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9.最後的團圓宴,最後的駐京辦,洪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得的好天氣,一直晴著,只是沙塵越來越重了。北方的春天就是這樣,沙塵籠罩了一切,雖然晴著,卻難得見江南那樣明麗的日頭。

唐天明一直在奔忙。

每年的正月,唐天明都得像只陀螺似的,被王天達的鞭子抽得團團轉。王天達的天達時代集團下面號稱有8萬農民工,這8萬農民工一部分跟天達的關係是緊密的,另一部分只是藉著天達的名義,在北京搞建築生意。北京是個重資質的地方,8萬人,分成小的建築公司,少說也有上百個,怎麼可能都有適合於北京的資質?天達集團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他們的頭,也就是航母。後面跟著的,就是近百個大大小小的艦艇。這些艦艇平時倒沒什麼,但一年中有兩個時候,是相當麻煩也相當關鍵的。一個就是年關,8萬農民工中的90%得回湖東,怎麼離開北京,成了小公司和天達集團的大難事。唐天明到北京接手駐京辦後,做的到現在他認為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基本解決了農民工的回家問題。他當時到北京正是10月,很快,在與王天達的交往中,就瞭解到了農民工每年為著返鄉為著車票煩惱,辛苦倒不說,重要的是很多人年前根本回不了家。唐天明給王天達提了兩個建議:一是造出農民工回鄉計劃,按期分批。大部分人回家過年,小部分人留京守工地和繼續幹活。每年輪換,頭年沒有回家過年的,第二年回家。頭年回家過年的,第二年留京。這樣就可以減少1/3的人員返鄉。同時,唐天明建議儘快與各交通部門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農民工的返鄉交通由公司統一安排,統一與相關交通部門,比如鐵路、汽車等聯絡,提前預訂;這樣既解決了農民工買票難,又會受到交通部門的歡迎。王天達一聽,覺得這建議相當好,就拉著唐天明一道,跑了鐵路與汽車公司。果然如唐天明所料,無一例外地得到了支援。從那以後,湖東8萬農民工返鄉過年,在全國少有的成了“容易事”。王天達因此說:唐主任兩條建議,應該寫進《天達集團志》的。

8萬農民工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比第一個要複雜得多,那就是市場。

北京皇城,全國各地的人都湧了進來。建築業市場上,也是競爭激烈。每年一到八九月,王天達就得為下一年的市場發愁。甚至有個別年份出現了近兩萬人到京無工程可做的局面。工人們只好蹲在街頭,等著上門做零活。王天達說:我看著那些工人,心裡有愧啊!我都不敢看他們眼睛。他們是衝著我到北京的,可到了北京卻沒活幹。唐天明說這也不能怪你,市場經濟使然。但針對這種情況,要未雨綢繆,先計劃。不能臨時抱佛腳,那是沒用的。從6年前開始,天達集團走上了以計劃找市場,以市場定員工的決策方向,儘量不減少農民工,但相對避免無工可做的尷尬。唐天明以湖東駐京辦主任的身份,陪著王天達跑了上百家與天達集團有業務關係的單位與企業,並且成功地跟半數以上的單位簽訂了長期建築業務意向協議。這些協議很多到今天還在為天達集團所用。為了鞏固這些業務單位,這些年,春節過後唐天明到北京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跟天達集團一道,拜訪這些與天達集團與8萬湖東農民工息息相關的業務單位。每到一個單位,天達集團都會以駐京辦的名義送上一份禮物,不厚也不薄。人情大似天,湖東駐京辦主任雖然只是一個正科級,但畢竟代表著湖東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都出面了,這些業務單位們自然也跟著給面子。王天達為此對唐天明敬佩之至,也感激之至。人說駐京辦就是在京的小政府,王天達說:有這政府在,天達集團就會在北京的市場上更有作為。

事實也是如此,7年來,天達的業績翻了兩番。湖東有一半的學校都改名天達學校了,湖東財政每年還從天達這兒至少拿走兩三百萬。與之相適應的,王天達現在是江南省人大代表,湖東縣人大常委。王天達回湖東,宗仁書記會親自陪同,電視臺還得播出專題新聞。

唐天明是從正月十二開始,跟王天達一道跑這些業務單位的。十一,他到葉老將軍府上去拜望了一下。老將軍感冒了,正臥床休息。唐天明將從湖東帶來的小鹹菜拿出來,老將軍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老將軍說:“這小鹹菜,我可是想了幾十年;也就這幾年,因為有天明在,才能吃上一口。好啊!”

“只要您覺著好,湖東會不斷送您的。只是這鹹菜,吃多了不好,血壓高,也不利於大腦。”唐天明說著,老將軍也道:“這就得有節嘛!這個社會,懂得有節的人不多了。天明你懂得!這次回湖東,一切都好吧?”

“都好!”

“那事……”

“啊,還在擱著。也快了。”

“這宗書記啊,年前還專門打我電話說這事呢!聽說他還找我那個部下辦什麼事?什麼事啊,搞得讓他把啟功老的書法都拿出來了,不是腐敗吧?”

“不是,不是!應該不是。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介紹他們見了面。其餘的,我也沒問。”

“這事要警惕。天明哪!”老將軍在唐天明臨走時又叮囑了一次,唐天明聽著,心裡也有些不太自在了。他當然知道宗仁找黃主任的目的,而且他也知道這事因為黃主任有了點眉目。但他不能告訴老將軍。老將軍這人一生耿直,要知道唐天明找他部下是為這事,那還不跳起來罵人?

老將軍將宗仁送的啟功的那幅字專門放在客廳裡,說:這字就這麼放著。如果宗仁書記找小黃只是一般的事,我就收著。否則,天明,你下次來就拿回去吧!

唐天明點頭說是,請老將軍放心,會把握分寸的。

跑了兩天,中午基本上謝絕招待,唐天明和王天達還有公司的另外兩位副總,找門臉兒小、車子卻停得多的地方吃飯。這是經驗。小店面,能有許多車子,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飯菜可口。果然屢試不爽。正月十四,冷振武也從湖東過來了。唐天明晚上回到駐京辦,冷振武正一個人坐在廚房裡煮麵條。本來,唐天明想在湖東就找冷振武好好地算一回賬的,但想到湖東也不合適。而且自己畢竟是駐京辦主任,主任和一個名義上的副主任計較,也只能說明你這主任當得太窩囊。何況王紅也沒在這事上糾纏,唐天明也就放到了腦後。這回來一見冷振武一個人冷寂地坐著,便問他什麼時候到的,又說這邊暫時也沒什麼事,可以在家多待幾天的。

冷振武站起來,直截了當地問:“老唐,你是不是在宗仁書記面前說我什麼了?”

“說你什麼了?”唐天明笑道:“你是專門提前過來興師問罪的,是吧?”

“我哪敢興師問罪?我都快滾回湖東了,還……老唐,除了紀念品那事,我……你怎麼就在宗仁書記面前告我呢?”

“我什麼時候告你了?純粹是瞎猜嘛!”

“沒告?怎麼湖東那邊已經有人傳著,縣裡要調我回去,說我不配合你工作。我是不配合嗎?不就是想多主動點,多工作點,多積累些經驗。哪一項工作不是在你的安排下做的?哪一筆開支不是你同意的?我冷振武怎麼說也是40多歲的人了,怎麼混到頭卻……”

“振武,小冷,我確實沒在宗仁書記,包括其他領導面前說過你。我這人脾氣你還不知道嗎?有事就說出來,說完就了事。我對你有些意見,比如紀念品的事,京彙集團專案的事,我都明說了。還有就是春節期間我聽說有人在外面散佈說我和方小丫有一腿,我沒有證據,所以我也不會說。至於你工作調動,我以前倒是給宗仁書記建議過,成立湖東駐京流動黨員工作辦公室,由你來負責。這事我跟你透過氣。駐京辦現在只有3個同志,內部團結尤為重要。振武啊,我希望你好好想想。”

“我還想什麼?其實,老唐,你真沒必要這麼對我。你不是要當開發區副主任了嗎?那多好,又解決了副縣級。好處大家得,不要一個人都佔了。我宣告,我沒說過你與方小丫的事。何況現在駐京辦就要撤了,你還不也得回湖東?以後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有什麼意思?”

“是沒意思,所以我壓根兒就沒朝這方面想。你儘管猜測,儘管有情緒。我唐天明做事一向磊落。既然你都說出來了,我也不好再一直不理會。駐京辦無論撤與不撤,人員都是由縣委定,而不是我唐天明定。當然,我自己的事,也是由組織上定,而不是由其他人定。作好撤的準備,幹好當前工作,珍惜最後的機會,這是我的觀點。”

“哼!”冷振武將麵條下到鍋裡,又道:“最後機會?還有機會嗎?沒了。沒了!”

唐天明沒有再搭理他,回房間去了。

剛坐下,煙剛點著,電話響了。唐天明看了下,是湖東的,便接起來,是宗仁。

宗仁問:“那事辦了吧?”

“沒有,黃主任不在北京。我跟他聯絡了,可能要到下週才能回來。”

“啊!”

“另外,我到葉老將軍那去了趟。他說到那幅字。”

“怎麼說?還高興吧?”

“還好。”

“天明哪,下午我跟市裡領導彙報了,下週要搞民測。你看,是回來一趟,還是?”

“那……就不回去了吧?我覺得沒必要。”

“這事不好說有沒有必要。雖然是走個形式,但也得走順。反正你知道,作些準備吧,啊!黃主任那邊,等他回來就辦了。東西沒動吧?”

“沒動。我放在保險櫃裡。”

“那就好。一定要謹慎,慎之又慎。”

宗仁說完就要掛機,唐天明問道:“宗書記,是不是縣委有動議,要調冷振武同志回去?”

“沒有啊!誰說的?”

“沒有?啊,那就好。可能外面有些傳聞。對於小冷,我還是從前的意見,現在我覺得更有必要,也是對駐京辦即將撤銷的一種策略。”

“這個,下一步再說吧。啊!”

唐天明放了電話,他明白宗仁這個時候打電話來,關心的並不是他唐天明,而是黃主任,是送給黃主任的那“東西”。說到東西,唐天明現在想來還有些心裡發虛。雖然省城機場的朋友答應了給他幫忙,可一看東西,人家也有些心怵。唐天明一再強調,這是祖傳之物,是帶到北京進行鑑定的。朋友還是有些膽怯。唐天明只好告訴他:這是自己專門從湖東帶到北京,準備送給一位領導的。其實這物件本身就是早年從這領導老宅裡抄出來的,現在也算是物歸原主。朋友耐不住唐天明磨嘴皮子,只好答應了,作為行李,加了箱子,嚴密地封好,直接從後門上了飛機。這朋友又擔心到北京後會出事,給北京機場那邊的熟人通了話,讓熟人到時接機,將東西先拿下來,免走安檢。直到進了駐京辦的院子,唐天明一顆懸著的心才算落了地。在飛機上他就想,要是被抓了,豈不落個“私運文物”的嫌疑?說是文物,唐天明也只是在省城機場瞥了一眼,是一隻青銅佛像。高大概20厘米,體態端莊。機場那個朋友說,看年代,至少是唐朝以前的。論價值,就不太好說了。唐天明到了房間,就放下窗簾,就著燈光,一層層地開啟木箱,拿出佛像,放在燈光下。果然是好東西。慈眉善目,一派安詳。看了會兒,他趕緊就重新收起來,放到保險櫃裡。第二天,他就打電話與黃主任聯絡。黃主任說他出差了,正在外地辦案。唐天明就說宗仁書記託他給黃主任帶了點東西。黃主任說太客氣了,等我回京後再說吧。

如今官場上的禮數,真的太豐富了。身為駐京辦主任,唐天明也算是個送禮的高手了。他送過禮品,送過錢,也送過職位,還送過色,但是,說真的,像宗仁書記這樣,送這麼一尊“佛”,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前不久,見到電視上說,某市原公安局長被抓,結果在他辦公室裡,竟然搜出了該市多年前失蹤的一級文物“玉臥佛”。豈不荒唐?那想想宗仁書記這……唉!

臨睡前,唐天明給王紅打了個電話,問唐凱走了沒有?王紅說早晨走了,直接到天津,不從北京打彎了。唐天明又問這幾天唐凱有沒有跟方小丫聯絡?王紅說怎麼可能?唐凱也知道外面傳著的那事了,回家還做我的工作,我說我早跟你爸爸說開了。這孩子,看樣子他還是很喜歡方小丫的,只可惜……唐天明也嘆了口氣,說:做不成媳婦,多一個女兒也很好嘛!這樣,你將來才能做個外婆呢!王紅說:別再開玩笑了。你還是得注意點。都50多的人了,別惹事。要不行,乾脆讓了北京那位子,回湖東吧。唐天明道:我知道。你別急,我會回去的。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晴和天氣。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南州市駐京辦最有人情味的一天。容浩將10個縣駐京辦的主任都請過來,在一塊吃元宵。駐京辦主任,因為大都在正月還得回北京拜訪一些老鄉和朋友,一般都是在初十之前就到位了的。拉拉雜雜地開展幾天工作,然後大家團圓。團圓宴也就設在市駐京辦內,一張海大的桌子,足足能坐上20人。先是每人一碗湯圓,海碗,吃完了再上菜喝酒。這天的酒,每年都要醉幾個人的。唐天明也醉過,就是醉了的那年,唐天明給市駐京辦元宵宴下了個定義:最有人情味。

想想偌大的北京,這些常住在北京又畢竟是外地人的駐京辦主任們,在哪裡能吃上一海碗的冒著熱氣的湯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校超級教師

小犁

反派:天道姐別睜眼,我氣運之子

顏欽

都是哥們,讓你姐做我老婆怎麼了

奶茶不要加冰

抽獎抽到一座島

泡麵君

傅爺的法醫嬌妻

是朕啊

誤入校園文

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