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伊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聖地戰爭,羅斯君王,恐怖伊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已來,東方建立了許多十字軍國家,歐洲的人們把十字軍諸國所在之地稱為海外之地,十字軍諸國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海外諸國。

十字軍運動的巔峰是1113年,在又一輪歐洲聖戰者的幫助下,統治埃及的威塞克斯王朝征服了整個埃及,此前在為了擺脫殺兄罪名的波蘭國王率領的十字軍幫助下,他們得以征服開羅,現在整個上下埃及都落入了他們手中,自此之後,海外之地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平靜。

在這段時間裡,海外諸國忙著鞏固他們的國家,安置來自歐洲的移民,肅清朝聖道路上的危險,海外之地一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色。

由於海路6路的暢通,前往海外之地的朝聖者和移民可謂是絡繹不絕,他們許多人就這樣在海外安家,而十字軍諸國對此都非常歡迎,對他們來說,終究只有拉丁人才算是靠得住的。

海外之地的拉丁人也在這樣的移民活動裡面越來越多,不過他們都普遍有著一個特點,那就是除了那些內6大城外,這些移民都分佈在沿海。

在諸多前往聖地的移民中,英格蘭人無疑是最特殊的一群,他們來到這裡就是衝著投奔威塞克斯家族的,在不列顛,埃及儼然就等同於了一個新英格蘭,吸引著對諾曼統治不滿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前去。

不過戰爭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由於海路6路上都在源源不斷的趕來武裝朝聖者,這些貴族和平民希望在聖地為天主而戰,而十字軍國家總不能把他們就扔在那裡不管,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些十字軍戰士是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十字軍國家財稅的重要來源。

於是在海外之地,就出現了被後人稱為“燒村夏令營”的十字軍活動,一旦有什麼大規模的十字軍到來或是人數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十字軍國家就會動對穆.斯.林勢力的戰爭,有些時候是針對沙漠裡面的尹教部落,有些時候就是單純燒那些不願服從的尹教村落。

後面隨著十字軍的第一代領導人逝去,十字軍國家之間的衝突也多了起來,聖戰者們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但隨著十字軍國家現這樣只會消耗聖戰者的意志和精力,導致前來參戰者變少之後,他們緊急叫停了這些活動,畢竟武裝聖戰者來到這裡是為了聖戰,而不是為了這些世俗衝突。

而關於海外諸國的內鬥,由於尹教勢力的全面潰敗,十字軍國家所面對的壓力可謂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鬥自然也嚴重了起來。

阿勒頗伯國成為了內鬥的重要挑起者,坦克雷德的後代先是利用安條克公國的絕後而奪取了這個國家,接著又對埃德薩伯國起戰爭,這又導致耶路撒冷王國加入進戰鬥來保衛他的附庸,一時間整個東方都戰作一團。

而在十字軍大內戰這段時間,原本可以對十字軍造成極大威脅的阿拔斯哈里卻在卡特萬之戰中敗給了耶律大石,導致了哈里國內一系列軍閥和野心家的盲動,導致哈里根本無力去對抗異教徒。

十字軍的內戰以東帝國的強力介入而告終,最後以耶路撒冷王國和東帝國聯手滅亡那個吞併了大半個敘利亞的所謂敘利亞王國而告終,聖地總算是迎來了一段時間的平靜時光。

但這平靜也沒能維持多久,在約翰二世死去那時,敘利亞王國成功復國,許多人把這視為是上帝的恩典,本身在敘利亞王國滅亡之後,公教世界產生過一種想法,即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的內鬥和不虔誠所致,他們需要為此而贖罪。

在這樣的情況下,十字軍國家內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思潮,即上帝需要我們去聖戰,去消滅異教徒的老窩,即麥加和麥地那。

這種思潮在歐洲引起了強烈反響,而最終導致的結果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正好趕上了好時候,曼努埃爾的上位使得那條關於禁止十字軍透過東帝國的命令作廢,十字軍可以繼續走上這條老路了。

法國國王和神羅皇帝親自來到了聖地,他們帶著四萬軍隊,都是些職業軍人,沒有平民,在和當地的十字軍部隊匯合後,他們的兵力到達了七萬。

七萬大軍就這樣開入了沙漠,他們後勤由埃及王國的紅海艦隊所負責,一路殺向異教徒的老巢,這場征伐在尹教世界則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盪,耶路撒冷其實不過是尹教的第三聖地,而麥加和麥地那那可就是第一和第二聖地了。

尹教世界也隨之動員了起來,阿拔斯哈里親自率領大軍圍攻敘利亞以緩解南方的壓力,昔日的先知崛起之地現在遍佈了各路聖戰者,雙方將要為他們的信仰而戰。

接下來爆的戰鬥被世人稱為血地之戰,這一戰雙方彙集的兵力到達了十萬,而戰後留下了三萬具屍體,其中半數以上是基督徒的。

穆.斯.林的勇敢讓他們獲得了甜美的回報,十字軍最終在堅定的尹教勇士之前崩潰,十字軍的光輝最終還是沒能壓倒新月,而在後世的歷史學家看來,這就是東方攻守之勢逆轉的開始。

失敗的十字軍回到了他們的國家,而打擊接踵而至,在送走歐洲十字軍後不久,東帝國新繼位的安德洛尼卡表示出了強烈的反十字軍姿態,他圍攻並滅亡了敘利亞王國,與阿拔斯哈里一起瓜分了敘利亞。

耶路撒冷王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他們北上反抗了“君士坦丁堡的暴君”,可結果卻是正教大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耶路撒冷王國表示屈服之後這支軍隊才撤走。

這場失敗對聖地十字軍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耶路撒冷王國此戰之後花了足足十年才緩過來,而這段時間就給一個人的活動提供了機會,那個時候他們都想不到,那個阿拔斯哈里駐派到葉門的總督竟然會成為接下來十字軍王國的最大敵人。

1158年,阿拔斯哈里的艦隊征服了葉門,在這裡,他留下了一位年輕的庫爾德將領薩拉丁·本·阿尤布,還有一支由庫爾德人與突厥人組成的遠征軍。

在哈里離開之前,他給予了這個年輕人大量權力,讓他自行在西邊展。哈里很清楚,由於東帝國和十字軍的存在,巴格達對西邊的事情完全鞭長莫及,派去的遠征軍根本管不了也無法有效提供資源,所以就乾脆權力下放。

但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完全是因為叔叔為救哈里而犧牲性命才獲得如此權位的年輕人,未來會收復耶路撒冷。

年輕的薩拉丁把麥加和麥地那作為自己當下的攻略目標,尹教聖城區域由於之前的大戰而滿目瘡痍,當薩拉丁的大軍到來之後,他沒有多久就馴服了麥加和麥地那的貴族。

但他的實力依然很有限,薩拉丁清楚,想要真正獲得與十字軍對抗乃至是收復聖地的力量,他必須去拿下埃及。

而埃及自從被威塞克斯王朝征服以來,內部矛盾一直都在加劇,埃及王國的特點是統治階層中的穆.斯.林和科普特派依然有很大佔比,原本當埃德加·威塞克斯還在之時,這些矛盾尚還在控制之內,各方也可以在埃德加的組成下達成妥協,但是當他1155年去世之後,矛盾就徹底爆了,狂熱的公教徒們控制了政局。

大量穆.斯.林被驅逐出各個權力機構,以亞歷山大里亞為中心的公教徒們打算讓他們徹底佔據統治階層,這就導致埃及國內的矛盾一日更比一日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薩拉丁到了。

薩拉丁的到來獲得了當地尹教徒的熱烈歡迎,科普特派則是兩不相幫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軍隊幾乎是剛剛進入埃及,就被迎入了開羅。

開羅在當年的十字軍征伐裡沒有遭遇屠殺,在面對十字軍圍城時,這座城市直接選擇了投降,因此當時只是生了一些劫掠,所以這座城市的人口主體依然是穆.斯.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囤貨百億,天災躺平

周忱

太后別寵了,瘋批暴君恃寵而驕

曇嬋

我靠傳播非遺爆紅全宇宙

相思不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