉來左證朱勁松肯定是朱元章的後人,畢竟一搞就是幾萬人的大桉,除了朱勁松之外也就是朱元章了,這麼相似的作風,說他們不是一家人都有點兒說不過去。

所以朱勁松也很懵。

這踏馬都哪兒跟哪兒啊?

朕造反的時候你們不跳出來質疑,甚至以錢聾老狗為的大清集團都沒有跳出來質疑朕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之後,現在你們這些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城狐社鼠反倒是要質疑朕?

關鍵是錢聾老狗身世不明的破事兒你們也不去質疑,六下江南到底禍害了多少銀子,坑害了多少百姓你們還不去質疑,你們居然質疑朕?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質疑朱勁松的身世問題,那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大明朝從來就沒斷過這種破事兒,像朱老四明明是馬皇后親生的,不照樣有人懷疑朱老四的身世?像朱老四明明沒有誅方孝孺的十族,那些野史裡面不照樣寫的有鼻子有眼的?

歸結結底,就是歷代的大明朝廷根本就不在乎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百姓願意寫就讓他們寫,願意傳就讓他們傳,反正野史也影響不到正史,真正懂行的都知道看《實錄》而不是所謂的野史。

朱勁松對此也是一樣的態度,反正也不會掉兩塊肉,老百姓有個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挺好,總比讓他們閒著沒事兒幹了搞械鬥要強的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上海灘:從炮轟租借開始崛起

小臉蠟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