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阿澈不到七点就到了厂里。他先去烤制区转了圈,老林正带着张建国、刘军检查机器,地面擦得干干净净,原材料都按类别摆整齐了。“老林,今天生产别马虎,王经理要来考察,让他看看咱们的标准。”阿澈叮嘱道。
“放心吧老板,昨天晚上我就把机器都检修过了,卫生也彻底打扫了,保证挑不出毛病。”老林拍了拍烤箱外壳。
阿澈又去包装区,张大姐带着李娟、王秀她们正在整理工作台,包装材料码得整整齐齐。“张大姐,等会儿王经理过来,你们正常干活就行,不用紧张。”
“知道啦,咱们天天都这么规范,不怕看。”张大姐笑着说,手里的包装动作没停。
玲玲已经把厂里的资质文件、近期的质检报告都整理好了,放在办公室的桌子上。“老板,这些都是咱们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原材料检测报告,还有最近的出货记录,都齐了。”
“好,放这儿吧,等王经理来了给他看。”阿澈点点头,又去新仓库检查。新仓库已经彻底完工,货架摆得整整齐齐,原材料和成品分区域堆放,标签都贴得清清楚楚,进出货的通道也留得宽敞。
刚检查完,李根骑着三轮车回来了,车斗里装着新鲜的蔬菜和肉。“老板,你让我买的菜都买来了,中午就在厂里做饭,让王经理尝尝咱们自己做的家常菜。”
“行,辛苦你了,让厨房的阿姨赶紧准备。”阿澈说。
上午九点半,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厂门口。阿澈赶紧迎上去,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公文包,看着挺精神。“是王浩经理吧?我是阿澈。”
“阿澈老板,久仰大名。”王浩伸手跟阿澈握了握,“早就听说你的脆片品质好,今天特地来实地看看。”
“王经理快里面请,咱们边看边说。”阿澈领着王浩进了厂。
先去的是烤制区,老林他们正在生产咸蛋黄味脆片,烤箱里飘出阵阵香味。王浩走到烤箱旁边,弯腰看了看里面的脆片,又拿起旁边的原材料看了看。“阿澈老板,你们用的面粉和油都是什么牌子的?有没有检测报告?”
“都是本地知名品牌的优质货,检测报告玲玲那里有,等会儿给你看。”阿澈指着原材料堆,“每一批原材料进来,我们都要查质检报告,不合格的坚决不用。”
王浩点点头,又问老林:“你们这烤箱一天能生产多少?温度怎么控制?”
“现在五台烤箱一起开,一天能生产三万多包。温度都是设定好的,每半小时查一次,确保每一批脆片口感都一样。”老林指着烤箱上的温控器,“你看,现在显示的o度,就是咸蛋黄味的标准温度。”
王浩伸手摸了摸烤箱外壳,没沾一点油污,又看了看地面,干净得没有一点杂物。“你们的卫生做得不错,比我之前看的几家食品厂规范多了。”
接着去包装区,众人正在快包装脆片,动作麻利又整齐。王浩拿起一包刚包装好的脆片,看了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又拆开一包尝了尝。“咸蛋黄味的咸淡刚好,口感很脆,确实不错。藤椒味的也给我尝尝?”
阿澈赶紧让张大姐拿了一包调整过辣度的藤椒味脆片。王浩尝了一口,点点头:“这个辣度刚好,麻味突出,国外的华人应该能接受。之前有些厂家的藤椒味太辣,外国人吃不惯,你们这个调整得合理。”
看完生产区,阿澈领着王浩去了新仓库。王浩走进仓库,看到分类整齐的原材料和成品,还有墙上贴的出入库记录,忍不住点头:“仓库管理得很规范,原材料和成品分开存放,还做了防潮处理,细节做得到位。”
最后回到办公室,玲玲把准备好的文件拿给王浩。王浩一页一页仔细看,重点看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近期的质检报告。“阿澈老板,你们的资质没问题,生产流程也规范,品质确实过关,符合出口的基本要求。”
阿澈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说:“王经理,我们一直把品质放在第一位,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标准都不会降。”
“我相信你,不然也不会特地跑这一趟。”王浩放下文件,“现在国外的华人市对国内的零食需求很大,你们的脆片口味独特,品质过硬,肯定有市场。我想先拿五百包样品,每种口味一百包,送到国外的合作市试销,要是反馈好,咱们就签长期合同,批订单至少五万包。”
“五万包?”阿澈心里一喜,这比他预想的订单量还大,“没问题,样品我今天就能给你准备好。不过出口的话,我们需要办什么手续?我之前没做过,一点经验都没有。”
“主要是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现在已经不用审批了,改成备案制,长期有效。”王浩解释道,“你需要在海关的网上办事平台提交申请表,还要确保厂里有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包括食品防护计划,符合咱们国家和进口国的法律法规要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澈听得有点懵:“这些体系和计划是什么?我们厂里有生产规范,但没形成书面文件。”
“这个简单,我可以给你个模板,你按照厂里的实际情况补充就行。”王浩拿出手机,“你加我微信,我现在就给你。备案流程也不复杂,要么去海关现场办,要么在网上提交材料,审核通过了就给你备案证明。”
“太好了,那麻烦王经理多指点。”阿澈赶紧加了王浩的微信,收到了模板文件。
“还有标签的问题,出口食品的标签要标注中英文,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这些,不能有遗漏。”王浩接着说,“样品的标签我已经让公司设计好了,今天下午就能给你,你按照标签样式打印出来贴在样品上就行。”
“没问题,标签的事我让玲玲负责。”阿澈看向玲玲,玲玲赶紧点点头,拿出小本子记了下来。
聊到中午,厨房的阿姨已经做好了饭,阿澈留王浩在厂里吃饭。饭菜都是家常菜,有炖排骨、炒青菜、西红柿炒鸡蛋,王浩吃得挺香。“阿澈老板,你们厂里的伙食不错,员工跟着你干肯定踏实。”
“大家跟着我辛苦,伙食不能差。”阿澈笑着说,“王经理,要是样品试销反馈好,五万包的订单,我们大概需要十天就能完成,保证不耽误你的交货期。”
“十天够快的,我相信你们的产能。”王浩放下筷子,“样品你尽快准备好,我明天来拿,然后通过外贸渠道出去,大概半个月就能有反馈。这段时间你抓紧办备案,要是反馈好,咱们就能马上签合同,尽快货。”
“好,我今天就安排人准备样品,备案的事也尽快办。”阿澈说。
下午送走王浩,阿澈立马召集众人开会。“王经理对咱们厂很满意,先拿五百包样品试销,反馈好的话,批订单五万包。现在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玲玲负责准备样品和标签,二是办出口备案,需要整理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和食品防护计划。”
“五万包?这么大的订单!”众人一听都很兴奋,赵芳忍不住说。
“这只是开始,要是试销成功,以后订单会更多。”阿澈说,“老林,今天下午全力生产样品,每种口味一百包,确保品质和平时一样。玲玲,你按照王经理给的模板,整理备案需要的文件,有不懂的就问王经理,别耽误时间。”
“好,我这就去安排生产。”老林立马起身去了烤制区。
“我现在就联系印刷厂,按照王经理的标签样式制作标签。”玲玲拿出手机,开始联系印刷厂。
阿澈又让李根去市场上买了一批出口专用的包装材料,比内销的包装更厚实,能更好地防潮防碎。“李根,包装材料一定要选最好的,样品是给国外客户看的,不能出一点问题。”
“放心吧老板,我这就去买,保证选最好的。”李根骑着三轮车出了。
下午四点多,样品生产好了,五种口味各一百包,整齐地堆在办公室门口。玲玲联系的印刷厂也把标签送来了,中英文标注清晰,印刷精美。众人一起动手,把标签贴在样品包装上,五百包样品很快就准备好了。
接下来是整理备案文件,玲玲拿着王浩给的模板,一边看一边问阿澈:“老板,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里要写原材料采购验收流程,咱们平时都是李根负责采购,验收的时候查质检报告,还要抽样检查,这些都写进去就行?”
“对,就按照咱们平时的实际操作写,不用夸大,真实准确就行。”阿澈说,“食品防护计划就是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污染、人为破坏这些情况,咱们厂里平时锁门、原材料专人看管、生产区禁止外人进入,这些都写进去。”
玲玲按照阿澈说的,结合厂里的实际情况,一点点整理文件。老林、张大姐他们也过来帮忙,回忆平时的生产流程,确保文件没有遗漏。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备案申请表和相关文件才整理好,玲玲通过海关的网上办事平台提交了申请。
“老板,提交成功了,海关说三个工作日内会审核,审核通过了就能拿备案证明。”玲玲松了口气。
“辛苦你了,这几天多盯着点审核进度,有问题及时跟我说。”阿澈说,“今天大家都累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给王经理送样品。”
第二天一早,王浩准时来厂里拿样品。阿澈把五百包样品装在一个专用的箱子里,递给王浩:“王经理,样品都准备好了,标签也贴好了,你检查一下。”
王浩打开箱子看了看,每包样品的标签都贴得整齐,包装完好。“没问题,我这就寄出去,有消息了第一时间通知你。”
送走王浩,阿澈刚回到办公室,李根就跑了进来:“老板,之前谈的两家市派人来了,想跟你签供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