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頁,大興朝駙馬須知+番外,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儼沒掃一眼菜譜,嘴皮子不停,一連點了十幾道菜。小二腦子不夠使,連忙掏出紙筆來記,臨走還得了江儼小半塊銀子,咧嘴笑說:“好嘞,客官您稍等!保準給您先上!”

承熹瞧江儼似乎駕輕就熟的樣子,便笑問:“你怎的這般熟悉?”

江儼斂袖給她倒了一杯茶水潤口,“我娘極喜歡這家的掛爐烤鴨,我月底回家的時候常常包上一桌酒席送到家裡。她的口味又與公主差不多。”

此時酒樓中人不多,菜上得挺快,最大的盤子裡頭那烤鴨片成薄片,整整齊齊碼在精緻的盤中,蘸著秘製醬汁入口,酥嫩鮮香,果然十分美味。

這百味齋是個三層的小樓,頂層視角最好,可以遠遠望到圃田澤上的漁船。只是卻也很小,天地玄黃四間雅間一分,頂層就沒什麼空當了。

隔壁的天字號雅間大約是坐了許多人,他二人這裡卻安靜,更顯隔壁嘈雜,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聲音亂成一片。

承熹耳力不佳,也沒有聽人說話的習慣,便沒有在意。卻見江儼神情一滯,停了筷子,凝神去聽隔壁間說話,承熹忙問:“怎麼了?”

江儼一向神情寡淡,若是沒什麼大事,不會神情這樣凝重。

江儼沒答話,內力凝成一線側耳去聽隔壁的動靜。承熹也努力去聽,只能勉強聽清幾個字,只好耐著性子等。

耳力極佳的江儼能輕易分辨出說話者的音色、年紀,甚至能從說話人的語氣猜測出那人的表情。聽了幾句,略略把隔壁間的座點陣圖在腦中勾勒了出來。

主座的人面朝南,聲線風流,約莫是哪家的富貴公子在酒樓請客會友。他語氣難掩驚訝:“……還有這等事?”

另一人大著舌頭,估摸是喝了不少酒,可還留有半分理智,壓低了聲音說:“可不是?前日地龍翻身,襄城山崩地裂,死了好幾十人吶!”

“嗤,我老子就在欽天監做事,還有那什麼地動儀的玩意,怎麼沒聽說?前日才發生的事你小子怎麼就知道了?這等大事可容不得你妖言惑眾!”席間一人嘲諷,其餘人只覺他在胡吹亂侃,只當笑話來聽。

醉酒的那人重重一拍桌子:“愛信不信!小爺看你們是兄弟,這麼大的秘密也沒藏著掖著,你們還不信!哼,那小爺就不說了!”說罷推開椅子就要走。

他態度放肆,這般喧賓奪主,主座的公子不高興了,語氣淡淡道:“坐下!繼續講,我這人最愛聽故事。”

醉酒的那人看席上身份最高的公子冷了臉,只好悻悻坐下,接著講道:“那地龍一翻身啊,那可是山崩地裂地動山搖血流成河啊。”他壓低了聲音:“可你們知道這襄城是誰的封地嗎?”

席上眾人沉默不語,只有主座的公子淡聲道:“是承熹公主的封地。”

襄城距離京城不遠,快馬加鞭不足兩日功夫就能趕到帝京,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因為承熹公主是聖上唯一的掌上明珠,所以特賜襄城為承熹公主的封地。

那人拊掌大聲道:“對呀!襄城那座公主府金碧輝煌,可這次地龍翻身竟然把那麼大的府邸震塌了!沒錯!震塌了!”

眾人都是半信半疑,又聽他說:“正是大晌午的時候,大太陽一照,有人瞧見公主府破了的磚牆底下有什麼東西露出來了,金燦燦的閃瞎人眼。走近了一看,牆角下滿滿的全是金條啊!”

他夾了一筷子菜,咂巴咂巴嘴等著席上眾人反應過來,慢條斯理接著說:“好些百姓一擁而上把那塊牆拆了,光是那一面牆

作者有話要說:他夾了一筷子菜,咂巴咂巴嘴等著席上眾人反應過來,慢條斯理接著說:“好些百姓一擁而上把那塊牆拆了,光是那一面牆裡頭就足足有數百根金條啊。原來那不是磚牆,而是金牆!”

“正當此時,城裡的衛兵全部出動,把所有搶到了金條的人都抓起來押進了大牢,說是什麼‘聚眾作亂’!審都沒審直接押大牢裡頭了!你們說這是什麼理兒啊?”

眾人又是沉默,這次卻連舉筷落杯的聲音都沒了。

作者有話說:正文裡,大皇子就講到這裡,再有就是番外了。

☆、叵測

一室靜寂中,只有醉酒的那人仍喋喋不休:“據說這襄城是咱大興龍脈的始源之地,山脈多起伏逶迤,潛藏剝換,紫氣升騰比京城還旺。聖上把承熹公主的封地封在那裡,就是為了讓這天家血脈去護持龍脈。”

“皆言龍脈須纏護周密,護衛有情而不斜飛逆轉。可公主一直在京城待著,去年年底還被休回了孃家。襄城久無祥瑞之氣守著,如今又紫色大損,這不就生了災禍嘛!”

說了這番話,那人總算清醒了兩分,似乎察覺自己說得太多了,連忙扇了自己一個大嘴巴子,乾笑道:“諸位兄弟當個故事聽聽就算了,我也是從別人那兒聽來的,當不得真當不得真哈!”

而這廂,承熹因江儼越來越凝重的表情而心神不寧,徹底沒了吃飯的心思。

好一會兒,江儼聲音低沉地喚了一聲“公主”。語氣沉鬱,和往常寡淡的聲音大有不同。

承熹心裡一咯噔,聽他緩緩道:“襄城怕是出事了。”

他做了一個手勢,雅間中不知從何處走出了兩個黑衣侍衛,朝著公主拱了拱手,一個縱身飛出了後窗,另一個攀上房簷,去隔壁雅間的上方守著了。

鍾粹宮裡,承熹難得跟弟弟討論國事。大興國泰民安,自有無數飽學之士為朝廷建言獻策。承熹身為女子,也沒有參議朝政的大抱負,與承昭討論國事這還是第一次。

承昭也是今日晌午才得知襄城地龍翻身的訊息,而晌午她和江儼在酒樓那時就已經聽人這麼說了。

醉酒說了這番話的那人已經被拿住,也不知他是從何處聽得的訊息,此時正在審問中。席間十幾個公子也被一一交待過此事定不可外傳。

桌上的茶水從熱放到涼,也沒宮人來換。承熹的手心汗涔涔的,晌午聽了這話便匆匆回了宮,哪還有用膳的心思?江儼卻留了個心,喚婢子呈來一盤精緻點心,讓她墊墊肚子。

很快,又有黑衣侍衛腳不沾地匆匆行來,跪下朗聲回道:“殿下,已連收到襄城六封加急信函,目前死一十三人,傷者過百,房屋損失數十。襄城周邊的鄂城、應城、柳城,也先後來信說‘有微弱震感’。襄城地龍翻身並非虛言。”

承昭緩緩吸了一口氣,揮手叫他退下了。

承熹心中也是一沉,從古至今,任何的天災都是皇家的大忌諱。若是旱澇這般常見的還好些,這地龍翻身的事卻是講不清楚的。說輕點是天降災害,警示治者,帝王指個大臣出來認罪,然後親自祭祀向上天祈福也就是了。

可即便承熹書讀得多,明白這天災與人無干,卻也防不住百姓往皇室無德不仁這上頭想。輕者會有皇帝親下罪己詔,嚴重的甚至百姓暴/亂,惹來更嚴重的人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傅先生總是太磨人

公子湛

極品仙尊混都市

影清塵

每天都想掰彎同桌

一半山川

校花的反骨殭屍保鏢

僵一

透過你我看到了全世界

哀怨的孤鳥

修行在超凡復甦的現代社會

為什麼要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