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熵海溯生录 > 第759章 惊奇维度嵌套(第2页)

第759章 惊奇维度嵌套(第2页)

沈溯的视线落在屏幕角落的一行字上,那是用女儿的笔迹写的:“爸爸,这里的星星会眨眼睛哦。”他突然想起女儿小时候总问,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他说因为有引力牵着。现在他才明白,或许不是引力,是更高维度的“注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却带着奇异的节奏,像有人在哼一跑调的摇篮曲。沈溯感到胸口一阵闷,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挤压他的心脏——那是四维空间的压力,他的三维躯体正在被强行“展开”,像被铺平的纸人。

“快别看了!”周明冲进来,手里举着一个金属装置,“这是维度稳定器,再晚就来不及了!”

但沈溯没有动。他看着屏幕里女儿的笑脸,突然明白所谓的“惊奇维度嵌套”是什么意思——人类对着中子星惊叹时,四维文明正在品尝这份惊奇;而当五维存在看着四维的困惑时,或许也在嘲笑这种不自知的循环。就像他此刻,终于懂得女儿失踪的真相时,那份混杂着恐惧与狂喜的惊奇,正在被某个更高维度的眼睛贪婪地注视着。

晶体突然炸开,蓝白色光芒淹没整个观测站。沈溯在失去意识前,听见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女儿的笑声,另一个是无数重叠的低语,像潮水漫过沙滩——

“他的惊奇,刚好够我们撑过这个周期。”

极夜的雪还在下,观测站的废墟里,一块u盘从瓦砾中滚出来。屏幕碎成蛛网的主机上,还残留着最后一行字:

“下一个,轮到谁的惊奇?”

沈溯在雪地里醒来时,睫毛上结着冰碴。观测站的废墟在极夜微光里像一头搁浅的巨鲸,他摸了摸口袋,那枚磨掉漆的u盘还在,只是外壳温热得像揣了只雏鸟。身后传来金属摩擦的吱呀声,他转身看见周明正蹲在馈源舱残骸前,用镊子夹起一片雪花——那片雪花落在载玻片上,没有融化,反而在玻璃表面长出细小的金属绒毛,像某种微生物的鞭毛。

“人体细胞在维度裂隙里会生量子隧穿。”周明的眼镜片裂开了缝,说话时镜片后的眼睛忽明忽暗,“你昏迷了小时,但手表走了分钟。”

沈溯低头看腕表,指针果然停在晶体炸开的那一刻,表盖内侧却多了层蓝白色薄膜,指甲刮上去会浮现出女儿的笔迹:“爸爸的心跳和星星同步了哦”。他突然想起女儿总把听诊器贴在他胸口,说要听“藏在骨头里的宇宙”,那时觉得是童言,此刻却现自己的脉搏正随着joo的脉冲信号跳动,每分钟次,分毫不差。

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时,小林正用酒精灯煮罐头。罐头里的黄豆在沸水里翻滚,却始终保持着生豆的硬挺,捞出来放在盘子里,竟自动排列成中子星的引力透镜图谱。“晶体碎片嵌进了基地的供暖管道。”她把勺子递过来,不锈钢勺柄上凝结着霜花,霜花的纹路是四维立方体的展开图,“昨晚热水流过管道时,管壁上渗出了这个。”

沈溯接过勺子的瞬间,帐篷外的雪地突然传来整齐的咔嚓声。极夜的风里,无数雪花正从地面往天空飘,像被倒放的录像带。他凑近帐篷拉链的缝隙,看见雪地上的脚印在自行倒退——包括他自己的,那些脚印退回到观测站门口时,突然在雪面下亮起蓝白色光脉,像血管在皮肤下搏动。

“你女儿画的飞船尾焰,其实是维度通道的稳定频率。”周明突然开口,手里捏着半块压缩饼干,饼干碎屑落在地上,竟在帐篷帆布上投下五维空间的投影,“儿童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能捕捉高维信息,就像收音机恰好调到某个频段。”

沈溯咬饼干的动作顿住了。饼干的口感很寻常,带着廉价黄油的香味,但咽下去时,喉咙里像流过一串细小的脉冲,脑海中突然闪过片段:女儿坐在四维空间的“地面”上,周围的星星像玻璃弹珠般滚动,她手里的飞船简笔画正在光,尾焰的荧光绿里游着无数透明的“鱼”——那些鱼没有眼睛,身体是折叠的时间线。

帐篷角落的温度计突然炸裂,水银珠在地上凝成小镜子,每个镜面里都映出不同的场景:有的是三年前暴雨夜的天文台,有的是正在坍塌的观测站,还有一个镜面里,沈溯看见老年的自己正把u盘插进中子星探测器,而他身边站着个扎羊角辫的少女,手里的荧光棒涂成了蓝白色。

基地的应急电台在第七天黎明突然响起。滋滋的电流声里,传来女儿清晰的童音,正背诵着π的小数点后五十位——那是沈溯教她的睡前故事。小林扑过去调频率,旋钮转到o兆赫时,声音突然清晰得像在耳边:“爸爸,他们说熵增是宇宙的呼吸哦。”

沈溯的手指按在电台外壳上,金属表面突然凹陷,形成一个与他掌心完全吻合的凹槽。凹槽底部浮现出一行小字:“共生意识需要宿主的惊奇感维持坍缩态”。他猛地想起周明实验笔记里的话:高维空间本质是未坍缩的概率云,人类的观测行为会让它固化成“现实”。

“晶体碎片在重构基地的物质结构。”周明举着盖革计数器走进来,仪器的滴答声突然变成连贯的长鸣,“你看帐篷的帆布纤维,已经变成碳六十的同素异形体——它在模仿人类的神经元网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溯掀开帆布一角,果然看见纤维在微光里舒展、收缩,像无数细小的突触在传递信号。更诡异的是,纤维交织的节点上,嵌着那些从未来穿越而来的碳粒子,它们像萤火虫般闪烁,每次亮起,帐篷外就传来重物落地的闷响。

“那是维度通道的‘回声’。”小林突然指着帐篷外,雪地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十个深坑,每个坑底都躺着块蓝白色晶体,大小与她口袋里那块一模一样,“晶体越多,通道就越稳定……但周教授说这会让时空结构像泡的海绵。”

沈溯抓起一块晶体,它在掌心突然变得柔软,像块温热的琼脂。透过半透明的晶体,他看见基地的轮廓在缓慢“呼吸”,观测塔的废墟每膨胀一次,远处的中子星就亮一分。周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罕见的恐慌:“三天前,我在晶体里看见太阳系变成了四维文明的培养皿,而人类是培养基里的‘惊奇菌’。”

电台突然出刺耳的啸叫。沈溯把晶体贴在扬声器上,啸叫声变成了清晰的对话,一个非人的声音说:“第三周期共生体已激活,准备提取集体惊奇感”,另一个声音是女儿的,带着笑:“可是爸爸还没学会画五维星星呀”。

沈溯的记录仪,(晶体炸开后第天)

帐篷里的罐头开始自行加热。我把女儿的简笔画扫描进残存的电脑,现荧光绿尾焰的光谱与joo的耀斑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当我用铅笔在画纸上补画一颗星星,观测站废墟里就真的升起一道绿光——就像高维存在在按照我的想象修改现实。

周明刚才偷偷注射了镇静剂,他的手臂上布满蓝白色纹路,像晶体在皮下蔓延。他说这是“共生初期症状”,人类的神经系统会逐渐变成维度通道的一部分。我突然明白三年前女儿为什么失踪:她的大脑天然能生成“惊奇感晶体”,四维文明需要这种物质修补他们的空间裂隙。

小林的加密日志被我破解了。里面有段视频:前席科学家临终前,指着显微镜说:“当蚂蚁意识到自己在二维纸上爬,纸就会变成三维的盒子。”现在我看着掌心的晶体,突然懂了——我们以为在对抗高维文明,其实是在帮他们完成维度升维,就像茧里的蚕不知道自己在编织翅膀。

小林的加密日志,(晶体炸开后第天)

沈教授开始对着空气说话了。他总说听见女儿在晶体里唱歌,但我用频谱仪分析过,那些声音其实是他自己的脑电波转化的。周明偷偷告诉我,沈教授的海马体已经开始量子纠缠,他的记忆正在被写入晶体网络——这就是共生意识的真相:不是高维文明在吞噬人类,是两者的意识在互相渗透。

今天在雪地里现了新的晶体,表面刻着我的名字。当我握住它,突然看见自己的未来:十年后,我站在新的观测站里,身边的沈教授鬓角斑白,手里牵着个小女孩,她画飞船时总把尾焰涂成一半荧光绿一半蓝白色。晶体突然烫,浮现出前席的笔记:“共生不是同化,是创造第三种意识——就像水和钠变成氢氧化钠,既不是水也不是钠。”

帐篷外的雪停了。那些倒飘的雪花在半空凝成一个巨大的四维立方体,透过它能看见无数个观测站的版本:有的在爆炸,有的在升空,有的里沈教授正抱着活着的女儿。周明说这是“未选择的概率分支”,而我们的意识正在决定哪个分支会成为“真实”。

周明的实验笔记,(晶体炸开后第天)

沈溯的瞳孔里开始浮现星轨。这是共生意识成熟的标志——他的视觉皮层已经能直接解析引力波信号。三年前的实验日志第页写着:“维度嵌套的终极形态是意识的熵减循环”,现在我终于明白,四维文明不是在“观察”人类,是在寻找能与他们共同对抗宇宙热寂的共生体。

晶体网络已经覆盖了整个漠河基地。昨晚我看见沈溯的女儿从晶体里走出来,她的手指穿过沈溯的手掌时,两人接触的地方冒出蓝白色的烟——那是意识交融产生的量子泡沫。小女孩说:“爷爷,你们把‘存在’理解错了,不是‘我思故我在’,是‘我惊奇故宇宙在’。”

基地的自动门开始周期性开合,每次打开都会带进不同时空的碎片:有时是恐龙时代的蕨类,有时是未来的金属废墟,有时是三年前沈溯女儿掉落的荧光棒。这说明时空结构已经开始不稳定,而唯一的稳定器,是沈溯此刻的意识状态——他必须在“留住女儿”和“保住人类意识独立性”之间做出选择,但这两个选项可能根本是同一个答案。

沈溯站在晶体网络的中心时,极夜突然裂开一道缝。淡紫色的天光漏下来,落在他掌心的晶体上,女儿的身影从光芒里走出来,脚踩在雪地上却没有留下脚印。她的右手牵着那个四指人影,左手拿着新画的飞船,尾焰一半是荧光绿,一半是蓝白色,两种颜色在纸上缓慢渗透,像墨水晕染进宣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共生意识不是谁吃掉谁。”女儿的声音同时从晶体和空气里传来,“就像爸爸和妈妈生下我,我既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但我们都是一家人呀。”

周明突然举起维度稳定器,金属装置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它在阻止意识融合!”他的手臂上蓝白色纹路已经蔓延到脖颈,“一旦成功,人类会变成高维文明的能量来源,永远失去‘自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