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不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禍不單行,大周王朝,腿不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覃渾渾噩噩的走出皇宮,皇帝的一意孤行讓他別無他法,他開始痛恨自己為何要人為干涉社會展程序,而且還沒有任何後手。

街上已經蕭條了很多,大宗的糧食買賣已經沒有了,有的糧商甚至開始往外面攆客人,隨後緊緊關閉了大門。

一家開始就會有其他家開始跟隨,遲鈍的人民還沒反應過來時,街上的糧食鋪子已經關閉大半,這時才想起抓緊屯糧,可惜已經晚了,昂貴的糧價讓他們望而卻步。

沒有新衣穿,舊衣服也可以撐上兩年,沒有糧食不行,公孫家的糧鋪早早就關閉了,工地上的消耗太大,他們不得不遣散了大部分工人,每人幾兩銀子就打回家。

相較之下,身處南方的獨孤家好了很多,南方本是魚米之鄉,且他們盤踞江陵數十年之久,幾座糧倉裡堆滿了穀物,但是隨著北方糧食需求的加大,商人們不要命的向北方運糧,獨孤家也漸漸顯出疲態。

白覃一次又一次的進宮,皇帝最後不厭其煩,讓王爺把他關了起來。白覃最後的希望徹底破滅,只能像皇帝一樣希望勞苦的大眾人民能撐過這個災難。

衛城,光頭掌寺空明把一盞茶壺重重的摔在地上,幾個糧商嚇得站直了身子不敢言語。

“我不問你們用什麼方法,錢已經給了你們,糧食必須運來。”

幾個糧商悔的腸子都快青了,當初簽訂的合約每週供應糧食五百擔,現在北方已經買不到糧食了,只有南下過了江才能採購到,可是遙遠的路程,根本來不及送過來。

今年沒有災荒,卻沒有糧吃,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糧食都去哪裡了?

林相也在糾結這個問題,人口沒有增加,兩線的戰爭也沒動用各地的糧倉,但是糧食去哪裡了?

想了一夜的林相只能到了王府去見白覃,他覺得在這裡應該能找到答案。

“林相,糧食哪裡都沒去,只是各種消耗增大了,一個五口之家在自己家裡,他們知道節儉,每天最多兩頓飯,而且沒有農活時,吃的都是稀的,每天一瓢米麵也就足夠了。”

“現在全國各種建設您知道有多少嗎?工地上的飯食都是各個豪門提供,為了趕進度從來不會讓人餓著肚子幹活,每天每人消耗多少糧食您知道嗎?人員聚集地必定會形成一個小集市,各種由糧食製作的糕點和小吃您知道會消耗多少糧食嗎?”

林相粗略估算了一下,只京都附近便有上萬人在加班加點的進行建設,東楚之地想來人員更多,衛城、晉陽、江陵等等都在修建馳道,這也是皇帝鼓勵的,類似城牆一般的馳道一旦建成,大周國的精兵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任何地方,這是每一個皇帝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不知白侯可有良策解現下之危?”

“全面停工,開糧倉。”

“不可能,陛下不會同意的。”

“那就沒有辦法了,糧食危機帶來的不僅是飢餓,您有沒有現現在各種商品的價格都在上漲,而且很多商家已經不再收錢,他們更喜歡以貨易貨了,您知道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嗎?”

身為一國宰相如何不明白這種事情的可怕性,一國貨幣的崩潰,可以讓一個國家的體制瞬間解體。

林相擦了擦額頭上的細密汗珠,拉著旁聽的王爺去面見皇帝,白覃說的後果太過可怕,比兵災還要厲害。

林相先去找了譚永菜和黃石兩位御史,各地呈上來的奏摺有很多都要經過兩人篩選。

說明了來意後,兩位御史從一個櫃子中拿出來幾本奏摺,上面零零散散記錄了各地的狀況,無一例外的都出現了以貨易貨的現象,鄉間的恐慌氣氛也不斷蔓延。

“兩位大人對此有何看法?”林相想聽聽兩位御史的意見。

“以貨易貨自古以來皆有之,這個不足為慮,只要朝廷下令禁止即可。”黃御史猶豫了一會說道。

““朝廷下令當然可以,只怕會適得其反,民間的恐慌會加蔓延。”譚御史緊接著說道。

林相又看了一遍奏摺,沉思了一會開口說道:“二位御史請看,這幾封奏摺有的來自晉陽,有的來自衛城,還有的來自新野,四面八方皆有此種現象,波及範圍之廣前所未有,難道二位仍然覺得還不該受到重視嗎?”

兩位御史急忙翻看奏摺的籤地和時間,翻驗一遍後又相互對視一眼開始翻看其餘的奏摺,顯然還有一些他們沒有拿出來。

看完了所有的奏摺,兩位御史額頭上也滴下了汗珠,若不是林相提醒,他們還真的忽略了此事,開始時只有衛城和京都出現,緊接著快的向四周蔓延,現下已經北到槐安南至江陵,西至新野東至楚都。

度太快了,像瘟疫一樣。

王爺也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吩咐隨行的護衛回去把白覃帶到皇宮,他們這就去面見陛下,必須要採取措施了。

壞事情從來不會單獨行動,人還沒到皇宮,報信的鴻翎急使穿街而過,南方有警,周錦昌率十萬大軍已攻破三城,洪將軍戰死,大軍裹挾著難民分成三路正北上而來。

消失了兩年多的周錦昌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而且還帶著數十萬大軍,白覃稍稍燃起的一點希望再次被澆滅了下去,戰爭無可避免,這次不同於北方和楚都之戰,皇帝此刻一定暴跳如雷,駐守北方的洪將軍手裡有三萬勁卒,現在洪將軍戰死,那麼這三萬將士肯定也已經為國捐軀。

戰爭不會進行的那麼快,即使是突襲也不可能,三萬人守住城池,即使是十萬人也不那麼容易可以攻下,唯一的可能便是有內奸,當年琅琊王留下的嫡系終於起到了作用。

所有在京的將士快馬進宮,連久病在家的萬將軍也被人抬了過來,特務頭子廖京山跪在堂前等候落,追索周錦昌和琅琊王嫡系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在做,此時周錦昌的十萬大軍結結實實的打在了他的臉上,皇帝沒有立即殺他已經是念足了舊情。

“陛下,廖統領雖失職在前,何不讓他戴罪立功先去探探軍情?”

李琿曾和他共事過,對此人倒是有些推崇,看皇帝並沒有重罰廖京山的打算,立刻為其開口求情,也給兩人一個臺階下。

“廖京山翫忽職守,革去侯爵,五十軍棍先記在這裡,現在立刻去收集訊息,朕要知道是誰背叛了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寵美人

容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