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洛驚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平越容易安越難,大秦王座,筆洛驚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蘇雖然也心憂土地兼併一事,但是他沒有想到贏子戈會是這般劇烈的反應。

不等扶蘇多想,贏子戈就起身拉住他的衣袖“大哥,你隨我去見父王!”

扶蘇聞言摁住贏子戈拉著他的衣袖的那隻手“事情我已經全數告知三弟,三弟自去即可。”

“此時即時大哥先現的,大哥豈能抽身事外!”說完,贏子戈不給扶蘇反駁的機會強行帶著他來到了贏政的行宮。

對於贏子戈與扶蘇二人的聯闕拜訪,贏政心中很是高興。這些年雖然贏政的地位從秦王變成了天下共主,但與此同時贏政也幾乎活成了孤家寡人。

在天下人的眼中,贏政橫掃六國,把原本六國的美人都擄到了咸陽宮。可是真實情況卻是那些從六國押運來的妃嬪都被嬴政打包伙同秦地有意再嫁的寡婦一起送去了百越幫助王翦同化百越之民!

王翦非但有將才,政才亦不差。當初嬴政去郢壽同王翦會面的時候,問了王翦平越之計。

已經和百越交過手的王翦的回答是“平越容易安越難!”

雖然可以武力拿下百越之地,但是武力統一併不是目的。而且雙方交戰會不斷的積累仇恨,最後即便打下百越之地,對方也不會心甘情願的服從大秦的統治。對此,王翦給出的建議是用秦人同化百越之民。

伐楚一戰,秦軍開動了六十萬大軍。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斬獲,但是在龐大的基數面前,誰需要封賞的土地依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伐楚勝利後,王翦第一時間想到了這點。當初嬴政讓王翦挑選留下來評定百越的將士的時候,王翦特意挑選了在伐楚一戰中立了大功的將士。

王翦的意見便是把百越之地當作這次的封賞之地,而且為了讓將士們接受這樣的封地,王翦向嬴政建議可以提高封賞標準。

對於王翦的建議,贏政知道這是最好平定百越的方式。不過讓這些為了秦國出生入死的將士老死異鄉,贏政心中也是很難下決定。就在嬴政猶豫不決的時候,王翦丟擲了難題“大王先別急著做決定,要想讓這些有功之士在百越安家,還有一樁難事?”

“什麼難事?”

“大軍若要長期駐紮,需得以安身立命為根本。從古至今,男子有女便是家,沒有女子,萬事無根也。”

辭別王翦回到咸陽後,嬴政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在六國後宮中的妃嬪被押送至咸陽宮中的時候,嬴政下了決定,挑選了適齡女子後,嬴政讓蒙毅將她們登6在冊。這次嬴政東巡離開咸陽之際,那些登記在冊的侍女嬪妃同樣出了咸陽宮,不過她們的方向是王翦所在的嶺南!

······

聽完扶蘇的敘述,嬴政同樣一巴掌拍到了身前的案几上怒氣衝衝道“豈有此理!”

憤怒過後,嬴政看向一旁的嬴子戈“關於此事,你有什麼想法?”

“世家大族兼併土地靠的除了權勢就是武力,權勢這一塊兒就交由大哥處置吧。兒臣負責武力這一部分!”

對於嬴子戈的分工,嬴政沒有多想就同意下來。

對於嬴子戈,嬴政一直是“你辦事我放心”的態度,但是對於扶蘇,嬴政就考慮的多了一點。

“扶蘇,此事對你也是一種歷練。不過你之前從未參與過政事,這次寡人派李斯輔佐你,你要多向他請教!”

“兒臣明白!”

雖然和贏子戈的待遇不同,但是扶蘇並沒有心生不滿。

離開贏政的行宮後,嬴子戈與扶蘇告別,而扶蘇也改道去拜訪李斯。

李斯很是看重與扶蘇的相處。李斯入秦已經近三十年了,在做丞相之前,李斯始終是奮精進專於功業,從來沒有就朝局人事用過多餘的心思。

但是,取代王綰做了相之後,李斯心中開始不自覺地生出些許微妙的心思。但遇大事,李斯都開始不自覺地要從朝局人事著想了。布衣出身的李斯,對自己的人生從來是清醒的。封侯拜相是李斯的人生目標,但是現在已經是位極人臣、功業巔峰了。再往前走,大體便是保全功業,保全已經蓬勃繁衍起來的巨大家族為根本了。

青年時的拮据滯澀,讓李斯對“廁中鼠”的貧賤屈辱有著極深的烙印。這種烙印,隨著他境遇的不斷攀升,已經化作了潛藏在他靈魂深處的一絲隱隱的恐懼,一種永遠不願提及的記憶。未達權利巔峰之時,奮然向上攀登的李斯顧不得去想,只是無所畏懼地向前奮爭著。

可是一旦達於巔峰,驀然回,李斯對遠遠逝去的往昔有了一種恍若隔世之感。此間滋味,在更深人靜之時,李斯已經不知品咂過多少次了。唯其如此,李斯對扶蘇與他的共事生出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心思嬴子戈推出朝堂後,身為嫡長子的扶蘇已經預設是大秦地太子了,雖然陛下沒有明旨說明但是這一切已經成了眾人皆知的事實。若不出意外,扶蘇未來也必是二世皇帝無疑,對扶蘇不能純粹以公事論,而必得以儲君論,要儘可能多地體察這位未來的皇帝與始皇帝之間不同的政風。

聽到扶蘇登門拜訪,李斯在正廳會見了他。

已經和李斯共事過的扶蘇上來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了自己的擔憂並據此向李斯討教。

聽完扶蘇的講述,李斯一一為他解說了諸般民生改制的原定方略,申明民生改制以幣制、田畝、度量衡、戶籍登入、賦稅徭役五件大事為根本。末了,李斯笑道“依老臣之見,民生改制事統交公子總攬,若有疑難,老臣參與斟酌即是。”

扶蘇聞言拱手道“總攬民生改制,扶蘇力所不能。扶蘇所欲者,師從丞相修習國事處置也,丞相幸勿推辭為是。”

李斯一擺手道“不然。公子縱然師從老臣,老臣亦當因材施教。若公子果真以修習吏員居之,歷練進境必緩。老臣之意,公子至少自領兩事,重擔在肩,修習則事半功倍也。”

扶蘇一拱手道“丞相如此說,扶蘇領命,敢請派事。”

李斯殷殷關切道“幣制、田畝兩事,一涉天下財貨,一涉農耕盛衰,於民生最為根本,於改制最為要害。老臣之見,公子領此兩事,或可一舉把握天下脈搏。公子以為如何?”

扶蘇欣然道“丞相信得過扶蘇,扶蘇自當全力而為!”

喜歡大秦王座請大家收藏大秦王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同桌的爹

微笑de朵朵

華娛之二代崛起

鳳歸梧

網王:這個球員背靠正義

一豐耕耘

農門辣妻:嫁個壯漢好生娃

脫節人士

炮灰組上大分

皎皎子墨

皇后成長手札

白喵浮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