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生活日常 > 5060(第9页)

5060(第9页)

“那个周世安还行,性子好热闹了些,但为人不错。”梅肉又酸又甜,含在嘴里口齿生津激得裴元浑身一激灵,“何云驰我有些看不透,总觉得世上这么温润如水的人,该是少有。”

即便有,也不能都被自己给认识了。有一个沈霁就够了,更何况正是因为认识沈霁,裴元才越发觉得何云驰的温润透着一丝假,有时候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啧,老说别人做什么。这么好的天,难得你不去云客来,是不是~”

是不是什么?裴元也不说明白,就死皮赖脸地把自己的手指往谢九九手心里抠,整个人活像只大狗子一样赖唧唧的。

哼哼得谢九九彻底软了身子,倒在罗汉床上,被裴元一把揽过滚到罗汉床里侧,捎带手还把开了半扇的窗户给关上了。

酒后微醺,两人酣畅淋漓做了一场大的,直到太阳落山才鸣金收兵。

藠头炒腊肉的香味已经从后院飘到前院来了,

家里没有一个人来前院喊两人吃饭,就连老吴叔躲到后院去了。

两人坐在罗汉床上面对着面指灯发誓,直到裴元考试完之前都不做了,要让他一门心思备考,不能老想这些有的没的!

原以为不过一个多月,眨眼就过去了。之前裴元在书院读书和去京城那段时间,两人分开那么久也没有怎么样,这一个多月又算得了什么。

谁知没人躺在身侧自己一个人睡,和有个人躺在身旁却不敢乱动之间的天差地别。

才熬了三天裴元就先缴械投降,夜里偷偷把手伸到谢九九的被子里,“县试过后又是府试,难不成之后也这么熬着?”

“你想那么远做什么,府试是四月县试是二月,你先把县试考完了再说。”

裴元要考试,谢九九在云客来听了不知道多少故事。

什么几年前哪家的童生因为紧张去药铺抓药,本是想睡个好觉,谁知吃了药第二天整个人都晕晕沉沉醒不过来。好不容易被家人夹着赶上进考场,又在考场里睡了整日。

等出了考场人醒了,坐在考场外面哭得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听说之后那童生和家里人还一起去药铺闹了一通,最后被药铺老板喊人拿大棒子给打了出来才算完。

听得多了,谢九九自然越发小心。不能扰了裴元备考也不能把人憋得太狠,只能是拿根胡萝卜吊在他前面,把县试考完了再说。

谁知有些事就有这么巧,县试考完出案发榜,裴元拍在第一为县案首。高高兴兴回家找谢九九要兑现承诺,谁知谢九九也有一喜正等着他。

“上个月月事没来,这个月月事又没准时。前几天趁着你复试我去找大夫瞧了瞧,大夫说应该是怀上了。”

第57章第57章谢阿满

裴元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会记得那个黄昏,县试放榜自己过了,猴急猴急的回家哄着谢九九别吃晚饭先办事,谢九九眉眼噙着笑意和几分揶揄,告诉自己她怀上了的消息。

第一反应是高兴,高兴得裴郎君跟驴拉磨一样在屋子里打转。像是想起什么了突然往外冲,走到前院连接后院的门口又顿住脚,转身往回走。

回房抱住谢九九,平时抱妻子总习惯紧一紧手臂的人那天完全不敢用力,谢九九却能察觉到他整个身子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等抖完了才想起另一件挺重要的事,本来以为只用忍一个多月,现在被突如其来的孩子这么一掺和,就把这一年都掺和完了。

裴元低头把脸紧紧贴在妻子肩头,就在谢九九以为他激动得哭了的时候,谁知这人突然嘟囔了一句,早知道那天下午就不该谢九九耍一耍赖,自己便心软放过她。

那语气里还带着几分遗憾,把谢九九都气笑了。没好气地在裴元肩膀锤了几拳,这才推着他往后院去,跟黄娟报喜。

这事自己藏了几天谁也没说,裴元是除了自己之外第一个知道的。自己是娘他是爹,以后生出来的这个小崽子便是自己和他带到这个世上的家人。

不管是谢家还是裴元,这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都太重要了。

重要得裴元的府试院试好像都没那么重要了,过年前还死活缠着谢九九答应自己再不放他一个人出远门裴元,这一次又说什么都不肯带上谢九九去潭州府应考。

等到院试放榜,裴元一举夺魁考了院试第一之后,他也成为了近十年来,湖广行省在潭州府应考的第一个小三元。

县试、府试、院试三试拿到第一才能被称为小三元,与之相对的□□则是童子试、乡试、会试拿到第一。

考中秀才、举人、进士最关键的是学识,但要拿到小三元和□□,除了学识之外运气也不能太差。

就好比沈霁,他这一次比上一次考试心态好了许多,县试府试也都很顺利的通过了,谁知院试前两天不知怎么就染了风寒。

虽说吃了药勉力应考也考中了秀才,排名却不算高。院试过后前十名通常会被定位廪生,廪生之后便是增生和附生,沈霁的名次则是增生末尾。

廪生每月领取廪米6斗用来补贴生活,还能每年像白秀才那样给童生作保画押赚个几十两银子。增生无廪米,可依照每年岁考的成绩递补廪生的缺额。

但每个县的廪生数额是有限的,想要递补还得等廪生把位置空出来,要么考取举人要么革除功名或是去世,这就必然是僧多肉少,能叫人抢破头。

再加上考中秀才之后还是要读书的,按照惯例增生和附生大多入县学读书,廪生则能入府学读书。

府学的老师和条件当然比县学要好,所以每一次考试都是一道分水岭,每一道分水岭都能最大程度影响考生,还能不能考中举人、进士。

不过好在沈霁家里不缺银子,他家又在岳州府府城。要是花银子找关系都没办法入府学,他还能继续回青松书院读书。青松书院的名气,可不比府学小。

家里没个秀才公之前,不知道有个秀才公跟没有到底是什么区别。直到裴元考上了秀才,谢九九才知道原来秀才娘子跟谢家娘子之间的区别有这么大。

裴元院试的成绩排在第一,又是小三元,从潭州府回来时路经岳州府时,去书院给崔鹤儒请安报喜,不光有李骏主动找过去凑热闹,就连王通判和裴家也闻风而动跟去了书院。

裴家去的不是裴老三,关如琅带着关令仪回京城之后,裴家越想心里越不安稳。

哪怕家中几代人在岳州扎根繁衍,可裴家大老爷还是害怕。

万一关家这个强龙哪天突然想起来裴家这个地头蛇,哽在心头又咽不下这口气了,回过头来跟裴家算账,如今的裴家就是全捆在一起,也扛不住一个关如琅。

所以这些年一直留在岳州打理家业的裴老三,被燕氏带去了高州,岳州只留下蒋氏和她的两个儿子料理。

反正裴家那两个少爷也都娶妻生子了,读书不成那就在家管着家产庶务吧。再加上他们还有蒋氏这个母亲和蒋家的亲戚帮衬,即便做不了多好,也不至于比裴老三做得更差。

这话是蒋氏跟两个儿子说的,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年明面上是裴老三当家,私底下的事情到底是谁在操持。

蒋氏商户女出身,没有裴老三身上那股子‘没本事还要摆架子’的酸臭劲儿,裴家二房的产业这些年起码有一大半是蒋氏在经营。

替裴老三那个并没有多少情分的丈夫经营,蒋氏的宗旨一直都是能糊弄就糊弄,远在高州的老爷也知道他家三儿子是个什么货色,每年送去高州的账目和银钱东西差不多能过得去,也就可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