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我,接生婆,掌中宫尺 > 第246章 井底照出天光来(第2页)

第246章 井底照出天光来(第2页)

有人嗤笑:“拿锅碗瓢盆当法宝,真能滤出清水?”

阿荇之母头也不抬,只舀了一勺过滤后的水倒入锅中熬粥,端给昨夜咳得撕心裂肺的小儿。

半个时辰后,孩子安静入睡,再未咳嗽。

她抬头,淡淡道:“你家娃昨夜没咳了,是因这‘法宝’煮的粥。”

笑声渐渐熄了。

取而代之的是孩童清亮的歌谣,顺着风飘过稻田:

“铜管弯弯像彩虹,脏水进来变清清。

娘亲煮饭不用愁,娃娃喝了不烧。”

歌声惊起一群白鹭,扑棱棱飞向远山。

沈知微立于坡顶,听着这稚嫩却坚定的传唱,嘴角微扬。

火种已燃,不再需要她亲手点亮每一盏灯。

但她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就在当晚子时,沈家湾静谧如墨,忽然,村东“醒钟”铜铃轻颤——缓而有序,无警。

她走出医棚,望向那根深埋地下的“地听桩”,血晶微光如心跳般律动,安然无恙。

可她的目光,却久久停驻在西岭方向的山影之中。

那里,一条细溪蜿蜒而下,滋养着七个村落。

而据她所知,那一带尚未设立“地听桩”。

风拂过耳畔,仿佛带来某种低频的震颤。

她握紧听诊器,低声自语:“土地的脉搏……才刚刚开始说话。”夜如墨泼,西岭山道上风雨未歇。

乌勒一骑当先,黑袍裹身,马蹄踏碎泥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身后十余铁骑无声跟进,每一匹都驮着密封陶瓮,瓮底嵌着赤红如血的微型晶片——那是沈知微亲手所制的“地听桩”核心,能感应地下水脉中细微毒素波动,一旦污染逼近,便会引动铜铃急鸣。

谢玄的密令只有一句:“护桩如护级,西岭七村,不容有失。”

他本不屑这等琐事,可那日掌医监递来的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的村落水系与毒壤走向,竟与东厂暗档中三十年前一场隐秘疫案高度重合。

谢玄沉默良久,终是提笔批下通行火牌,并遣他亲率黑骑护送。

今夜,陶瓮尚未入土,西岭村外的预警桩却骤然鸣铃!

三声短,一声长——这是急性重金属污染的信号。

乌勒眼神一凛,立刻分兵两路:五人守桩监测震源,其余随他逆流而上。

沿着溪涧追踪不过三里,便见一辆满载稻谷的马车在岔道踟蹰,车辙深陷泥中,似有意拖延。

“掀开。”

士卒掀去粮袋,底下赫然是数十箱未拆封的靛蓝染料,标签印着城中最大绸缎商号“云锦斋”。

乌勒冷笑,取匕刮下粉末投入溪水,片刻后,随身携带的小型血晶试片泛起幽黑波纹——含汞、铅、砷,皆为烈性毒物。

这不是运货,是投毒。

幕后之人不仅要毁田建坊,更要以慢性毒水废掉整片农脉,逼村民贱卖祖产。

而里正早已勾结其中,连县衙报灾文书都被压下半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