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平克·弗洛伊德《迷牆》,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國外流行音樂界,除去邁克爾·傑克遜是一個我註定無法繞開的名字之外,對我影響和震動最大的,當屬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別的不說,他們七十年代的一張專輯《月缺》,在排行榜上連續待了741周,跨度達到驚人的十六年。而二十多年後,在北京,我用幾乎一個月的工資——205塊,買了原裝進口的《月缺》專輯,震撼與感觸長久持續。

與平克·弗洛伊德“熱戀”中的出格事並非僅此一件。1995年,第一次去美國,用極其有限的美元買回他們倫敦現場演出的錄影帶,讓同行者大為不解。而回到北京之後,為與同道者分享絕對“大片”,自己借到兩臺錄影機,

開始為友人複製。那一個晚上,邊錄邊看邊佩服,我與同好之人估計很難忘卻那個發燒之夜。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621104.jpg"/>

當然,這注定是一個過渡的夜晚,錄影帶的光輝歲月並沒有持續太久,這之後,VCD、DVD、DVD9,估計還有接下來的藍光或其他什麼,平克·弗洛伊德的收藏將持續下去,雖然在今天,我幾乎已很少再聽再看,但其中的一切,早已融入血液之中。

平克·費洛依德的音樂電影《迷牆》是搖滾音樂史上一部開歷史先河的偉大製作,甚至拉開了之後MV的大幕。除去音樂本身帶來的震動,還包括思考,對現實的批判以及畫面、構思的集大成。《迷牆》始於他們《月缺》之後的專輯《牆》,用電影化的方式來表達一張專輯,在當時,石破天驚。這其中,充滿對戰爭對大人對教育對人性的反思,過程充滿鬼斧神工的創意,豐富了人們的思考,並幾乎為未來的相關創作,搭起了一道無形卻無法超越的“迷牆”。

1990年,柏林牆倒塌,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創在柏林牆的廢墟上,上演了現場版的《牆》,如先知一般,將他們的傳奇推到極致。

迷他們的時候,正處於剛剛轉行到電視的階段,憤怒與理想時常陷入無從表達的沮喪,於是,被平克·弗洛伊德上了一堂又一堂印象深刻的課。它們,也就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生長激素。文字到此,我彷彿依然聽到《月缺》剛開始時,那充滿誘惑的心跳聲。

於是,後來,我成了他們的推銷員和宣傳員,只要看到剛剛走進電視圈的年輕人,我幾乎都會對他們說上一句:“一定要看《迷牆》,看了,就知道電視應當怎麼幹,就知道,一個人的想象力可以行走多遠。”

然後偷偷地猜,或許,看過《迷牆》之後,他們也會走入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世界。

不過,不是看了《迷牆》的人都會做電視做好電視。要不,中國電視應當好看得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狂飆時代

哲士

院長,星海又有新動作了

新惟宇

鹹魚病美人在娃綜爆紅

守約

覓仙道

幻雨

聽權臣心聲,享團寵人生

白貓咕咕

渣男洗白指南[快穿]

江湖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