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虎步中原,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雲海孤月,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敕勒川,北魏皇帝的帳篷中,拓跋珪正與鮮卑和漢大臣們商議南征事宜。各部大人和鮮卑將領們興奮異常,紛紛大叫道:“大王是草原大漠至高無上的主人!也必將是中原大地的主人!”拓跋珪手捶氈毯,對群臣道:“我向著巍巍大鮮卑山起誓,一定征服天下,等到拓跋鮮卑的馬蹄踏上中原土地,我就可以成為真正偉大的皇帝!”拓跋部首領爭先恐後大聲嚷道:“南征!南征!大王是天空飛翔的雄鷹!是草原賓士的駿馬!是拓跋鮮卑人不停跳動的心臟!”

壹 中山攻防戰

公元396年八月,大草原秋高氣爽,草長馬肥。草地上篝火燃起,柴草“噼裡啪啦”地響著,十根菸柱在盛樂的上空沖天而起,直直衝向雲霄。每一處篝火旁有四個薩滿巫,腰間皮帶上圍著一圈銅鈴,敲擊著木鼓,瘋狂跳動著,嘴裡唸唸有詞地祈禱著。禱告蒼天大地,禱告神靈祖宗保佑此次征戰順利。燃燒的火焰向草原各部落昭示,鮮卑拓跋部的南征拉開大幕。

經過三個月的精心準備,拓跋珪開始戰略大反攻。北魏各部落徵集步騎四十餘萬,南下中原大舉伐燕,拓跋鮮卑的貴族們滿懷憧憬和陌生踏上南征之路。魏軍浩浩蕩蕩地進發,挾著遮天蔽日的征塵鼓行而進,南出馬邑,躍過句注山,旌旗招展,迤邐兩千餘里。魏軍兵分兩路,左將軍李慄率五萬騎兵為先鋒直指晉陽;封真等將領從東道出軍都關,進攻燕國的幽州。

魏國大軍兵臨晉陽,引誘燕軍出戰。慕容農因城中乏糧也想與北魏早早決戰,盡遣主力野戰。兩軍在晉陽城外一場惡鬥,燕軍戰敗奔還晉陽。慕容寶新政的惡果顯露,守將慕輿嵩在城中豪強支援下投降北魏,緊閉城門拒絕慕容農進城。慕容農只得率數千騎兵向東逃走。北魏大將長孫肥窮追不捨,在潞川再敗燕軍,抓獲慕容農的妻子兒女,燕軍盡沒,慕容農受傷,獨與三騎逃歸中山。

北魏奪取幷州,拓跋鮮卑第一次進入中原腹地。一般而言,遊牧民族進入大城市往往不知所措,他們不懂大城市的作用,依照草原習慣,燒殺搶掠,無所不為。但年輕的魏王拓跋珪成熟得讓人吃驚。他舉止得體、應付自如,行事像模像樣、有聲有色,按照封建國家的樣子第一次設定朝廷辦事機構,設定刺史、太守、尚書郎等各級地方官吏,不拘一格提拔漢族人才。只要有才幹,不管年齡大小都可以做官。刺史、太守、尚書郎以下的官職全部任用儒生。張恂等漢人出任各郡太守,招撫離散,勸課農桑,幷州由是大安。未殺一人,未燒一房,北魏軍隊進入中原取得近乎完美的開局。

向來戰無不勝的名將慕容農被拓跋珪一仗打敗。慕容寶大為震驚,在東堂商議對策,滿朝文武竟然紛紛獻策固守,無一人提議主動出擊,可見當時後燕與北魏的軍事力量對比和參合陂戰前完全倒換過來。

中山尹苻謨主張憑險守關,拒敵於太行山和長城隘口。他認為魏軍人數眾多,力量強大,從千里之外前來作戰,乘勝前進,銳不可當,如果放敵人進入平原就沒有辦法再抵擋,應當依據險要地形死守。

中書令眭邃主張堅壁清野,“魏軍以騎兵為多,奔來馳往剽悍迅速,但是,他們在馬上攜帶的糧草不過夠十天左右的用度。我們應該命令各郡縣把居民聚集在一起,一千戶人家組成一個寨堡,深挖戰壕,高築壁壘,使原野上既無人跡又無糧草可取,等待進犯。敵人來到這裡沒有什麼可搶劫的東西,最多不超過六十天,就會因為糧食用完而自行撤退回去。”

尚書封懿同意符謨的意見,反駁眭邃的意見說:“現在魏軍有數十萬人,這是天下最大的勁敵。居民即使修築寨堡,也沒有辦法保衛自己的安全,這等於把兵馬及糧食聚集在一起送給他們。而且那樣容易使民心動搖,向敵人示弱,我看不如據守關隘,決一死戰,這才是上策!”

趙王慕容麟不同意憑險守關,同意眭邃的意見,戰術更加保守,竟讓慕容寶固守中山。“魏軍現在乘勝而來,氣勢旺盛,正面鋒芒無論如何也擋不住,我們應該全面地據守中山,等待他們出現漏洞和失策的時候再乘機反擊。”

四個人正好形成兩種拒敵方案,一種是憑險守關,拒敵於國門之外;另一種是堅壁清野打持久戰。這是對付外來強國入侵最典型的兩種戰術,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最後,慕容寶採納第二種建議,軍權交給慕容麟,放棄小城鎮,堅守大城市,修城積粟,堅壁清野,和北魏打持久戰。

應該說,慕容寶採取的軍事方案是最合理的一種,與士氣旺盛的北魏軍打野戰必然失敗,慕容農就是例子,除非戰神慕容垂活過來。兩種軍事防禦方案的取捨,軍力弱的一方,往往採取第二種方案。

對於燕國來說,第一種方案並不足取,幷州已經丟失,太行山隘口眾多,而且已經和北魏所共有,一旦敵軍突破一處,守關大軍則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多處設防,顧此失彼,西燕因之而滅亡,再加上魏軍屬於草原遊牧民族,不善攻堅城,慕容麟的固守中山、堅壁清野實在是上策。燕國的持久戰能夠拖垮北魏大軍嗎?

魏軍行動非常迅速,攻拔晉陽的第二個月,魏將奚牧南下掠地汾川。於慄磾和公孫蘭率領兩萬步騎偷偷從晉陽向東重新開闢韓信當年修築使用過的棧道。拓跋珪親提大軍出井陘關直趨後燕國都中山城。魏軍攻取常山,戰局進展之順利出乎拓跋珪意料。由於燕軍龜縮防禦大城市,魏軍鐵騎如入無人之境,常山以東各地的駐守官吏或者逃跑或者開城投降,各郡縣紛紛歸附北魏。

後燕軍固守大城市的戰略計劃,使魏軍兵不血刃進入河北。只有中山、鄴城、信都三座城池還在後燕國手中。

冬季來臨,北魏大軍兵分三路,東平公拓跋儀帶領五萬騎兵進攻鄴城;冠軍將軍王建、左將軍李慄率兵五萬進攻信都;拓跋珪親自帶兵進攻中山。攻城需要器械及使用技巧,對於習慣於草原作戰的遊牧民族來說,無疑非常艱苦。後燕國都堅固無比,中山攻防戰進行得異常艱難。燕軍憑藉高大的城牆,在高陽王慕容隆帶領下拼死守城,全力奮戰,從早晨苦戰到中午,殺傷魏兵幾千人。

拓跋珪仰望高城,無奈嘆息道:“中山城堅固,慕容寶不肯出城與我們決戰。急攻會損兵折將,長期圍困又要花費大量的糧草,不如先去奪取鄴城、信都,得手之後再來想辦法對付它。”拓跋珪避開燕國都城,重點進攻其他戰略要點,從中山退兵向南開進,軍於魯口。慕容麟果然是將才,一切都在按照他的思路進行。

魏軍的漏洞和困難顯露出來了,三路軍隊均受阻不前。鄴城守將慕容德夜襲北魏軍,拓跋儀受挫退兵,拓跋珪不得不派出遼西公賀盧率騎兵二萬增援。賀盧是賀訥的弟弟,拓跋珪的舅舅,論輩分自然也是拓跋儀的舅舅,因不服從拓跋儀節度,二將不和,鄴城形勢沒有絲毫改變。王建、李慄的軍隊圍攻信都,久攻不下。

魏國諸部落之間的矛盾因為戰局不順利開始激化。史書稱“魏別部大人沒根有膽勇,魏王惡之”。這句話說得很奇怪,自己的大將有本事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怎麼會討厭他呢?

首先要明白一點,什麼是別部?別部是指魏國部落聯盟中除鮮卑拓跋部之外的部落。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拓跋部與其他征服部落之間有很深的矛盾,他們也互相提防。什麼原因使跟隨拓跋珪南下的附屬部落產生不滿呢?這個問題不難猜測,草原民族打仗目的直接明瞭,沒有長遠目標,就是為了掠奪財富,包括黃金、牛羊、婦女、兒童,等等。

征戰草原,牧民們的積極性很高。進入中原,為了獲取民心,拓跋珪的政策有了變化,“軍之所行,不得傷民桑棗”。有了類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類的軍規。習慣草原散漫作風的部落首領們接受不了人死了不少,東西不能搶的軍紀,頻出怨言。拓跋珪對於不聽話、有本事的部落首領們動了殺機。

將帥之間的不信任導致叛變,沒根投降燕國,並要求偷襲魏營。慕容寶對沒根的投降大喜過望,破格晉封鎮東大將軍。可惜“處難則非濟世之雄”的慕容寶沒有曹操的本事,曹操得到許攸投誠之後,馬上採用他的計策火燒烏巢大敗袁紹。慕容寶大封沒根,卻不肯完全相信。沒根提出夜襲魏營時,慕容寶不派重兵前去,只調撥一百多名騎兵,導致沒根雖勝而不能擴大戰果。

沒根時機選擇正確,拓跋珪根本沒有料到固守堅城的燕軍會來偷襲自己。沒根率領一百騎兵裝扮成魏軍模樣,用魏軍口令,夜入魏營,一直殺到中軍大帳,差點把拓跋珪給宰了。拓跋珪狼狽逃走,沒根人馬太少,只能大殺一陣,領兵退走。原本可以大勝的戰役草率收場,戰勝拓跋珪的第一次機會丟失。

轉眼到了冬季,戰局毫無改變,燕國在中原的三大據點一個也沒打下來。王建和李慄攻打信都,六十餘日不下,士卒多死。拓跋珪集中兵力,親自帶兵進攻信都。守將慕容鳳跳出城牆逃往中山,信都城向北魏投降。信都打下來,北魏軍在鄴城再一次遭受挫折。圍城的拓跋儀和賀盧兩軍各自為戰,互不聯絡,被燕軍打得大敗。

貳 風雪滹沱河

中原戰局久拖不決,先前征服的幷州和魏國根據地塞外大草原接連發生動亂。沒根的侄子醜提在幷州做監軍,聽說叔父降燕,害怕受到牽連,索性帶著軍隊回草原舉行叛亂。賀蘭部、紇鄰部、紇奚部加入反叛者的行列。

由此可見,反對拓跋珪的部落不是一小撮,而是有相當大的勢力。草原各部落不願意跟隨拓跋部南征,為拓跋人送死賣命,希望回到草原繼續過遊牧生活。不僅被征服的部落,拓跋部本身也有人心懷異心,留守草原的拓跋順在拓跋珪生死未明的情況下曾想自攝國事便是明證。

國內危機重重,河北局勢僵持不下,魏軍喪失進入中原時的銳氣,明顯處於下風。拓跋珪終於決定撤軍北還,派使者前去中山向後燕求和,請求用弟弟作為人質。拓跋珪誠心誠意求和,這一回慕容寶不幹了,一口拒絕講和。你國內發生動亂,想回去,門都沒有。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大燕國成什麼了。

慕容寶開始行動,一方面盡出宮中珍寶和宮女作為賞資,在各郡縣招募山野亡命的強盜匪徒,擴充新軍;一面派使臣前往北魏軍營,斥責拓跋珪忘恩負義。隨後徵調國內所有兵力,步兵十二萬人、騎兵三萬七千人,全部開拔到曲陽的柏肆(在今河北藁城市)駐守,在滹沱河北岸立下大營,攔截撤退的北魏軍。南北朝著名的柏肆之戰打響了,正是這一場戰役再次改變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

二月初九,魏軍到達滹沱河,在河南岸紮營。慕容寶趁魏軍立足未穩,連夜渡河,用招募來的一萬多名盜匪組成敢死隊夜襲魏營,自己親率大軍列陣於敵營之北以為援兵。如果慕容寶早下決心,當初沒根投誠時,足以大敗魏軍。不過,現在也為時不晚。

夜色陰沉,空曠的原野迴盪著北風的哀鳴。慕容寶戴著風帽,外罩狐皮襠,蹬著高筒鹿皮靴,立馬滹沱河岸,任由凜冽的西北風割在臉上,緊張地注視著先頭部隊的行動。

敢死隊順風縱火,突入魏營發起猛攻。魏軍大亂,拓跋珪正睡覺呢,聞訊,從行軍床上驚起,光著腳就跑。燕將乞特真率百餘人衝殺到中軍大帳,獲得拓跋珪的衣靴。魏國皇帝狼狽不堪地光著腳丫子逃到大營外,可見當時魏營之亂,形勢對燕軍格外有利。恰恰在此時此刻,近在咫尺的慕容寶卻未下令大舉進攻,十多萬人就在那兒傻等。段元妃評價慕容寶的性格“柔而不斷”何其正確,四個字斷送了大燕國的中原之夢。

兩軍交戰,戰機如電光石火稍縱即逝,形勢此消彼長。拓跋珪雖然逃到營外,卻觀察營內局勢的發展,騰空烈焰之中,燕軍敢死隊突然無故自驚,互相砍射,這幫子亡命之徒恐怕發現魏營中的珍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熊貓每天擔心掉馬

SJ姣兒

這個導演不太穩

吃指甲醫百病

千億萌寶:總裁爹地快投降

魔笛童子

我!活了5000年!

愛慕的李老闆

超能連結

墨黑魚

小海豹模擬成始祖龍鯤,很合理吧

牛奶大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