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建议买两只鸡,一只炖了放在桌上,专供大年十吃。
这道菜做得特别精致,一个人只能吃几口,而且第一天、第二天都得留着桌面上。
要到第天才能完全吃完。
第二道是元宵节吃的。
过去也是这样安排的,但傻柱总是嫌炖鸡块不够吃,闹腾个不停。
让孩子看着自己吃不到东西,这是种什么样的惩罚。
每到这几天,老大周总是贪心不足。
曹修可没放过这种美食,他干脆多买个。
一个是今天炖的,能敞开肚子吃。
解馋之后,在年夜饭里再炖一个,摆在餐桌上也不会太难熬。
“曹修,你是先在家杀鸡,还是先带冉秋叶去理?”
“我带孩子去理,墨子跟我一起去。”
冉秋叶头长,不需要太多。
这是家里个男人的任务。
二十七那会儿,手艺人都切得很精细。
想去理的地儿多了去了,这附近有专门的理馆,也有走街串巷的剃头摊儿。
现在型样式可太多了,挑不过来,不用太费心。
曹修特别喜欢找那些走动的剃头匠,为什么呢?先,这些师傅的手艺都不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手艺好不是说理出来的就一定好看整洁,什么规矩都得守着。
为什么这么好的理由呢?因为舒服!一个经验丰富的剃头师傅,不光要手脚麻利,嘴上也不能闲着。
顾客一坐下来,师傅就开始忙活,边剪边聊。
心思别乱跑,聊着聊着,头就剪好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受。
先剪哪儿,后剪哪儿,什么时候打扫碎头,什么时候换个姿势,这里面学问可不少。
再说了,工厂开工了,天桥那肯定热闹得很。
曹修坐在傻柱前面,周背在他身后,快离开的时候,直接往天桥那边走。
快到午饭时间了,可没人操心吃什么。
到了天桥那儿,周和傻柱都高兴得不行。
四尺长的大葫芦一个人拿不动,周墨子就双手托着,歪着脑袋啃裹着糖浆的山楂。
曹修也跟着来了一口,酸甜得刚好。
给冉秋叶买个风车,她坐在曹修怀里,屁股半靠着爸爸胳膊,头靠在他肩膀上,手里的风车转得咯吱响。
冉秋叶急得直跺脚,嘴里喊着,烦躁得不得了。
我猜这可能是玩滑板留下的坏习惯,比如想让爸爸走得快点。
风车没风怎么转呢?
走着走着,就被对面走来的几个小孩手里拿的小玩意吸引了。
“爸爸,爸爸,我也想要!”
过年啦,想买什么都能买得到。
曹修干脆喊出来:“我爸有钱!”
后来一算账,那年有那么多摊位,游客万。
工厂商店的数量占了全国资本的五分之呢。
在这儿,个人没急着去理,而是先去逛街了。
快到饭点了,咱们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买艾窝窝、滚雪球、豌豆黄,各种颜色、味道和形状,还有年糕、灌肠、面条茶,一路逛一路买,一边吃,周觉得跟着姐夫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简直太神奇了。
要是几十年后能学会说这个词,周肯定会大喊:“酷!”
喜欢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