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349章 洽谈投资遇分歧儿童脆片初研发(第1页)

第349章 洽谈投资遇分歧儿童脆片初研发(第1页)

阿澈联系了张主任推荐的三家投资商,约定分三天见面洽谈。第一次见面的是一家本地投资公司,老板姓赵,四十多岁,带着两个助理来的厂里。

阿澈领着赵老板一行人参观车间,从原料清洗、搅拌、烘烤到包装,每个环节都仔细介绍。赵老板一边看一边点头,时不时问几句:“现在每天产能多少?原材料成本占比多少?”

阿澈如实回答:“每天能产十五万包,原材料成本占售价的三成五,主要是选的优质原料,不能省。”

赵老板笑了笑:“做生意嘛,成本得控制。我看你们的原料标准太高了,其实可以找些性价比高的替代料,利润能再提不少。”

阿澈摇头:“不行,原料是脆片的根本,换了料味道就变了,老客户该走了。”

到了办公室,赵老板拿出合作方案:“我们计划投资五百万,占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后续要扩大产能,再建两个生产车间,同时降低原料成本,把价格往下压,抢占中低端市场。”

玲玲忍不住问:“中低端市场竞争挺激烈的,咱们现在的定位是品质型,突然降价会不会影响品牌?”

赵老板说:“量上去了才赚钱,光靠高端客户,市场规模做不大。你们看那些大牌子,都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阿澈心里不认可,跟赵老板说:“我们的核心就是品质,要是为了扩规模降低品质,反而会砸了招牌。这一点不能让步。”

赵老板脸色有点变:“做生意得灵活,一直抱着老想法不行。要是不同意调整原料和定价,这投资恐怕没法谈。”

谈了一个多小时,双方没达成共识,赵老板带着人走了。玲玲叹口气:“这投资商想让咱们改路子,肯定不能答应。”

阿澈点点头:“继续谈下一家,总会有认可咱们理念的。”

第二天来的是一家外地投资公司,团队更专业,带了详细的市场分析报告。负责人姓孙,说话很直接:“我们研究过你们的品牌,口碑不错,复购率高,这是优势。但你们的渠道太单一,主要靠线上和几家经销商,线下商覆盖不够。”

阿澈说:“我们也想扩线下渠道,就是缺资金和资源。”

孙负责人说:“我们可以投资八百万,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资金主要用来铺线下渠道,进入全国各大商,同时组建专业的销售团队。但有个要求,你们得在一年内把年销量提到五千万包,达不到就要稀释你们的股份。”

李根皱起眉:“五千万包?现在咱们一年大概两千万包,翻倍还多,压力太大了。”

孙负责人解释:“有我们的渠道资源,这个目标不难实现。要是达不到,说明市场拓展不力,我们得保障投资回报。”

阿澈算了算,一年要增三千万包销量,意味着每月得多产两百五十万包,不仅需要再建车间,还得加设备、招工人,而且原料供应也得跟着翻倍,风险太大。

“这个目标太激进了,”阿澈说,“我们想稳扎稳打,不想为了冲销量冒这么大风险。能不能把目标调低一点,时间放宽点?”

孙负责人摇头:“这是我们的底线,做不到的话,合作就没法推进。”

这次洽谈也没成,阿澈有点头疼,但没放弃。第三天见的是一家专注食品行业的投资公司,老板姓周,看着很沉稳。

周老板没先谈投资,反而问阿澈:“你做脆片的初心是什么?”

阿澈说:“想让大家吃到放心、好吃的脆片,做成长久的品牌。”

周老板点点头:“我们投资只看两点,一是产品品质,二是团队初心。你们的产品我们试吃过,品质确实好,团队也踏实,这是我们看重的。”

他拿出方案:“我们投资一千万,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干预你们的生产和运营,资金主要用于仓储建设、新品研和国际市场拓展。我们只提一个要求,每年的品质抽检合格率必须保持百分之百。”

阿澈心里一喜,这正是他想要的合作模式。老林问:“要是后续我们想再研新品,需要追加投资,你们能支持吗?”

周老板说:“只要新品符合你们的品质定位,有市场潜力,我们可以优先追加投资。我们要的是长期稳定的回报,不是短期套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