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自由穿行,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美國,在金融危機之下,要拿出時間與精力拍攝公共圖書館,也許有人會認為:吃飽了撐的,然而,如果有一天,我們身邊都有很多這樣的圖書館,你會覺得,吃飽了並不意味著幸福,還真得需要其他的一些什麼來支撐。

我們去採訪的波士頓圖書館,是全美國第一家由政府撥款免費開放的公共圖書館,開館於1848年。這座古老建築的大門之上,有一行字,直譯是:對所有人免費。而在採訪之後,我更願意將其翻譯成“自由穿行”。

這是一座誰都可以進入的圖書館,在我們採訪時,有很多無家可歸者,在這裡溫暖地吃早餐,並看看報紙,你會覺得很協調。由於金融危機,很多人失業,怕家人知道,裝作去上班,但離開家門就直奔這圖書館。難怪不管1929年的那一次還是這一次危機,都導致圖書館人流急劇上升。在這裡,失業的人們還可以用免費的電腦查閱各種招聘資訊,為自己尋找工作。

公共圖書館,不僅是看書看報查資料的地方,還承擔著美國社群文化與公共事業發展的任務。在我們採訪的那一天,圖書館裡就有一個免費的英語班正在授課,上課的學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這樣的課每天都有,永遠免費,而且是地道的美語老師。

除去這些,周圍社群的歌唱比賽、遊藝活動都可以在這裡舉辦。在美國,每一萬人就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是中國人均擁有量的四十六倍,更關鍵的不僅是數字上的差別,美國的公共圖書館,兒童放學後可以在這裡安全地遊戲,老年人在這裡排遣寂寞,成年人在這裡自我完善,外來人在這裡上了到美國的第一課,而且絕無障礙,一視同仁。

我專門問了一下:“我可以借書嗎?”得到的回答是:“只要有賓館的房卡就可以。”

這讓我這個外國人頗為感動。而圖書館的運營經費,百分之八十由政府承擔,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由各界捐助,像鋼鐵大王卡內基就捐資建起了一千六百多座公共圖書館,對此他說過:只幫助那些自救的人們。

結束採訪,走出圖書館,看著那“自由穿行”的字眼,心中有一種很溫暖的東西在湧動。那一天的波士頓氣溫很低,或許,無家可歸者,正在圖書館內舒服地打著盹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都獵人

不樂無語

美食:擺攤賣盒飯,治癒厭食症

孫藝欣

穿書末世,我真沒想收太多女神啊

晚起第一名

從零開始締造遊戲帝國

達爾文動物園

我有深藍要塞

雲海聽歌

祖龍:橫掃諸天

萬山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