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孤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慕容鮮卑的衰落,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雲海孤月,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容鮮卑,中國歷史上大放異彩的民族,是金庸先生筆下擁有絕世武功的“南慕容”武林世家的祖先。他們所建立的最後一個燕國被劉裕滅亡,三千貴族人頭落地。從此,慕容鮮卑在中國大地銷聲匿跡,四個燕國如同四片美豔的花瓣,絢爛過後,剎那凋零。

慕容家太多美男子,無一不是傲骨錚錚。金刀太子慕容超神色從容地踏上斷頭臺,為慕容鮮卑的謝幕大劇平添了無比悲壯的色彩。

壹 金刀太子

南燕是慕容鮮卑建立的國家。慕容超不是南燕國主慕容德的親生兒子,而是侄子。慕容德有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北海王慕容納。慕容超是慕容納的兒子。慕容超繼承南燕國帝位,其中有一段離奇悲傷的故事。

前燕亡國後,慕容納舉家投奔時任張掖太守的慕容德,兩家人同住張掖。苻堅南下伐晉,拜慕容德為奮威將軍,徵調隨軍。當時家裡的孩子們很小,慕容德欲借前秦南征之機復國,作了一手準備。臨走之時,他給母親公孫氏老夫人留下隨身佩帶的一口金刀,以便日後和孩子們相認。

前秦兵敗淝水,慕容德隨慕容垂在河北起兵。前秦誅殺慕容德和慕容納一家老小,只留下年老多病的公孫氏。

慕容納妻子段氏剛好懷孕,沒有行刑,投入監獄。獄裡有個叫呼延平的牢頭是慕容德以前的故吏,曾經犯過死罪,被慕容德救下。為了報恩,呼延平冒死救出段氏,帶著公孫老夫人一起逃往羌人的聚居地。

兩家人一起艱難度日。不久,段氏生下慕容超。慕容超十歲的時候,公孫老夫人就死了。臨終之時,老夫人取出慕容德的那口金刀交給慕容超,對他說:“如果有朝一日天下太平,你一定要東歸故鄉,把此刀還給你的叔叔。”言外之意,告訴慕容德我們的遭遇,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我死了,甭掛念了。

呼延平帶著慕容超母子從涼州輾轉來到長安。不多久,呼延平也死了。段氏對兒子說:“我們母子能夠活下來,全靠呼延平。現在他死了,留下一個女兒,孤苦伶仃。雖然我們是大燕皇族,他們是平民,你也得娶她為妻,來報答呼延家對我們的恩惠。”於是,慕容超娶呼延平的女兒做了媳婦。

慢慢地,羌人打敗前秦建立後秦國。慕容超四處打聽大燕復國的訊息,身份隨之暴露。慕容超擔心被後秦扣押,心生一計,假裝瘋癲,到處乞食為生。後秦國人覺得他很賤,充滿蔑視。

後秦皇叔姚紹感覺他很奇特,對皇帝姚興說:“慕容超身材魁梧,舉措軒昂,恐怕不是真瘋。陛下給他一個官做,拴在秦國,或許以後能派上用場。”

慕容家出美男。魏晉時代特別推崇舉止風流的美男子,像“擲果盈車”的潘安,被人山人海的觀眾看殺的小璧人衛階。這種風氣影響到北方胡族,他們也競相追捧美男子。

北方各國美男標準和漢人不同,除相貌漂亮之外,身材必須魁偉,高大英武。慕容超符合標準,生得“身長八尺,腰帶九圍,精彩秀髮,容止可觀”。

姚興一見,挺喜歡,兩人一談洩了氣。文采沒有不說,氣勢也沒有,談吐一般,對軍國事件說不出個所以然。姚興大為鄙視,對姚紹說:“諺語說的‘好皮不包蠢骨頭’,純是胡說八道。”(妍皮不裹痴骨,妄語耳)慕容超故意顛三倒四,往錯處答。姚興真就上當,再不肯理他了。

關中與山東因長年戰亂,訊息阻斷。直到有一天,慕容德故吏趙融從長安來到南燕都城廣固,慕容德這才得知母親、兄長以及兒子們的死訊,號慟吐血。年紀不饒人,近七十高齡的老人怎麼經受得住如此打擊,得了一場大病。慕容德沒有兒子,當聽說兄長有個遺腹子在後秦,馬上派人去找,透過一個算命先生找到慕容超。慕容超生怕驚動後秦國,沒敢把訊息告訴母親和妻子,暗地裡和來人逃到南燕。

慕容德聽說慕容超到來,大喜,派遣三百騎兵前去迎接。慕容超抵達廣固,把珍藏二十年的那口金刀交還給慕容德。慕容德手撫金刀失聲慟哭,悲不自勝,立刻冊封年僅二十歲的慕容超為北海王,在皇宮內建造府第,早晨、晚上都要見一面。慕容德總算見到親人了。

慕容超機靈聰明,“入則侍奉盡歡,出則傾身下士,內外譽望翕然歸之”,整個南燕國都把他看做未來的皇帝。

老皇帝看到未來的希望,自己卻不行了。山東地震,老皇歸天,臨終立慕容超為太子。慕容超登基之後,為換回扣押在後秦國的母親和妻子,不惜向後秦稱臣,把本國的伎樂獻給姚興,派兵去晉國邊境搶人,補充歌舞樂隊,給了雄心萬丈的劉裕北伐的口實。

公元409年三月,劉裕留孟昶守建康,自率舟師自淮水入泗水討伐南燕。劉裕為此次北伐作了充分準備,京口建義的強將悉數出戰。

此次出征的孟龍符、檀韶、向彌、孫處、蒯恩、朱齡石等人都是跟隨劉裕南征北戰的虎將,選劉敬宣、胡藩做參軍。胡藩就是在南掖門拉住桓玄馬匹,勸桓玄與劉裕決戰的那位。桑落洲戰役,胡藩戰艦燒燬,身著全副鎧甲落水,好歹不死,找不到大部隊,只得回家。桓玄死後,劉裕看中他的才幹和忠心,帶在軍中。

五月,劉裕大軍到達下邳,棄船登岸,留輜重,直逼琅琊(今山東臨沂北)。劉裕滅南燕之戰是中國軍事史上一個典型戰例,歷史學家和軍事家們曾經多次研究過這次戰役。

南燕國大體控制今山東地區,都城在廣固。從琅琊到廣固中間隔著沂蒙山脈,共有三條路線:

一是沿沂水北上,翻越大峴山,然後經臨朐至廣固。這是一條捷徑,水路運輸比較方便,但大峴山十分險峻,山道狹窄,兩車不能並行,號稱“齊南天險”。

二是向東北經莒城、東武,入濰水北上,由今濰坊西趨廣固。這條道路迂迴較遠,勞師費時,轉送困難,如果敵騎從大峴山南下,有被截斷糧道的危險。

三是向西北越大汶河經梁父,再轉向東北,到達廣固。這條路山路極多,不便行軍,糧運十分困難,還要擔心兗州方向的敵軍。

也就是說,以步兵為主力的晉軍從當時情況看,只能選擇翻越大峴山進兵。因此,有人向劉裕提出問題:“如果燕軍堵塞大峴山死守,或者當我軍穿過大峴山,深入到沂蒙山脈以北,敵人堅壁清野。我軍進入重地,野無所掠,那就不單單是能不能建功的事,恐怕大軍將匹馬不歸。”

劉裕笑了,笑得很得意:

“我考慮過了。鮮卑人生性貪婪,沒有長遠戰略眼光,前進只盼望多多擄掠,後退又吝惜田中禾苗。他們肯定認為我們孤軍深入,不能長久堅持,採取的戰術不外乎進軍駐守臨朐,或者退守廣固。我敢向你們保證,敵軍既不能據守大峴險要,又捨不得糟蹋莊稼,就等著我們收拾呢!”

劉裕胸有成竹。

南燕國宮廷為此進行了一番激烈辯論,幾乎所有將領一致要求固守大峴山。慕容超的親信大臣公孫五樓獻了上中下三策,他說:“吳兵輕果,利在速戰,不可爭鋒。應該據守大峴,讓敵軍無法進入,拖延時間,沮其銳氣。然後挑選二千精銳騎兵,循海而南,絕其糧道,再令兗州守將段暉率兵沿山地東下,腹背擊之,這是上策。各地官員據險固守,留足糧食物品,剩下的燒燬,再把田野莊稼割光,讓敵軍無法補充給養。敵軍既無糧草,求戰又找不到對手,一個月之內,靠也把他們靠死,這是中策。把敵兵放入大峴山,我們出城野戰,為下策。”

慕容超偏偏選了下策,但非常自信:“敵軍遠來疲敝,勢不能久。我據五州之地,擁富庶之民,鐵騎萬群,麥禾布野,怎麼能割掉莊稼遷移百姓,向人示弱呢?依我看,不如放他們進入大峴山,等敵人到達平原,我們用騎兵攻擊,何愁不勝!”

眾將苦勸,慕容超不聽。太尉桂林王慕容鎮勸道:“陛下如果認為我們騎兵平地作戰有優勢,就應該衝出峴山去迎戰敵人,即使不能取勝,還可以退守。不應該放縱敵兵進入峴山,放棄險要地勢。”

慕容超聽不進去。慕容鎮私下對人說:“皇上不守大峴,不願意堅壁清野,非要坐在那兒等著敵人來打,和三國劉璋太像,今年大燕完了。我是慕容鮮卑的勇士,必死,你們等著被江南人文身吧!”

慕容超聽後,大怒,把慕容鎮下到大獄,撤回莒城、梁父兩地的守軍,加固都城防禦工事,遴選將士和戰馬,等待與晉兵決一雌雄。

兩軍戰略戰術佈置停當,只剩最後決戰,到底鹿死誰手呢?

貳 兵圍廣固

晉軍兵過大峴山,不見燕軍一兵一卒。劉裕舉手指天,喜形於色,左右將領們問道:“劉公連敵兵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高興什麼呀?”劉裕望著遍地莊稼,笑道:“兵已過險,士有必死之志;餘糧棲畝,人無匱乏之憂。敵虜全落在我的手掌心裡啦!”

南燕公孫五樓等將領率五萬步騎防守臨朐。慕容超得知晉軍到達訊息後,率步騎四萬自廣固增援,派公孫五樓搶佔距臨朐城南四十里的巨蔑水。

鮮卑騎兵與晉軍先鋒孟龍符展開激戰。孟龍符,京口楚子,驍勇有膽氣,幹力絕人,少好遊俠,早年便與劉裕相識。京口建義時成為劉裕的參軍,歷經江乘、羅落、覆舟山三戰,軍功卓著。

巨蔑水之戰,孟龍符單騎突入燕軍騎兵陣中,左衝左殺,指揮晉軍大敗公孫五樓。燕軍退走,孟龍符窮追不捨,他的馬快,後面的騎兵沒有趕上,被數千鮮卑騎兵包圍。孟龍符奮槊迎戰,殺傷無數,終因眾寡不敵,死於亂騎之下。

孟龍符雖然戰死,但晉軍控制住水源。劉裕以戰車四千輛分左右翼,兵車相間,騎兵在後,列成方陣,緩緩向前推進,抵達臨朐城南。

慕容超全軍出動,派精騎前後夾擊。兩軍力戰,直殺到日落西山,勝負未決。胡藩向劉裕獻計說:“燕兵傾巢出戰,臨朐城中必定空虛,我們可以出一支奇兵從小道偷襲臨朐,此韓信破趙之計。”劉裕當即下令胡藩、檀韶和向彌三將率軍繞至燕軍背後攻打臨朐。晉軍乘虛攻城,虎將向彌擐甲先登,當天即打下城池。

臨朐失守,慕容超又聽到劉裕散佈的謠言,說晉軍水師已從海路撲向廣固,大吃一驚,單騎逃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萬分之一的偶然

松本清張

我老婆總想讓我這個大明星吃軟飯

煙雨朝朝暮暮

山村嫂子

夜與良人

開局返利:靠刷任務變強

億分購

我在無聊的生活裡混日子

是二聰啊

開局被丟垃圾場,我撿垃圾做美食

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