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揚州地宮,我的鄰居是妖怪,天下霸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揚州的時候,聽說瘦西湖邊上有座漢墓,據當地朋友講,那是漢代廣陵王的古墓,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木槨墓,旁邊還有一座王后的墓。

我買了票進去參觀,廣陵王墓倒也罷了,一進王后墓前的地宮,立時感覺到十分怪異。這種怪異來自於地宮的佈局,整個古墓俯視為正方形,是大型巖坑豎穴,前方有斜坡墓道,當中是黃腸題湊的巨大木槨,與廣陵王墓相鄰,但內部沒有墓道連線,系夫婦同塋異穴的合葬,結構十分嚴謹。可修成展覽館之後,大門開在墓道的側面,走進通往地宮的墓道,陰森深邃的感覺撲面而來,門在側面,正對著墓道深處的卻是一面大鏡子,這鏡子又高又大,站在陰森的墓道里,回頭能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去過那麼多地方,這樣詭異的佈置,還真是頭一次見到。

鏡有辟邪鎮妖之用,在正對著地宮的墓道里放這麼大的鏡子,我覺得必定事出有因。漢代廣陵王這兩口子,也絕對等閒的人物,要說廣陵王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提起他爹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廣陵王是漢武帝的兒子,漢武帝誰都聽過,秦皇漢武,那是和秦始皇齊名的人物,通西域徵匈奴,開疆拓土,威震四夷,據說漢武帝吃過西王母的不死仙藥,雖然到最後難逃一死,但在古代帝王裡,也算活得比較久的。在位年頭太長了,他兒子廣陵王當不上皇帝,不免動了邪念,用巫術做了個小木俑,寫上漢武帝的生辰八字,天天晚上用鋼針刺這小木人,盼著這老不死的早些歸位,他好當皇帝。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終於傳到了漢武帝耳朵裡,廣陵王知道自己麻煩大了,當夜於顯陽殿宴會群臣,隨後在宮裡懸樑自殺,成了吊死鬼。

廣陵王夫人也是上吊而死,說迷信點這倆人都是厲鬼。地宮前的門開在側面,放一面大鏡子,是不是與此有關,咱不知底細的不能亂說,不過如此佈置的只有王后墓,廣陵王那座墓進去大門迎面是道牆,兩邊有小門,進小門順斜坡下去,能從近處看那座木槨,裡面的屍骸早就沒了,金縷玉衣還在。

揚州自古繁華,當地人講究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是早上喝早茶吃點心,水包皮是泡澡。到了揚州咱也要入鄉隨俗,所以第二天早上去了富春茶社。富春茶社是揚州頂有名的地方,始於前清,號稱“一江水三省茶”,安徽的魁龍針,浙江的龍井,以及本地的富春茶,配上包子、餃子、燒麥、油糕、酥餅、麵條等諸般茶點,這日子給個神仙都不換。我們在那喝著早茶,跟朋友聊起廣陵王地宮,一說到這種話題大夥都來神兒,當時那位朋友講了一些道聽途說的內容:

先是這個“黃腸題湊”,我寫《鬼吹燈》總共八卷盜墓的故事,篇幅那麼長,倒了那麼多鬥,沒一座古墓是真正意義上的黃腸題湊,因為這種形式的墓葬,屬帝王級別,始於戰國,終於東漢,存在的年頭不算太多,到今天為止,全國發現的僅有十座左右。

“黃腸題湊”在名稱也顯得有些奇怪,很難從字面上直接理解它的意思,必須分成兩部分來說:“黃腸”指的是黃心柏木,這種樹是中國獨有的珍貴木材,防得住水土侵蝕,埋到地下長久不腐,還帶著若有若無的香氣,十分名貴,很適合放在墓穴中;“題湊”中的題,指的是額頭,湊是集合的意思,放一塊是指將黃腸木拼到一起,以木頭代替磚頭,作為墓室地宮的外壁,棺材放置於其中,這叫黃腸題湊。

當年建此二陵,鑿在山岩下二十四米深的地方,耗費楠木以千萬立方米計,足見規模之巨,外圍的木槨錯落有致,塊塊緊扣,層層相疊,堅固細密,放錯一塊就無法復原,宛若魔方一般。

漢代各個楚王墓,連同這座廣陵王的木槨墓,大多是鑿在山腹之中,可您要去參觀,一定會發現地宮上頭沒有山,是片平地,其實廣陵王及王后的兩座古墓,原址出在高郵天山,又叫天山漢墓,出於保護目的,才整體移到市區相別橋。

考古隊發現這座廣陵王墓的經過,也有幾分偶然。那年考古人員聽說山裡有漢代兵馬俑,急忙組隊趕過去探察,發現那山上有許多房屋,住了大量人家。兵馬俑是老鄉從山下的田裡刨出,這漢代兵馬俑不比秦俑,體積形制要小得多,但確實是帝王級的墓穴才有這種陪葬品,懂行的一眼就能認出來,從田間刨出漢代兵馬俑,意味著附近一定藏著一座大墓,知道是在山裡,可這山太大了,一點點地找,這輩子也未必找得出來,況且周圍居民眾多,從來沒人發現山裡有古墓。

考古隊員不死心,到處走訪調查,跟老鄉交談,連續幾天,沒得到半點有用的線索。當時考古隊有個專家叫老劉,正當大夥放棄希望的時候,老劉冷不丁聽到一句話,那是旁邊一個老鄉跟人家閒聊,說起自家在山上挖了個三米多深的地窖,用來放紅薯。

這話說來平平無奇,是再普通不過的拉家常,然而聽在老劉耳中,卻似平空響起一聲炸雷。這裡的大山全是岩石,耕地種田都是在山下,很少有人在村子裡挖地窖,在滿是堅硬岩石的山上鑿地窖還差不多,為什麼要用“挖”這個字?

老劉想到一種可能性,挖地窖的老鄉,沒準剛好挖到了墓道上的回填土,想來想去,這山上沒有岩層能挖地窖的所在,也只有回填墓道的封土了。他當即向那老鄉說明情況,態度非常誠懇,讓人家帶路去看看那地窖,到地方一看土層,果然是回填的墓土,也是機緣巧合,讓他順藤摸瓜找出了漢代廣陵王古墓。

這是考古隊的重大發現,一步步清理到地宮,大夥的心都懸著,就怕裡面是個被盜墓者倒過斗的空膛。這座大墓封土完好,近幾百年來山上甚至有了好幾個村子,也許不會有盜墓賊找到古墓。可進去一看心都涼了半截,木槨正上方有盜洞留下的痕跡,料想不到幾百甚至上千年前的盜墓賊,竟能如此精準地將盜洞直挖進來。錯愕之餘,卻又有了驚人的發現。

廣陵王墓雖然被盜墓賊光顧過,但盜墓者只是抽走了金縷玉衣中的金縷,其餘的東西都沒怎麼動,廣陵王的屍骨爛沒了,玉衣上的玉片卻一塊不少。墓中留下的文物眾多,從墓誌上得知是廣陵王,最離奇的是木槨後室,有一尊大銅鑑,裡面積滿了清水,清可見底,水底沉著一隻木瓢。

當年在馬王堆漢墓中發現水中有一節蓮藕,兩千年前的蓮藕,還保留著原樣,考古隊激動之餘想撈上來加以儲存,沒想到一碰那蓮藕就完全碎了。這次吸取了經驗,打算從底下慢慢放掉水,哪曾想放水的時候,水面產生了輕微的晃動,那木瓢一眨眼的工夫,竟在考古隊員的眼皮子底下憑空消失了,半點渣子也沒剩下,好像變成了空氣。此事直到今日,也沒有任何人能解釋得清。

考古隊清理了這兩座古墓,見附近村民眾多,恐怕會損壞墓穴,就寫報告請示整體遷到別的地方,廣陵王墓清空之後,有個當地的年輕村民,膽大好奇,用手電筒照亮進到巖坑中探險,碰巧在漆黑的淤泥裡,摸到一個鐵塊,這小鐵塊四四方方,像是個稀罕物件兒。

這村民握著鐵塊爬出墓坑,去山下稻田裡用水洗了洗,看出鐵塊是個印章,上邊鑄刻著一隻龜,下邊刻了兩個篆字,他簡體字加上錯白的總共才認識兩百多,當然認不出古字,但知道這是墓主的印章。拿回去給女朋友看,女朋友看了很喜歡,讓這村民把鐵印上的字磨掉,換成她的名字,村民捨不得,罵了女朋友一通,然後找根尼龍繩串上,掛在腰帶上當了鑰匙鏈,走起路來鑰匙跟鐵印碰得叮噹亂響。

他自己感覺很神氣,問村裡最有學問的支書,鐵印上寫的兩個字是什麼,支書也說不知道,讓他請教考古隊的老劉,但考古隊早撤走了,這村民也曉得撿了個古物,這東西不能私藏,只打算玩幾天就交給考古隊,便打了個電話到文物局找老劉同志,希望老劉同志來村裡看看他撿的東西。可接電話的人並不是老劉本人,老劉當時出差在外聯絡不上,那人答應轉告,不料石沉大海,隔了半年還沒有迴音,估計接電話的那位早把這事給忘光了。

那村民把古墓裡的鐵印當成鑰匙鏈,在身邊掛了半年多,直到公安局的人找上門來,因為有眼紅的舉報,說這小子偷了廣陵王古墓裡的東西,這村民才知大事不好,趕緊跟公安局的解釋,是怎麼怎麼回事,好在有村支書證明確實給考古隊打過電話,考古隊沒來那就怪不得這村民了。

這枚鐵印被考古人員命名為“龜紐牙印”,是十分重要的一件文物,結果這村民不但無罪反而有功,因禍得福,考古隊還給這位村民發了獎旗和兩百元獎金,不過他拿到手的卻只有那面獎旗和五十元錢,其餘的錢全讓村支書自作主張,請全村人吃飯慶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飯店

阿瑟·黑利

開局,我就是教師

最愛揉肚皮

天界QQ聊天群

LN十年九夏

極拳轉生

三生愚

邪靈秘錄

邪靈一把刀

冤種弟弟,線上撈兄

阿洙洙