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洛驚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章 以貌取人,大秦王座,筆洛驚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

見扶蘇還有話說,李斯拱手直言道“公子既然師從在下,那我們之間應該敞開心扉,公子有話直說便是!”

“扶蘇初涉民治,敢請丞相派一干員襄助。”

李斯聞言爽朗大笑道“公子臂膀,老臣業已物色定也!”說罷李斯差人去尋,片刻後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物走進廳中。

“御史張蒼,見過公子。”

當一個長大肥白衣袂飄飄的人物走到面前時,之前在贏政哪裡見過史祿的扶蘇不期然笑了。待來人站在廳中一禮,扶蘇點了點頭沒說話,皺起眉頭看了看李斯。

看到扶蘇眼中的質疑李斯笑著解釋道“張蒼者,本是老丞相王綰手下之幹員,昔日曾在老相府掌秦國上計。老丞相去任之時,舉薦張蒼入了御史大夫府,總監天下上計。若論理財之能,經濟之通,只怕天下無人出其右!”

雖然李斯對張蒼的評價頗高,但是在扶蘇看來眼前此人肥白如瓠,大白臉膛耀人眼目,全無精悍氣象,扶蘇心下終有狐疑,遂一拱手不無揶揄地笑道“先生雍容富態,卻不知這大腹之中裝滿何物?”

“在下腹中無他,唯天下賬冊而已。”

“翻翻賬冊,天下錢幣幾何?”

“天下錢幣,二十一枚而已。”

“二十一枚?笑談!”

聽到扶蘇語氣中的輕視,張蒼面色如常拱手回道“七國錢幣各金、鐵、布三式,正是二十一枚。”

“好。那天下田疇幾多?”

“水旱兩等,百步一畝。”

“先生急智過人。然,所言終覺大而無當也。”

“公子差矣!”見扶蘇對自己如此蓋棺定論,張蒼正色道,“今天下初定,民戶未錄,民田未核,錢幣未理,公子所問縱神仙不能作答。公子若果真求才,不當以相貌存疑於人。張蒼若任事無能,公子自可以法度貶黜之,何須此等乖謬考校!”

扶蘇本就不是大惡之人,被張蒼這麼一說當即離案起身對張蒼拱手致歉“先生之言扶蘇謹受教。”

“原就是在下憤懣偏頗,不敢當公子如此大禮。”張蒼見狀也是深深一躬。

就在扶蘇和張蒼互相敬禮的時候,一旁的李斯看著張蒼笑道“張蒼啊張蒼,你這一身憤懣何來?是怨老夫舉薦你遲了麼?”

“不不不。”張蒼聞言滿臉通紅的辯解道,“在下生得白,又生得肥。自小見我之人都說我肥自如瓠,他日必是沉淪奢靡之徒!得此口碑,縱然在下滿腹才具也只能做個理財小吏。就這,上官還怕在下貪瀆,又要教在下改做御史!敢問丞相,如此遭遇在下能不憤懣麼!”

“是該憤懣!換作是我我也憤懣!”已經對張蒼改觀的扶蘇湊趣道。

鬨然一聲,三人一齊大笑起來。嬉笑過後,扶蘇辭別李斯,帶著張蒼回府。

回到府上後,兩人立即在書房密商起來。

作為贏政的嫡長子,說對帝位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早些年贏子戈風頭出盡,扶蘇心中也很羨慕。但是羨慕歸羨慕,扶蘇並沒有心生妒忌。如今贏子戈主動退出朝堂,失去競爭對手的扶蘇原本只需要保證不出大錯就能穩穩地繼承帝位。但是扶蘇也是有自尊的,他不想讓別人覺得這帝位是嬴子戈讓給他的(雖然事實確實如此)。

論軍功,扶蘇自忖自己此生都不可能越嬴子戈。所以扶蘇很有自知之明的選擇了贏子戈沒有那麼表現太出色的政道。

至於張蒼,如今也算是苦媳婦熬成婆。到扶蘇手下做事,晉升的度那可不是快樂一丁半點兒。

有著相同訴求的二人也不搞那些虛頭巴腦,上來就直接上乾貨!

二人先議的是幣制,對於經濟一業頗有心得的張蒼連說不難,只需確定錢幣種類與數量後開工鑄造便是,而錢幣的種類與數量,丞相府早已大體有數,眼下要做的就是查勘補正。

幣制議定後,二人開始解決重頭戲——田畝改制和查勘。對於扶蘇提出來的這件事,張蒼一改之前的態度卻連連搖頭,說此事牽涉甚深,不好快捷利落。

立功心切的扶蘇連忙追問難在何處,牽涉如何之深?

張蒼見扶蘇堅持對他解釋道“田畝改制容易,只需確定度量之法,進而一體推行於天下而已。田事之難,難在查核民戶田數。”

“民田如何難以查清?”扶蘇很是驚訝。

“公子不知此間奧秘也。”張蒼皺眉道,“天下初定,秦法尚未劃一推行,山東郡縣之土地買賣已經風行數年了。當此之時,天下民眾不知大秦新政將如何推行田法,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無田,買田富豪則更是隱匿不報。其間因由在於兩處其一,秦法有定無田之民為無業疲民,將被罰為各種苦役刑徒,是故失田之民不敢報;其二,買田富豪多報田產,則必然增加田賦,是故亦必然隱瞞。有此兩因,天下黑幕久矣!”

“先生是說,買賣雙方聯手,對官維持原狀?”扶蘇聞言驟然一驚。

“公子!清楚民田流失?”張蒼更為驚訝。

在張蒼心中扶蘇初涉政事,應該是職場小白。但是從扶蘇的回答來看,他明顯不是啥都不懂的菜鳥。

“略知一二。”扶蘇肅然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難。”

“先生但說,難在何處?”

“難在縱有良策,亦難行之。”

“先生以為,扶蘇不堪大事?”

見扶蘇這麼說張蒼立馬錶明自己的態度說道“非也!”表明自己的態度後張蒼思忖著斟字酌句道,“目下,山東百姓之間已生出了一個新詞,名曰兼併。何謂兼併?富豪大族吞噬民田,如同春秋戰國之大國吞併小國也。由此可見,土地兼併若放任自流,必將成為天下最大禍端。但是,若欲深徹根除兼併,目下又確實不是良機。”

“何以見得?”

“公子明察,若欲根除兼併,必得全力推行新田法,確保民戶耕田不使流失。若果真如此,又於‘民得買賣’之秦法相違。既要民得買賣,又要不使失田,此間如何衡平,需要時日揣摩探索,不能倉促決定。事有行法之難,此其一也。其二,天下初定,創制大事接踵而來,內憂外患俱待處置。當此之時,大動田產干戈,只怕各方都難以認同!”

喜歡大秦王座請大家收藏大秦王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亂拆房客快遞

陸霧

快穿:我在童話故事裡瘋狂崩壞劇情

桃緋

鳳不歸

箋十七

我是網路小主播

誰是寶兒

只為你眷戀

風流燁

傳世曼巴

賤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