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唐浩明《曾國藩》,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長篇小說《曾國藩》,與我接觸電視是同時,都在1993年,一個從人生道路,一個從人性深處,都極大地影響了我,雖然這兩者的重疊多少有些巧合。

那時的《東方之子》拍攝,時常要出差,湖南湖北江蘇四處跑,剛剛開始與人打交道,描述東方之子們的內心世界,於我當時二十五歲的年齡,是一個挑戰。

三卷本的《曾國藩》很長時間陪伴我轉戰東西,從我們長期的歷史教科書上看,曾國藩絕對不是“東方之子”,甚至相反,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

在唐浩明的筆下,曾國藩活了,有血有肉有痛苦有掙扎有輝煌有文化,這與在嶽麓書院裡,唐浩明多年整理曾國藩家書緊密相連。當更多的細節出現在人物身上的時候,人有了;而當人的複雜性寫清楚時,歷史靠近了真實。我猜想,唐浩明寫《曾國藩》可不是為了顛覆,他不過是想還原,當然應當被還原的歷史還有很多,只不過,曾國藩幸運地遇到了自己多年後的同鄉。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613L4.jpg"/>

這位一生坎坷前行的老東方之子,終於一步一步靠近自己人生的巔峰。在唐浩明的筆下,細緻地描繪了這一高處,便是曾國藩坐到皇帝身邊,吃了一頓至高無上的飯,似乎一生,都為了這獎勵一般的一頓飯。

看到這裡,我過了一個坎兒。如果這意味著人生的巔峰,不要也罷。

人性如此複雜,唐浩明筆下的曾國藩,你已分不清成功還是失敗,輝煌還是悲涼,是英雄還是小丑。然而,正是這一系列的不知道,把人性的複雜寫得淋漓盡致,我找到了走進“東方之子”們的內心之路,不再是概念般的文字。

告別,是一個下午,地下室昏暗的光影中,《曾國藩》最後一本還剩幾頁,我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讀,只為推遲與一本書和一段人性之旅的告別。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於結束,而思緒難平,開啟筆記本,寫下幾千字,至今留存。

多年之後,在湖南,曾國藩與唐浩明的老家,我見到了唐浩明,簡單的寒暄之中,不知浩明先生,是否聽出了我的感謝與感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笑,這是大清正史3

霧滿攔江

變身美少女,然後去拯救世界

五穀大豆子

逍遙小野醫

利娃

重生後惡毒閨蜜求饒了

棗舒

過雲雨

秦方好

鏡獄島事件

時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