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天,月待圓時,懷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站籠是重罰,不是犯了刑案的,怎麼會站籠,石桂聽的一怔,綠萼也呆住了,聽書的也有叫好的,也有詰問的,錢班主不急不徐,撥了兩下弦子後,後頭佈景搭的木架子上原來掛著紅布,紅布一掀換過藍布,下面還畫著水紋,絃聲一停,便道“且聽我細說從頭。”

綠萼拉了石桂的手,兩個緊緊攥在一處,大不知所以,還當是女人家心腸軟,聽見這書就感傷起來,數一數飯賣的差不多,回去補些貨,總歸這一轍不停,能多賺些,還能得些賞錢。

他推了車回去了,綠萼挽了石桂的胳膊陪著她,怕她受不住,臺上已經說到沒個男人在家,了大水過不得活,一天一地的水退下去,田也沒了屋也沒了,只要土地廟裡住著,媳婦端湯煮粥給婆婆吃,婆婆只覺著日子難過,土地廟裡頂漏土溼,舍下來的米哪裡夠一家子吃,起了心思要把她給賣到鎮上大戶去當奴。

石桂還不知道俞婆子早就想著要把秋娘賣掉,拳頭緊緊攥著,想著她受刑站籠,心裡竟有些暢快,這點苦楚怎麼跟喜子被人販虐打相比。

大水過後,竟還有人衣錦還鄉,那會兒全村子裡沒一個能周全的,瞧見個外頭回來的,身上衣裳齊整,手上有兩個餘錢,那就算得是兜裡有錢的,偏偏是這麼個人,告訴一家子說漢子在外頭了財,置下田地宅子,買了奴僕婢女,要接老太太回去享福。

前一刻還在說婆子最後站籠受刑,這一刻又說有人來接這一家子,連那賣出去的女兒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睛。

婦人思念女兒許多年,聽了怎會不心動,一家子本來也無屋無瓦,又沒勞力能耕田,乾脆理了東西跟人去穗州見丈夫。

興興頭頭上了路,一個老婦一個少婦再加一個孩子,坐得船走水路,臺上那唱曲的姑娘身子慢慢搖晃,好似坐在窄舟裡,耳朵貼著壁,臉上漸漸顯出驚恐的顏色來。

石桂身在局中,旁觀的卻都叫好,只聽書憑著說書的一張嘴,還難體悟,有個人在臺上演,驚恐萬狀的模樣就先牽動人的心,也不知道她聽見了什麼。

弦子的聲兒頓得一頓,又輪著錢班主開口,說道那同鄉是個人販子,商船上偷了東西被趕下來,無處營生,便幹起謀財害命的勾當。

騙這家子之前,村裡也曾打聽過,這婆婆原就想把媳婦賣給大戶當奴,一樣是賣,不如他來經手,男孩兒生得白嫩,婦人又頗有幾分姿色,這兩個賣出去,他便不算虧。

這事兒石桂聽秋娘說過,說在船上聽那人前言不搭後語,這才生出警覺心,寫書的卻只道婦人聽見了詳細,還去告訴婆婆趕緊逃,哪知道讓婆婆捉住了手,乾脆嚷起來,人販子趕緊進來捆住她。

媳婦這才知道婆婆同人販子竟勾結起來,唱曲的姑娘做個手被搏住的樣子,歪倒在臺上,身子顫滿口哀求,聽書裡南來北往許多人,這麼一段書,各地的罵聲都聽見了。

人販子甜言蜜語騙住了惡婆婆,說甚個漢子心裡想著娘,又道他在外地置了妾,只怕大婦不能容,又說外頭跑貨討個娘子也尋常,婆婆聽了,原來息下去的心思又翻騰起來,兩個這才勾結了,人販子上岸找買家,婆婆竟替他遮掩行蹤。

賣了媳婦開船走,數了銀子要給兒子再買個聽話能生的小娘子,行得再遠些,人販子便露出了真面目,把那孩兒也賣了,賣到燕京去,因著生得細皮嫩肉,還賣了個好價錢。

石桂渾身抖,這事兒是她不知道的,可聽的這話卻知道喜子當時要去的,絕不是什麼好地界,綠萼趕緊拍她的背,寬慰她道“如今都好了,老天爺有眼呢。”

石桂原來只當是石頭爹把這故事告訴了呂仙,這才有這麼一本團圓記,可聽了這一段又知道不是,人販的事俞婆子的事,都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她的心思又繞回了站籠,站籠是重刑,俞婆子便是賣了兒媳婦,也不會上這樣重的刑,石桂聽見俞婆子站籠,心裡頭暢快,可也知道必是事出有因的,說起來心酸,可王娘子丈夫不就賣女兒賣娘子,半點事也無。

錢班主說得口乾舌燥,停下來喝杯水,這回唱曲的姑娘退了場,臺上只有錢班主一個,先是唱了一段因果迴圈報恩不爽,跟著便道那人販子原來看她老邁賣不出去,又護著孫子且哭且鬧,賣了孩子要把她拋進江裡。

江心之中扔下去,屍都浮不上來,這冤屈也就無處訴了,哪知道這婆子此時又不哭了,求著要活命,肯替人販子洗衣做飯辦雜事。

人販子想一回,他一個人孤身行舟也容易叫人察覺,帶著個老婦又不一樣,就說她是娘,娘倆兒在水上討生活,見著年輕孤身的,看有個老婦在,也肯搭他的船。

石桂聽到這裡,後頭的全明白了,為虎作倀,只怕還騙了不少人,那人販子叫人捉住了,俞婆子自然也叫人捉住了。

後頭一段說的便是那人販老婦是怎麼被捉著的,兩個一交待,後頭竟賣了五六個人,有帶著孩子投親的,有一家子老病搭船的,只要上了他的船,就再沒有回來過。

轄區之內接連報了失蹤,都說是渡水而去,就再不見了人影,徐知府初到此地當官,聽見有人這樣作亂,派人盯著渡頭,十來日盯準了人販子,趁著婆子上岸買吃食,扣下她一問,她便立時招供了。

還當這些事同她不相干,她是受了逼迫的,可她時常能上岸來,怎麼不能來報案,再一審人販子,才知道這老婦人把自己的兒媳婦給賣了。

破人之家離人骨肉,賣出去那些,有幾個找了回來,有的尋訪不著,知府雖了文互通,可也知道似這樣的,再難找回來了。

婆子在牢獄裡痛哭流涕,說都是受了逼迫才這樣行事,怕他打殺了她,不得已辦下案來,可找著的人裡供道,是婆子把她們騙上了船,一時說船裡有吃食,小娘子進船來歇歇腳。

甜湯裡頭擱了藥,一喝人就睡了過去,醒過來要麼被賣了,要麼被捆了手腳,也曾哀求過,俞婆子可沒有半點惻隱之心。

俞婆子便又哭,說自己差一點就給拋到江裡,騙那些小娘子時,人販子就在暗處,若見她略露出些來,就是一頓好打,身上一塊好皮肉也無,若是十天半個月騙不來人,打得更重,著人驗看了,捱打確是實情,身上這會兒也青一塊紫一塊的。

不過幾個月的光景,人就老了十歲,頭全都白了,身上半兩肉也無,皮鬆垮垮的掛著,一付慘像,心裡知道怕不能活,對著被騙那幾個又是哭又是跪,又是磕頭,滿堂都聽見她訴苦哀嚎聲。

漢子聽了詳情,在衙門口痛哭起來,也不知道妻子兒子被賣向何處,呂先在徐知府處作客,聽了這樁案子,倒覺著能寫可寫,問了石頭,才補足了之前那些事。

坐了人販子船的,年輕可賣的便賣了,年老賣不出去的,便拋到江中,俞婆子雖沒殺人,卻是幫兇,沒有殺人罪過,也有賣人罪過。可賣了兒媳婦這一條,孃家不來告,便不能判罪。

漢子這番確是要趕去穗州的,他先回家鄉,知道妻子兒子被騙,沿著路途找了半年,實在尋不著了,又去了金陵,找到女兒賣作丫環的那一家,裡頭的人告訴他,他女兒早早贖了身,帶著母親弟弟往金陵去了。

說到這一段,便有人急問如何相遇,這一段因著無人細說,寫書的也只寥寥幾筆,其中故事不可知,寫書人也不杜撰,皆因天下奇事,不探究竟再不能知際遇之奧妙,若是有緣得知,再補錄此節,許是菩薩眼見這一家三口受得苦楚,這才全了女兒孝心母親慈心,讓母女重逢,姐弟再遇。

入粟補官,給銀贖罪,俞婆子已經服刑一年,她一沒殺人,而沒買賣,得著的錢同她也沒關點干係,又受過虐打,服了刑,罪竟還能贖,石桂聽見漢子痛哭幾日,拿了跑船的銀兩出來,說要贖了婆子,帶著她去找家人,團圓記上本,就此完結。

石桂才還神色微松,此時眉頭緊緊皺住,綠萼知道她是恨不得俞婆子這輩子都不再往眼前過的,聽見活著便罷,受了一年的刑,竟還能贖她出來,她還不曾說話,就看石桂冷笑兩聲,對大道“賣空了咱們便走罷。”

一路上一言不,講了人倫竟不要天理了,大還不知事,綠萼卻扯了她的袖子“這可怎麼好?若是乾爹尋了來,娘……”

秋娘最恨的事,就是俞婆子把自己賣了又沒護住喜子,若是叫她知道丈夫竟還帶著俞婆子,怎麼不寒心,得虧得昨兒不曾露出來,若不然她心裡抱著希望,今天聽怎麼受得住。

綠萼卻不似她這樣想,反嘆一口氣“乾孃知道了,總歸難做,難道還能不認丈夫?”眼看著石桂這樣堅定,勸又勸不得,真個找了來,還不得一場好鬧。

《團圓記》傳遍天下,書裡每一個都被人品評,也有說漢子愚孝的,也有說不贖便枉為人子,還有說團圓記不團圓的,自然也有覺得不團圓很好,各過各的日子。

石桂又是一聲冷笑“我不怕她來,倒怕她不來!”

喜歡月待圓時請大家收藏月待圓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寵壞!十二個瘋批哥哥夜夜敲門

小南瓜瓜

渣影后重生指南+番外

唐殊墨

修仙攻略:不裝了,男主他是我爐鼎!

五月晨夏

八零嬌妻有空間

青橙芷

山村莊園主

若忘書

從鬥破開始風吹萬界

玩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