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頁,殘雪自選集,殘雪,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是在追求自由、戰勝死亡之際才進入地獄的。這時他才逐漸發現真相:這惟一的、通向墳墓的無路之路,也是達到天堂的必經之路。

200193英才園

讀書筆記(二)第244節 置身絕境的操練(1)

置身絕境的操練--《神曲》閱讀總結

(一)

好多年以來,在對於純文學的探索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惑著我,那就是:究竟是否存在一種純粹的文學,一種獨立於其他事物,有其自身的特殊規律,並遵循這規律不斷發展著的文學?這樣的文學,類似於高層次的音樂和繪畫,也類似於哲學。在長期的文學實踐和對於前輩的經典的閱讀中,這個問題的答案漸漸地凸現出來了。

在我看來,純文學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產物,它的觸角伸向靈魂的內部,它所描繪的是最普遍的人性。不僅僅它所深入的精神領域和層次同我們的教科書上描述的完全相悖宜谷?確實實地形成了隱秘的歷史長河。這個發現令我無比振奮,那就如心靈深淵中的光,也像混沌紊亂的慾望王國裡的脈動。無名的衝動驅使著我,我開始瞭解讀我最喜愛的那些經典作品的工作。這種工作的艱辛和喜悅都是難以形容的。

一部偉大的純文學作品擺在你面前,它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一個充滿了無限奧秘的生命之謎。它對於讀者的態度正如卡夫卡在《審判》中所寫過的:"你來,它就接待你;你去,它就讓你離開。"讀者進來幹什麼呢?讀者來領略藝術法則的嚴酷,來用這法則逼出生命的衝動,以加入這非凡的創造。那麼,憑什麼一名讀者要闖入那城堡,闖入那謎中之謎?憑什麼?憑你的脈博的跳動,憑你的血流的加速。弄清生命結構的各種圖形,揭開謎底,對於作為讀者的我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

閱讀詩人但丁的傑作《神曲》,是我的純文學探索系列中關鍵的一環。這位偉大的詩人在古老的"聖經"故事和文學之間架起了橋樑,從而為純文學的獨立發展開闢出一片可以無限延伸的疆土。他對於精神王國的天才的深入,他的雄心所成就的事業,成了藝術史上的豐碑。《神曲》到底是什麼呢?我終於明白了,它就是卡夫卡的城堡,博爾赫斯的迷宮,《浮士德》裡面的魔鬼,莎士比亞的《裘利斯凱撒》裡面的羅馬境界。被後來的藝術家們用陌生化、物件化的方法所分裂的靈魂的各個部分,在這位早期藝術家的筆下,更傾向於渾然一體。但矛盾並未被掩蓋,反而因為雙方近距離的對峙而分外緊張、恐怖,甚至殺氣騰騰。這就是人性的真相,有勇氣凝視這真相,將自己置身於絕境裡,並且決不停止靈魂的操練的藝術家,向人類提供了理解自身的通道。《神曲》的結構,就是藝術家的心靈結構。在從"地獄"到"煉獄",再到"天堂"的心靈探險中,藝術家一次又一次地向讀者表演著絕境裡的操練有多麼驚心動魄;靈魂的張力有多麼大;靈魂的機制是多麼的複雜又是多麼的單純;生命的卑賤與精神的高貴又是如何樣共同促成了那種特殊的律動。讀完這篇精神史詩,我深深感到,現代藝術的所有要素,都已經包含於其中;而它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創造中的自我意識,也不亞於近代的純文學大師。這也是為什麼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篇偉大史詩的意義反而越來越被更深入地揭示的原因。

(二)

《地獄篇》是將主體置於"死"的絕境之中,反覆加以拷問的記錄。

什麼是真正的創造?創造就是靈魂深處的魔鬼的反叛與起義。這種人們所難以理解的反叛是很特殊的,它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種鉗制中的反叛。並且用來鉗制魔鬼們的枷鎖也是用特殊的材料製成的--被銬住的犯人仍然可以瘋狂動作,簡直就如限制不存在一般。當一個人主動為自己定罪,然後主動下地獄,成了終生犯人之際,他的藝術生涯就開始了,那是由一連串的創造構成的風景。被理性所鎮壓住的原欲並沒有死掉,反而因為這鎮壓而更猛烈地燃燒。所以黑暗的地獄裡狼煙四起,一派末日景象。

奇怪的語言,可怖的叫喊,

痛苦的言詞,憤怒的語調,

低沉而喑啞的聲音,還有掌擊聲,

合成了一股喧囂,無休止地

在那永遠漆黑的空中轉動,

如同旋風中的飛沙走石一樣。《神曲》,朱維基譯,1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

一切藝術創造的動力就在這裡,這慘遭鎮壓後的反彈之力,是無限寶貴的財富。所謂"非理性寫作",便是魔鬼用地獄居住者的大無畏的口氣,講述自身所經歷的滅頂之災,當然整個講述過程均是在上帝(最高理念)目光的監視之下進行的。上帝的在場使得講述成了一件萬分曖昧的事情--犯人究竟是要蔑視上帝,反叛到底呢,還是另有所圖?單純的反叛用不著一遍遍講述。犯人出自本能的掙扎與褻瀆,經歷了上帝那無所不知的目光的洗禮之後,發生了什麼樣的奇妙的變化?在泯滅一切希望的地獄,犯人並不知道自己會得救,他只是用肢體運動來顯示自己那不死的靈魂。他憤激、蠻橫、惡作劇,不顧一切!然而答案就在肢體運動中。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新鮮空氣中,

我們慍怒,心中蘊藏著鬱郁的愁雲,

現在我們慍怒地躺在黑色的泥潭裡。'

他們這樣地在喉嚨裡咯咯作聲,

因為他們無法用完全的言語說話。"《神曲》,49頁。

這含糊不清,充滿了暗示的原始語言,正是那種高階的純文學語言。是復歸又是進化。沒有經歷狂暴的內心革命的寫作者,也不可能像罪犯這樣發聲。有誰會在這暗無天日的千年地牢裡仍然策劃著一出又一出的反抗的好戲呢?只要試探一下就清楚了,誰也無法熄滅他們心中的怒火!他們或被狂風冰雹抽打;或被浸在沒頂的糞水中;或在沸騰的血河裡被燒煮;或赤身裸體被火雨烤灸;或被倒插在洞穴中不能動彈,腳底還被火焰舔著;或在瀝青池裡沉浮,岸上還有手執鋼叉的惡鬼監督……而他們對於這種種酷刑的態度,卡巴紐斯的一句豪言壯語可以作為代表:"我活著是什麼,死了還是什麼。"《神曲》,93頁。卑賤的鬼魂擁有高貴的心,他決不讓上帝對他"施以痛快的報復"。哪怕自己變成了人蛇,變成了牛頭怪,哪怕全身被封在火焰裡不得顯現,他們對於上帝的懲罰仍然只有一個回答。這樣一種回答鑄成了永恆的藝術造型,那也是上帝心底渴望看到的造型。被栽進地底的魔王撒旦的姿態,就是這樣一個經典的造型。

當人被自己在世俗中的慘痛遭遇弄得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可能性,當邪惡與不公完全鎮壓了他的肉體與靈魂,使其無法動彈之時(就像烏歌利諾和兒子們被關在塔樓裡活活餓死,也像為了愛情冤死在刀下的弗蘭採斯加),上帝給詩人留下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將自己經歷過的一切在藝術活動中重視。於是就有了烏歌利諾那驚心動魄的敘述。藝術創造是透過重演痛苦來發洩痛苦的方式,正如烏歌利諾在啃咬仇人的頭顱的演出中體驗上帝那神秘的意志。詩歌中的報仇正好同世俗中的相反,那是對於仇人心理的一種至深的理解,可以說他是用這種理解性的演出,最終達到與仇恨物件的同一,並在同時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這種演出也是殘酷的自我懲罰,弗蘭採斯加由此重溫她那被血腥玷汙的初戀,烏歌利諾則復活了凡人不敢觸動的酷刑記憶。他們用超人的勇氣釋放了靈魂的能量。純文學就是復活那些在表層已經死掉的,潛入到了記憶深層的情感記憶。這種創造就如同一種魔力,將常識完全顛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傾城絕寵:賴上冷情魔妃

安安小陌

我在全息遊戲直播修文物[星際]

糖炒慄粟

金牌律師

木隨風

離婚後她成財閥真千金

焦糖扇貝

老婆,今生請多指教

純潔的小手

徒兒裝乖,套住絕美師尊

多谷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