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次入臺:2005年7月,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告別臺灣僅僅一年,我們有了和臺灣媒體的第一次合作,這一次的合作,是由一個災難引起的。

2002年,華航空難。

空難發生時,我在《時空連線》任製片人,這是新聞,我們自然要跟蹤。

當時我的搭檔劉愛民,追著追著就追到臺灣東森電視臺那兒,原本只打算“試一試”的合作,對方竟然一口答應,這讓我們喜出望外。

記得當時我連線臺灣東森記者,報道這起空難,耳機裡真的傳來臺灣國語的腔調時,我才敢相信這是真的。也正是因為東森的合作,這次海峽兩岸的連線報道順利完成。

其實,我們並沒有想太多,新聞事實決定了我們的報道方式,但有趣的是,還真有比我們敏感的。幾天之後,境外一本雜誌標題稱:“兩岸三通未通而媒體先通”,詳細地報道了我們這次合作,原來,這竟是海峽兩岸類似合作的第一次。

一不小心,我們填補了一個空白,而這一次之後,我們已經開始認真準備,待時機成熟,進行更大範圍的合作。關於這一點,透過後來我們幾次與東森電視的小型合作,對方也與我們想到了一塊兒。

只是需要一個機會,一個歷史堅冰開始融化的機會。

巖松看臺灣

2005年,海峽兩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從春天開始,連戰、宋楚瑜接連來到大陸,尤其是前者的到來,結束了國共兩黨時隔六十年的敵對狀態,跨越歷史的握手在北京上演。

這兩位人物的到訪,相關的直播都是我在主持,這個時候,我們“看臺灣”的計劃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

連戰來訪時,臺灣來了眾多記者,東森電視自然也繼續著我們之間的合作,這一次,他們派來了當家女主播盧秀芳,她也成為第一位走進大陸央視演播室的臺灣女主播。也因此,在後來的合作中,我們共同擁有了眾多可記錄海峽兩岸傳媒交往歷史當中的“第一次”。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41T6.jpg"/>

<blockquote>宋楚瑜在目前的臺灣,已基本上退出了政治的角力場,然而在大陸,他卻依然擁有很大知名度。這位與馬英九一樣被臺灣人稱為形象好又懂得親民的政壇大佬,一個高峰的動作,正是繼連戰之後的大陸之旅。</blockquote>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41I2.jpg"/>

<blockquote>因為之前國共兩黨時隔六十年再度握手,相逢一笑泯恩仇,我才可能成為來到曾經敏感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進行採訪拍攝的第一位大陸記者。這座大樓也證明著國民黨在臺灣深厚的家底,所以馬英九上臺後,國民黨中央搬出了這棟大樓,堅持低調,與民同樂。</blockquote>

隨著連戰與宋楚瑜來到大陸,海峽兩岸的氣氛馬上變得不同以往,而我們打上去的要求前去臺灣採訪的報告,也在海峽兩邊得到高效並善意的回應。前去臺灣,我們的合作者,自然是東森電視臺,我們希望採訪的十位臺灣各行業的頂級人物,都在順利聯絡中,基本都很暢快地同意接受採訪;而要製作的十餘個專題,也都在籌劃與選擇中。當然,臺灣有關方面,也在我們入境採訪的過程中,給予了良性互動。

我們知道這其中的不易,在以往海峽兩岸交流中,這樣的媒體行動從未有過,這也是大陸媒體第一次入島進行大規模地報道,而且是方方面面多角度觀察。因此,沒有氣氛的轉變,這樣的綠燈是不可思議的。比如選題之中,我們報道了國民黨總部大樓,前去鄧麗君墓地採訪,在花蓮拍攝證嚴上人的早課並與上人“聊天”採訪,當然也包括採訪連戰、宋楚瑜、王永慶等人,自然不必說對誠品書店、夜市、小吃的色香味的報道。

如果說有遺憾,那就是臺灣方面規定,一次進入臺灣,最多隻能待十天,我們十個人物採訪,十幾個專題製作,多場直播,都要在這十天裡完成,如果沒有東森電視臺幫我們提前準備聯絡、落實路線,這樣的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這也應了生活中那句俏皮話:只有一幫一才能一對紅。雖然最後由於颱風來襲,飛機全部停飛,我們人不留天留,又多在臺灣待了一天,然而,也僅僅是一天而已。其實,如果時間更充裕,還可以看得更細更深,不過,沒什麼可抱怨的,出發與成行,已是最大的成功。

2005年7月,我們終於迎來出發的那一刻。與第一次去臺灣之前不同,再沒有那些敏感緊張與概念的想象,更多的是好奇:出發之後,我們將在螢幕上呈現出一個怎樣的臺灣?

這個時候,大陸與臺灣之間,還沒有直航,早上六點起床,上午在北京起飛,飛到香港之後,再辦各種手續,之後在香港又起飛,到達臺北已是晚上。當辦完一切手續,隨車從機場駛入臺北之時,燈影繁盛,臺北夜復一夜地重複著自己的生活,然而,什麼是已經開始改變的?這座城市這個島,已經做出怎樣的準備,來面對大陸以及更大並讓人好奇的未來?

盧秀芳

她是我在“巖松看臺灣”時的搭檔,但我們的合作卻始於幾個月前的連戰來訪。秀芳進入東方時空的演播室,我們倆一同主持的這期節目在海峽兩岸都播出,都是收視高點,也由此,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多次合作。雖然之後的“看臺灣”前面冠以“巖松”二字,但我在多個場合都表明:恐怕收視率更多要歸功於秀芳。這不是客套話。

秀芳是美麗年輕的資深主播,這看似矛盾的評語對她是準確的,她也是當時的東森乃至整個臺灣電視界的“大牌”。按理說,我們的搭檔應當很需要磨合才對,畢竟海峽兩岸話語習慣,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避諱的東西,都有很多差別,然而說出來難以讓人相信的是,那麼多次的合作,我們幾乎沒有過磨合,甚至你說什麼我說什麼都沒有事先商量,可每次都能夠你來我往順利地進行。不管是這一次在臺灣,還是之後在大陸,不管是拍小吃,還是報道神舟飛船,都是如此。我不想說默契或緣分之類,這背後,應有兩個人替對方考慮的小心與善意,自然還有新聞做久了之後共同的東西;當然,也一定還有背後的大量用功。

秀芳祖籍山東,雖然在臺灣長大,骨子裡依然有山東人氣質,大氣是最重要的特點;當然,還有山東與臺灣交匯的傳統美德。

有一個細節讓我至今難忘。到達臺灣之後,有一天,國民黨黨部請我們吃飯,出席的有臺灣前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秘書長林豐正等大人物,而徐立德正是秀芳的公公。記得臨近結束時,徐立德先生要先走,我發現自打徐先生說過要走的話,我身邊的秀芳就再沒動過筷子,一直靜靜地坐著,像是等候什麼。果真,又隔了一會兒,徐立德先生起身告辭,這時,等候多時的秀芳,早已拿著公公的衣服,站在徐先生身後,幫他穿好,並一路伺候到電梯口,直到徐先生坐電梯離開。

這一個過程,我一直在看著,桌上其他的臺灣朋友,都彷彿沒看見或是習慣了一樣,繼續談笑風生,而我卻已是感慨萬千。這一幕兒媳與公公之間的禮儀,我已是好久未見,不過還好,並未失傳,還在臺灣,在秀芳的身上。

也可能因為我們之間的多次合作,秀芳在大陸的知名度急劇上升,在大陸很多地方被認出,簽名留影都已司空見慣,於是臺灣電視界明白了一個道理:得秀芳者得大陸。2009年初,秀芳被臺灣中天電視臺挖走,東森電視臺失去了秀芳,而我們雖然對東森電視臺永遠感謝,可秀芳畢竟難得,於是,合作,依然在我和秀芳之間繼續,這是後話。

歌詞臺灣

如果將來再去臺灣做報道,我想做一個“歌詞臺灣”的專題,這個想法的由來,是在看臺灣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被地名喚起記憶中的旋律,揮之不去。沒有哪一個地方,如臺灣這樣,在我們這一兩代人當中,地圖與音樂有著奇妙的結合。

記得有一天去採訪柏楊,路途遙遠,加上絕對的疲勞,正在車內昏昏欲睡,忽然聽到不知誰說:到新店溪了,估計快到了……

我一瞬間就醒了,哪一個新店溪?是當初蘇芮唱《一樣的月光》裡的那“一樣的月光,一樣地照著新店溪”中的新店溪嗎?

回答:“是的。”

我的視線就再沒回到車內。其實,現實中的新店溪沒太多可看的,然而,我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我也突然發現,臺灣,其實並不陌生,在歌詞中,我已去過臺灣太多的地方,只是自己沒詳細地總結過罷了。

去淡水古鎮拍攝,不管怎樣的畫面與情節,我腦海中,始終有蔡琴《淡水小鎮》的旋律陪伴,配樂是天然的。

在臺北,一次又一次走過忠孝路,按照不同的心情,有時響起的是童安格的《讓生命等候》中“走在忠孝東路徘徊在人群中”;而有時,就是動力火車“忠孝東路走九遍……”這個時候,一條普通的馬路,已經有情有淚。

採訪柏楊的時候,談起被監禁在綠島的日子,很自然,就想起《綠島小夜曲》,不過這優美的旋律與監禁的恐懼實在太難統一,看樣,有時候旋律也騙人。

去直播,地點在西門町,羅大佑的《現象七十二變》又不請自來,“在西門町的天橋上面閒逛,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於是,又仔細環視一週,看著羅大佑當初憤怒的由來以及現狀的不曾改變。只是怎麼看,都已看不到羅大佑的背影,今天的年輕人,不管在哪兒,都現實地拋掉了憤怒與嘶吼,或許,這是羅大佑定居北京的原因?

當然,由此,你就會想,鹿港小鎮在哪裡?臺北為何不是我的家?當然,還有遺憾,走進阿里山,卻並沒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莫非時代變了,阿里山的姑娘都已停留在歌聲裡?

歌詞臺灣的最高潮,來自鄧麗君墓地白日裡永不停歇的歌。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41A3.jpg"/>

<blockquote>我們在鄧麗君墓地前的報道,競又是大陸電視媒體的第一次。鄧麗君墓前的花總是新鮮的,旁邊的樹上,也總是掛滿了留言的千紙鶴,上面有各種內容,都無一例外地寫著成長與感謝。</blockquote>

七月的臺灣,一個大汗淋漓的季節,溼熱之感讓人無處躲藏。人,也多少有些煩悶。

不過,去鄧麗君墓地的幾個小時,這夏天被遺忘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城司第一兇劍+番外

飯糰桃子控

kiss小甜心:霸道少爺賴上我

言小含

全能胖醫

火尊

反派帶我成白富美[穿書]

嫿語

最終BOSS的職業素養

指尖的詠歎調

寵你向錢看

灸尾妖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