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將志願的行動,變成志願的心,白說,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的活動志願者雲集,一呼百應,小的活動志願者卻寥寥無幾;遠方的志願服務我們立即出發,身邊的志願服務卻往往被忽略不計。

志願者行動在中國紮根,是在1993年,由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發起。和中國很多事情一樣,志願服務也是與鄧小平南巡及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緊密相關的。正是由於鄧小平南巡,思想進一步解放,我們要由一個過去單兵突進的經濟改革、生活改善,向整體的社會改革、民生改善的方向進行轉化。

我們在討論志願者話題的時候,要有一個大背景:為什麼在這二十年—尤其是最近這十年—志願者事業得以迅猛發展?因為中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由追求物質目標的改革向追求非物質目標的改革進行轉變,由一個效率優先的改革向公平優先的改革進行轉變,這是中國志願服務發展不可忽略的重要背景。

追求物質目標的年代,人們吃飽了就是幸福。在我小的時候,家家都很窮,大家都不會去想象文明、民主、自由這些字眼,所謂理想也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吃飽喝足,那時的幸福就等同於物質。但是當大家真正吃飽穿暖了才發現,吃飽穿暖之後想要實現的目標更難。這個時候幫助別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擁有一個和諧溫馨的人際環境和社會環境成了人們內心的需求。可見,二十年志願服務的發展暗合了中國改革的悄然轉型。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們的需求不一樣了,我們開始需要公平。當今社會,除了物質捐贈,我們很少提倡思想捐贈、時間捐贈、愛的捐贈。我們只理解“硬慈善”,一提到慈善,都以金錢和物質來衡量,而缺乏對與人交流、心理支援、提供就業模式、幫人走出孤獨等“軟慈善”的理解。所以,二十年志願服務的發展也暗合了這個社會正在由效率優先向公平優先的轉化。

那麼,當我們的社會更加強調公平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涉及一個社會準則,即擁有多餘東西的人,要與其他人共同分享。這種多餘不僅僅指物質的多餘,還包括精力、精神、情感、信仰等。《道德經》裡明確地說,“損有餘而補不足”,這是天之道。

在座各位主要來自省、市團委志願者工作機構,都在從事與志願者相關的工作,有一個觀點我想與大家共勉:任何只是由“屁股決定腦袋”的人,做一件事情一定做不到真好,能及格就不錯了;而想要做到真好,一定是由“內心指引腦袋”。

今天,我把多年來參與志願服務的一些思考做了些梳理,大致涉及九個方面,暫且叫“志願服務九思”吧。

志願與自願

“志願”這個詞,其實在中國並不陌生,新中國剛成立沒兩年,就有了“志願軍”的概念,“志願”二字深入人心。在大陸,我們習慣用“志願者”這樣的稱呼,而在臺灣、香港以及世界上其他華人地區更多是用“義工”“志工”等詞,我覺得後者更能體現“自願”的意義。因為“志”和“義”比“志願”這兩個字更靠近中國文化的本源。

“志”是“義士”的“士”字底下加一顆心,“義”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努力追求的優秀品質。在國際上,這三個詞翻譯成英文是同一個詞,Volunteer,都強調“發自內心”的意思。任何強加於人的都不是真正的志願。

大家作為省、市級團委的志願者工作部的部長,也涉及一個思維如何轉化的問題。你要發自內心地為你有機會做這項工作的管理者、這項事業發展的推動者而感到格外驕傲和自豪。別人即便不在這個位置上,都爭相做這件事,更何況你就坐在這個位置上呢?作為管理者、倡議者、種子、推動者、建設者,在發動引導別人的時候,也應該以“自願”為原則,讓有此心的人能近此道,而不強迫懷有他心的人非做這件事。這就是孔子講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己所欲也勿強施於人,其實也是強調自願的本性。

人的覺悟有高低,認識有先後,都很正常。也許人家再過一段時間認識到位了,也願意從事志願服務了,可是你現在就非得把人家拉進來,這樣不好,強扭的瓜不甜。因此“自願”這個詞,可以衡量很多事,不僅是對你自己,也包括對他人。

志願與自我

提起志願服務,我們總將它理解成一種單向給予的概念,“幫助別人”,其實不然。志願行為首先是在幫助自己、提升自己,是你自己的需求。人不是簡單的動物,吃飽喝足就行,而是有著不同層次的需求和提升。有一次我做志願服務活動,有人問,你為什麼願意辛辛苦苦做這件事,搭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坦誠地告訴他,人到中年,最大的奢侈是平靜,當我用大量時間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內心更容易平靜。做完志願服務,我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裡聽聽音樂、喝喝茶,我覺得工夫沒白搭。志願者首先是為自己,而這種“為自己”,其實是心靈更高層面需求的提升。

北京有一位老大姐,現在快七十歲了,叫孫洵。志願者行動在中國開展了二十年,而她的志願者生涯已經長達四五十年。她很年輕的時候就患上重症肌無力,醫生宣判她二十幾歲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但她一直活到現在。她走不出自己的房間,但是幾十年來,她透過做電臺節目幫助別人。遭遇心靈困擾的人經常在她的家裡聚會。對別人的幫助,減弱了她自己的病痛,她的帶病生存年限,創造了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蹟。

我還採訪過一名編劇,也是很有才華的電視人,由於一場車禍,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他的一句話令人難忘,他說我也曾經怨恨過肇事者,但是突然有一天豁然開朗:當我抱怨的時候,世界越變越小,只剩下我自己;而當我原諒了肇事者,我發現還可以包容更多的人,心胸逐漸開啟,我便走出了自己的房間。

我2005年做《巖松看臺灣》的時候,發現臺灣的“人間佛教”搞得非常好,沒有任何香火氣,不是到那兒就跪下磕頭,而是大量以志工的方式存在於這個社會當中。慈濟的證嚴上人告訴我,她要求所有志工一定要對被幫助的人說“謝謝”。聽上去很奇怪,我們習慣了被幫助的人說謝謝,為什麼要求志工說謝謝呢?這就是志願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你也是得到者,甚至你是更大的得到者,你應該有一種感恩。你意識到我很幸運,我還可以去幫助別人,我得到一種愉悅。我去的時候可能心情很不舒暢,但在幫助完別人的時候我心胸開啟了,這是一個自我拯救的過程。我怎麼可能不對被幫助的人說聲謝謝呢?我要感恩,他居然還允許我幫助他,他提供了讓我幫助他的可能。這種反響恰恰也是一種境界。

我見過很多人,當他沉迷在自我的領域裡走不出去的時候,抑鬱悲觀,但是當他把心開啟,開始幫助別人的時候,還是他自己得到拯救,透過幫助天下而讓自己走進天下。

志願與組織

放眼望去,全世界做得好的志願群體都有組織。慈濟是一種組織,星雲大師也有組織,“無國界醫生”組織現在讓國際紅十字會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菲律賓海嘯的時候,他們到得比紅十字會還早,而且工作很有序。但是,組織如何以完全“自願”和“志願”的精神去做服務整合的平臺?不僅提供專案、提供服務,更能尊重志願者的心、進出有度、來去自由……這些問題不容迴避。

比如說佛山一家養老院就曾經抱怨,平常八天也見不著一撥志願者,重陽節那天,一天來八撥,老人們得洗八回腳。其實這恰恰提醒我們,怎樣透過有序有效的組織,把志願服務做得更好。

首先,這家養老機構應該進行合理登記,根據實際需求,有力有序地接納,不要不好意思拒絕,“不好意思”會將好事變成壞事。其次,如果是組織對組織,不是組織對志願者個體,也不至於出現這種情況。

在組織的過程中,也涉及如何在規範的同時不抹殺個性的問題。比如北京奧運會志願服務工作,我覺得95%是成功的,還有5%失敗的地方。我們要做唯物主義者,要講科學,不能一說成功,就百分之百都成功,那麼以後永遠不會再有進步了。

我所說的5%失敗,舉個例子,我們奧運會志願者的培訓為什麼非要搞得千人一面呢?比如說,笑的時候露出八顆牙。其實志願行為一定要研究人性,人性中一個很重要的準則,就是“完美產生距離”,過於完美和規範就是一種距離。假如每個志願者都露出八顆牙,在來賓距離門口十米的時候主動開門,姿勢和笑容都一模一樣,請問你會感覺到“賓至如歸”嗎?也有可能,兩個來賓聊得正開心呢,突然被一句極其規範的“您好”嚇一跳。

悉尼奧運會的志願者曾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各年齡段都有,上至七十多歲,下至十幾歲,每個人的服務都讓你如沐春風。比如進屋打掃衛生的時候,跟你隨意聊上兩句:“恭喜啊,你們昨天又獲得了三塊金牌,×××表現得特別好……”而我們的志願者一進屋先敲門,然後規範地站在那兒說“我是××號誌願者,我今天為您服務,非常感謝”等等。

我們培訓的目的,是要讓規範化於無形之中,這才是最高境界。

志願與身邊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研究中國志願服務的時候發現,大的活動志願者雲集,一呼百應,小的活動志願者卻寥寥無幾;遠方的志願服務我們立即出發,身邊的志願服務卻往往被忽略不計。我覺得這很不正常,有點兒本末倒置。

一開始,我們要以大的活動、大的專案為載體,比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甚至也需要黨政及有關部門的推動,吸引大批年輕人來報名,把志願服務當作一項重要的人生履歷。在中國,是由共青團作為黨的青年群眾組織,先把青年志願者工作推動起來,讓他們走進這個門檻,慢慢培養起志願精神,繼而再影響帶動社會,這符合NGO組織的基本規律,更符合中國國情。

但是,這並非最終目的,而只是一個開始。這些年,我們在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方面已經非常成熟,可是別忘了,真正的志願精神,更應該體現在小型的、具體的活動之中。

在遠方,我們也已做得很好,即使是去非洲,志願者們也爭先恐後地報名。但是身邊呢?開個玩笑,老人跌倒了都沒人扶。

“身邊志願精神”的欠缺,的確是當下中國志願者活動的組織者必須思考和麵對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大型的、成功的志願服務成果演化為生活中普遍的、具體的志願服務,如果我們不能把對遠方的嚮往轉變為對身邊的關注,志願行動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

曾任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胡春華說過:“歸根到底,我們是要把志願服務的行動,逐步演變為志願服務的心。”這句話我不止一次在節目中引用。將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大型專案中培養起來的志願精神,轉移、分解到身邊的小事中去,比如幫助留守兒童、殘疾人、老人,這才是未來中國的重要命題。

要知道,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會有多達五六千萬的“留守兒童”,在沒有父母的環境下獨自成長,這在人類歷史上都很少有,一定需要大量的關注和幫助。還有,2013年底,中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2億,在敬老、助老方面的志願需求也將越來越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火影練吸星大法

三服

吾妹千秋

木秋池

秘境3:迷失的絕世秘藏

冷娃

大佬他又開掛了

月色遙

官路梟雄

小鬼上酒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雲海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