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輕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擴大作坊,農家嬌女種田攻略,玉輕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柳康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受地方的限制,再建面積太小,沒有這個作坊面積大;如果現在建在別處,請人是個問題,建在這裡,人手的問題好解決。

柳康稍作權衡,他還是傾向於建個小的作坊,也好管理。

作坊只有秦家三位長輩擔著,他說道“在本村找個位置儘可能能最大的,建個小作坊,把苕粉作坊搬過去,這個作坊生產麵條。”

“這個作坊晾曬的面積大,成品幹得快。後面把麵條作為主要銷售,苕粉作次要的。”

柳康看芽兒認真地聽著,道“在本村建作坊的成本要小些,目前帳面的銀錢還要大量收購小麥,這是一筆大支出,銀錢能週轉得過來嗎”

芽兒想了下,道“也行,本村人多,勞力也多,建在別處自家人要來回奔波。本村裡人好,做事又務實。”又能讓村裡人賺些銀錢,貼補下家用。”

芽兒道“收購小麥撥多少銀錢?”?

”小麥佔兩成,地瓜佔一成,按這個比例分,建作坊的開支要拿出來。”

芽兒聽著在心裡暗暗計劃著。

她道“大伯父負責麵條作坊,二伯父負責苕粉作坊,哪裡需要父親,他就去哪裡,三位長輩這樣安排,可行。”

大伯秦硯對建房一事熟悉,由他經手建新的作坊,等建好後二伯父秦茂接管容易些。

附近都沒有多大的空位,柳康最終選定一處離家較近的空地,不大,暫時確定這個位置。

他們倆在一起把細節都考慮到了,做起來就很簡單 。

當天晚飯後,柳康說了自己的想法。

秦家人都贊成柳康的做法。

芽兒把大伯父,二伯父及父親的活路作了細化,長輩們也沒有意見,都做自己熟門熟路的事,都有銀子拿。

秦家兄弟之間的關係本來就好,不存在有什麼問題。

秦硯,長兄如父,有擔當,有大局觀,從不計較一些小事。

秦老爺子內心裡無比激動,在他這一代,終於了家。

秦家子孫爭氣在當地富甲一方,是一方地主也不為過。

秦家兒媳們相處和睦,孫媳們有樣學樣,沒有什麼不好的。秦家在當地興旺起來了。

隔了一天,芽兒就把要蓋作坊的銀子送給了大伯父秦硯,他看了銀票,抽了三張說“不用拿那些多,不夠的時候再找你拿。”

芽兒說“可以,你要的話隨時來拿,材料都用好的,做的是吃食,要講究個乾淨,不能沾有灰塵。”

“作坊地面都用青石鋪成,前面費些人工做好,後面就省了很多麻煩。”

她大伯父忙應道“好,都按最好的建。”

秦家住的房子,院子都是用青板石鋪成,非常乾淨,下雨也沒有泥巴。

這是最受村裡人羨慕,後來村裡有些銀錢的人家有樣學樣,也鋪了青板石,真是好極了。

第二天一早,大伯父秦硯去了鎮上,找宋師傅商量新建作坊的事。

村裡人知道了柳公子又要建作坊,大家心裡很高興。

還聽說要收他們家裡都有的小麥,大量收購,更是連聲叫好,不出家門就能換銀子。

秦硯的辦事效率很高,去了不久就帶著宋師傅回來了。

宋師傅他內心不可謂不驚訝,能在短短的時間內,他連續接了秦家這麼多的工程,而且是一家的,可想而知秦家家了。

秦家建的磚瓦房在當地高大又氣派。

秦硯和宋師傅因為是熟人,到了新作坊位置後一切都敲定得很快,熟人就好辦事。

秦老爺子找的個位子很好,離家不遠,人工要花費多,要用石頭壘起來,擴大了不少的面積。

新作坊建起來的面積也不小,柳康是滿意的。

作坊裡哪裡缺人手,柳康就去哪裡,幹勁十足。像有使不完的勁。

芽兒看在心裡,很是心疼,沒想到柳康這麼拼命幹活,有時間還是要勸他,多注意些身體。

芽兒想建作坊的時候多招些人,快些把作坊建起來,想幫柳康分擔下。

柳康在外奔波,勞累加辛苦,只是他不說而已,箇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吃苦他都隱忍著,不說出來。

芽兒想除了自己,他的苦又像誰說呢,他哪裡還有相熟的人。

她每每想到這些,只想對他更好些,讓他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豪門俏寡O,就是我!

宮燕支

紫藤巷111號

寂靜清和

重生一九九六

木頭筆

發家致富之種田小農女

雲庭

重生六零甜丫頭

愛小說的宅葉子

柒彩神主創造臨境

荔彩柒的秋日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