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月蒙朧詩選》,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問我哪一本書被我翻看的次數最多,除去《新華字典》與課本,估計就是《朦朧詩選》。翻開這本泛黃的老書,還能看到我與它結緣的日子:1986年5月8日,大學一年級下半學期購於王府井新華書店。

於我們,這幾乎是一本詩歌的聖經,在邊疆孩子向北京青年轉變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其中,打頭的北島,對我影響最深。在這本書中,北島第一首詩中的頭兩句,便改變了當時我這個十八歲的孩子對世界的看法。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612592.jpg"/>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其實,與其說這兩句是詩,不如說,這是詩人對過去的總結和對未來的預言。而對於當時的我,更像是由文字鍛造的錘子,狠狠地向心中砸了下來,不成長都不行。對於北島,這首詩的名字叫《回答》;可對於我,卻更像是提問的開始,對人生與社會的提問。

當然這本書中不只有北島,還有顧城,舒婷、江河……他們或這樣或那樣造就著我的改變。

舒婷說: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膀痛哭一晚……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梁小斌說: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歸根到底,這些詩擊中我們,來自於一種對當時社會與人心的全新思考與觀察角度,它真實、準確、拒絕八股,給我們這代人,注入了憂慮與質疑的基因。

這些詩被冠以“朦朧”二字集合成書,然而回過頭看,這些詩之所以長久難忘,恰恰不是因為它們朦朧,而是因為它們骨子裡的犀利與直率。

後來,這些詩人都走了,有的背井離鄉,只帶著中文這件唯一的行李;有人告別童話,殺妻後自殺;也有人長住小島,中年的樹上友情的葉子日漸凋零。

在二十幾年後,我又翻開它,如同中年時,又見到初戀的情人,不再有心跳加速的情感,卻依然能在相互寒喧中感覺到淡淡傷感。而同時,也發現自己少了不顧一切想吶喊的衝動,這是生命的必然,老了的不只有詩人,還有我們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攻略系統【從攻略太子妃開始】

山登絕頂

擺攤被曝中了6000萬

火叔大邁

愛人,沒走遠(親愛的之三)

殷亞悅

重回十八少年時

駕霧

妖孽狂醫在都市

會開車的蟲子

非遺直播:你雕的這龍怎麼會飛?

九尾竹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