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名與利,包括心理都是坎,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一次主持人的論壇上,我對臺下的同行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這個行當,是一個名利場,從某種角度說,它也是一個絞肉機,如果不是打算以長跑的姿態進入,而僅僅因為誘惑而入,終究,是一個犧牲品。”

名,是第一個挑戰。你用嘴來活,也活在別人的嘴裡。人群面前,有的人被眾星捧月,有的人被視而不見。你是否做得到眾星捧月時還知道自己是誰?被視而不見時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各種獎勵也是如此。有人說,如何面對失敗決定人們是否可以成功,依我看不一定,如何面對表揚、獎勵和成功才是真正的考驗。在這個名利場裡,隨時會得到泡沫化的表揚,其實它更可怕。有的人,經常接受誇張的表揚,但對批評卻難以承受,更別說誇張的批評。然而我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你可以接受誇張的表揚,卻不可以接受誇張的批評?比如我自己,曾經今天被人稱為“民族脊樑”、明天就被叫做“漢奸”,對此,我必須適應,因為,這是這個行當的伴生物。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1C25.jpg"/>

<blockquote>這張照片,是1997年,我與敬一丹、倪萍、汪文華三位大姐同獲“金話筒獎”時的合影。當時我還是絕對的“小弟弟”,如今,在很多同行面前,我已是“白老師”。當年獲獎後,我曾困惑:下一個目標與動力是什麼?現在明白了:忘掉獎項,永遠把自己當一個新人。</blockquote>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1D29.jpg"/>

<blockquote>其實,簽名與留影也像是一個坎,常常讓自己虛幻了麻木了,以為天經地義。我總是相信,自己簽過的一些名,別人也沒再看過第二眼,你如真對人有用,不留下名字,別人也會記住你。</blockquote>

利,是另一種考驗。

這個社會,對所謂的名人,是有消費慾望的。而名人們,也就在被消費中,獲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你願意,似乎每天都可以有宴席參加。只是不知道,時間長了,還會不會有品嚐味道的能力。

有了名,有時就開始有了身價,誰都喜歡錢,但適可而止守住底線取財有道就難。讓人奇怪的是,我常常見到有的人永遠在付出時間掙錢,卻連花錢的時間都沒有,那麼,掙錢為什麼?還有,如果你自信於一生都有掙錢的能力,為什麼那麼急於一時?人,是自己慾望的主人還是奴隸?

有一次,等待錄製節目時,襥存昕大哥與我私下裡聊天,恰恰聊到了這個話題。他的準則總結成幾句話讓我深有感觸:該掙的錢堅決要掙,不該掙的錢堅決不掙;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定不花。

我以為,有道理,但什麼該什麼不該,就看每個人內心的標準,它註定因人而異。更何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輕易說不,誰也無法百分之百地清潔。我也同樣如此。走的時間長了,就常常發現生活中有些人在計算得到的時候,往往忘記因這得到而會失去什麼。如果每次去得到時都計算一下,看值不值,就不會那麼拼命去得。但在“得”的誘惑面前,又有多少人在乎因此而來的 “失”呢?

心理,也是一種考驗。

人們都看到所謂名人人前的光輝,卻很少看到人後的傷口,總是要到又有哪個名人自殺了、吸毒了,才短暫地拿起紙筆,探討一下名利場中人的心理壓力問題。

有的時候,我會很有興趣地與叫白巖松的那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看他的被異化,觀察與思考在他身上的有趣之處,看他與社會和公眾之間的關係。或許我有自己幸運的地方,剛一走進電視圈,接觸的就是“東方之子”,那是一群有名有利有權有信仰有地位的人。在太多的人眼裡,包括在當時的我眼裡,如果達到他們的程度,還不得幸福死?然而,當我真的走近他們之後,才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那些外在的東西,與幸福並不真正掛鉤。時間長了,也就釋然。這個時候,我媽說過的一句話就起作用了。她說:人的一生,不管貧富貴賤,最後加減乘除,一算分,都一樣。

2010年夏天,中學畢業二十五年聚會,酒席上,輪到我發言,我和同學掏心窩子說了這麼幾句:所謂混得好的,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所謂混得不好的,也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平靜。就看你怎麼看待它,怎麼善待擁有的好。

所以,誰都得知道自己是誰,而同樣的,所謂名人,首先或本質上只是個更多人知道他名字的人,有好有壞、被更多誘惑也被更多約束的人,走得遠不遠,看自己的造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偏惦記

宋玖槿

天的選擇

低杆右塞

悠閒人生:從玩盆景開始

謝道清

我真是風水大師

嘛呢石

開局簽到就無敵

呆萌秀兒

反穿:我家巴爾本來就可愛

不打草稿的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